消失的QQ音乐三巨头

最近的微博热搜让很多人直呼爷青回。

  • 在无数90后纷纷成家立业后,许嵩也终于铁树开花,谈起了恋爱,让人唏嘘不已。

    而当年以许嵩为代表的"QQ音乐三巨头“,如今成家的成家,立业的立业,也标志着他们和那个时代的彻底告别。

    去年,我们明显感受到了许嵩的事业又向上突破了一个阶段。

    在发布新专辑后,他开演唱会、登上各大平台的晚会、上综艺当评委,可谓是如日中天,风头正盛。

    而汪苏泷虽然在去年的风头上略逊许嵩一筹,但纵观他这几年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在娱乐圈混的有声有色。

    各大综艺都有他的影子,通告也是络绎不绝,整体的发展还是很好的。

    而在三人之中,最神秘的就是徐良,他已经很久没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前。

    很多人觉得他已经凉了,但其实这哥们过得也很不错。

    这几年他开公司,拍小电影出小说,时不时发首新歌,接音乐制作的单子,虽然在热度上较前面两位有所不如,但也称得上是事业有成,年富力强,可喜可贺。

    十多年前,三人当时还被网友们并称为“QQ音乐三巨头”,并且发源出了一群以他们为代表的网络歌手,统称为“非主流歌手”。

    时过境迁,当年校门口的小学生如今也已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非主流”这个词也成为了时代的眼泪,许多当时红遍中小学的网络歌手都已经不知去向,有些甚至连名字也想不起来了。

  • 蚂蚁竞走十年了,“神仙打架”、“非主流”、“民谣热”、”说唱潮“,随着一浪接一浪,很多事情也离我们越发久远。

    纵观十年来的风雨飘摇,初代三巨头始终屹立不倒,并没有被历史或市场所遗忘,反而扯下了“非主流”的标签,转型成功。

    面对变幻莫测的音乐市场,十年来口碑不降反升,如果说三巨头没有付出努力,把握机遇,我是不信的。

    虽然我们不清楚其中有多少坎坷,但无论从商业运营角度,还是从事业规划的方向,“三巨头”的成功之路都非常值得我们广大的音乐工作者进行参考。

    很多QQ空间时代的人都知道,许嵩早年化名Vae,最早起家于5sing等原创音乐网站。

  • 以2006年为基准,这个时期许嵩的创作以抒情芭乐曲为主,譬如早年熟知的《玫瑰花的葬礼》。

    那个时代还没有“独立音乐人”这一说法,主流将这些没有签约、缺乏宣发资源的音乐人统称为“网络歌手”。

    说到网络歌手,这个称号先天就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轻蔑感。

    它象征这么一层意思: 如果你是一个音乐人且没有做过实体唱片的话,那你多半是个业余的三脚猫,大概是要被瞧不起的。

    然而想要做实体唱片,宣发渠道、制作资源、评审话语权这些东西又缺一不可,否则便是死路一条。

    当时的圈内人和乐评人对这个称号颇为不齿,无数歌手更是避之不及,生怕和这个词汇沾上半点关系。

    所以那时候的网络歌手,大多都会集中在一些如5sing这样的网站里,抱团取暖。大家在网站上发歌,积累粉丝,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短视频博主或主播。

  • 然而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许嵩作为三人中最“佛系”的一位,一直保持着潜心创作,去年发布的专辑不仅宣告了他的“江湖地位”屹立不倒,也向我们揭示了网络歌手的转型必经之路。

    在这些年里,通过对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涉猎,一条逐渐专业化的人生曲线跃然纸上。

    2011年推出的新专辑《苏格拉没有底》也可以说是许嵩开始艺术创作方向的转折之作,但是在那之再里,许嵩创作频却率下降了,主要还是开拓展了自己新的曲风和风格写作的能力。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唱腔也在那时开始出现变化,专业的声乐指导让他的发声方法更加科学,吐字也渐渐没有了早期拙劣的台湾腔模仿痕迹,开始精致了起来。

    2014年的中国风,2016年爵士迷幻风的《青年晚报》,18年美式乡村摇滚的《寻宝游戏》都是细致打磨的精品。

    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与沉淀,许嵩的词曲创作日臻娴熟。

    去年发布的专辑《呼吸之野》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褪去浮华光环,朴素而深刻的许嵩。

    令我颇为惊艳的歌曲是《乌鸦》

    其中离调和弦和离调音的大量使用,让我惊喜的看见了许嵩的无数可能。

    《乌鸦》以第一句“怀揣汹涌喷薄的热情”,是C- Cm- #C/B Bdim7,除了第一个大三和弦C以外其他都是离调的和弦,并且色彩都比较暗淡。

    尤其是从大三和弦C到小三和弦Cm,“怀”的时候还是C,听感还比较明亮,到了“涌”字时候就开始变为Cm,后面的地方就有点暗淡了,至于后边的#C/B Bdim7就更独特了,属于流行音乐中几乎不会出现的和弦。

    音乐在各种色彩之间变来变去,一会儿明亮,一会紧张,形成了色彩交替。

    副歌开始就回到卡农进行+4536了,听感上更流行和大众,比起主歌更加通俗。但我更倾向他是为了照顾流行度有意设计的。事实证明也很有效,这首歌几乎是整张专辑中最受瞩目的。

    相比于《乌鸦》,我认为《野人》这首歌更能体现许嵩如今的创作理念。这首歌中,繁复的转调和半音阶设计是流行歌曲中比较少见的。

    开头第一句就转调,从bB调变为d调,非常流畅。

    主歌听起来比较散,乐句之间是分开的,但词曲之间还是有关联的逻辑的,就是有一种奇妙魔力能够吸引听众,听这个主歌好像翻开了一本古籍,几段文字下来就展现了一个人的一生。

    为什么要这么写,他在接下来的歌词中也揭晓了谜底——“为你高歌,用一条修饰苦难的副歌”,“为你高歌”表达心情,自然是高昂的,”修饰苦难“,又是蜿蜒隐秘而曲折的。

    这首歌是为罗丹而写,罗丹是法国著名雕塑家,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的《思想者》雕像就出自他之手,然而雕像家一生充满争议,尤其是早年时,并不被认可,很多作品甚至被评为“丑八怪”,“猿猴”。

  • 他雕塑的《巴尔扎克》被有人批评说作品太过粗糙草率,就像个裹着麻袋的老汉。当时的法国文学协会也在舆论哗然之下,拒绝接受这个纪念像。

  • 线条无法辨认、塑造不合时宜,就因为这狂放不羁的雕像不符合当时社会的标准,他几乎遭受了全发挥社会的鄙弃和诋毁。罗丹因此发表了公开信为自己辩护:“《巴尔扎克》这个大胆进行探索的作品,是我一生的顶峰,是我以全部生命奋斗的结果,是我美学原理的集中体现。”

    许嵩写歌为罗丹平反,何尝不是表达自己对创作音乐的态度呢?流行固然好,艺术价更高。

    “罗丹难免会落单”

    “你越不快乐 越沉迷做个思想者”

    “然后附和 若取必舍”

    这首歌指向性很强,就是罗丹的经典作品《思想者》,不被认可又如何,选择艺术不是谁的错。

  • 想起来汪苏泷的名字我就想笑,脑海里永远回荡着:“八百万八百万,我是八百万粉丝的硬汉”。

    说话东北腔唱歌台湾腔的汪苏泷老师整活确实可以的,加上他在各种综艺平台中只要开口就表现得非常幽默有梗,风格多样,擅于现场即兴改编是他的一大特色。

    当然也可以理解,汪苏泷本来就是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科班出身乐理是绝对没问题的,乐理好又懂作曲自然有自己的框架,拿到任何改编上难题,心里也已经有了拆解的方案了。

    著名乐评人李嫑嫑也对汪苏泷这几年出的几部作品高度赞誉:《传世乐章》、《登陆计划》、《莱芙》、《克制凶猛》.

    不得不说汪苏泷的策划创意在同梯队唱作人中是出众的,歌曲的创意>编曲>词曲,词曲糅合度很高,编曲勾勒出宏大曲折的力量,是非常耐听的歌曲。

    只有听完他现在的作品,才能脱离了对网络歌手的刻板印象。

    其他的专辑中,《苏璞》主打的是复古风,编曲方面运用了管乐,很有老上海的味道;

    《奇怪》的风格非常多变,口哨,扫弦吉他,副歌的Horn音色,双bass的solo伴奏,整体听感轻松欢快,很难想象他是怎么把这些元素塞进一首歌的;

    《莱芜》的funk味十足,钢筋贝斯的弹性既不刻意复古,也符合流行的现代格调;《不夜城》的歌曲间奏设计得非常美国化,节奏速度更慢,编曲里的爵士弦乐也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美国的百老汇…

    相比以前的万能和弦,现在的汪苏泷在音乐上的表达更成熟也更自如。

    三巨头中如今最透明的当属徐良了,作为汪苏泷的好友,徐良一出道即是巅峰,《客官不可以》《后会无期》《红装》在当时可都是红极一时,但人生总是起起伏伏,14年开始走了下坡路,徐良因为版权纠纷,和东家美妙音乐打了数年官司,据说被索赔500万解约费。

    和美妙音乐解约后,和好友汪苏泷一起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公司:大象音乐。

    没有了大公司的资源支持,徐良的音乐市场一再被压缩。

    那个时代,以EXO为代表的k-pop,陈粒,宋冬野,赵雷为代表的民谣歌手,《新说唱》带火的Rapper,新生代如邓紫棋华晨宇等人相继声名鹊起。

    而徐良和汪苏泷同在一个小公司,资源实在有限,再加上性格比较内向,不爱上综艺,不爱搞营销,当年的流量也不在了。

    相比之下,汪苏泷唱功更好,上节目也更能放得开,于是资源大部分给了汪。

    但是这不代表徐良放弃了音乐,实际上他一直在专心投入音乐。

    三巨头里他接触音乐最晚,嗓子天赋最差,最初确实是声线与咬字限制了他很多,但现在进步太多。

    从十国采风的《东西世界》到电子古风戏腔《花魁》《莫再提》,如今的徐良擅长用短短一首歌都能讲述清楚故事。

    他的古风很特别,不堆砌辞藻,不无病呻吟,说唱讲故事,戏腔升华主题。

    近几年许多专业歌手愿意与他合作,也是专业界对他才华的肯定。

    2016年的《请在哔声后留言》和2017年的《东西世界》质量一流,完全没有当年青涩稚嫩的感觉,拿过不少奖,如邹小樱之类的乐评人都对此大加赞赏,可惜的是不太火。

    这几年徐良主要为成龙,迪丽热巴,火箭少女吴宣仪等明星写过歌,参与过几部现象级电影和热门电视剧的音乐制作。自己也拍过小电影,出过小说集。

    现在徐良成立了新的公司,主要是给别人制作,视心情出新歌。

    虽然曾经错过了一些机会,不过现在都挺过去了。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甚至再回巅峰。

    用“人总是会成长”来形容三巨头这些年的蜕变再合适不过,不仅是因为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也是因为他们三人都非常务实,不短视。

    相比于其他的一些歌手稍有热度便着急变现赚钱,三巨头更长远的考虑了自己的职业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打磨自己的水平, 才没有被轻易取代。

    早期网络歌手们受限于音乐知识积累不足,经费有限等等原因,作品相似度比较大,创作类型较为单一。

    后期他们逐渐扩充自己,不断求新,在作品之中不断磨砺自己,日趋成熟,在词曲,曲风等方面有了一些更前卫的表达方式,努力做自己喜欢的方向而不是一味迎合大众审美,慢慢成了今天艺术家式的词曲作者。

    虽然不复当年三巨头时期的火爆,但依旧打动一批忠实拥趸者。

    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乐坛干涸了太久,太需要才华的雨点滋润,毕竟很多人过了20年还在反复听杰伦,谁又不怀念那些年三巨头为主的以本兮小贱后弦等的网络歌手在QQ音乐轮番屠榜的日子呢?

    三巨头的口碑回升不仅是他们有自己的坚持和对音乐的不懈探索,更足以说明我们如今的乐坛多么渴望好的创新和高的音乐质量。

    匮乏的不是好的人才而是环境,希望未来我们国家的音乐人也能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发在内心的说一句:华语音乐,才是最dio的!

    非主流歌手放到今天,那得叫“独立音乐人”

    许嵩的唱功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哎呀音乐长期征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