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27日报道(文/于也童 武江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丹东是祖国战略后方的最前沿。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1950年,当战火烧到家门口,面对又一次战争的威胁,刚刚获得和平生活的丹东人民没有惧怕,没有后退,用尽全力支援前线。当时的丹东提出,只要前线需要,“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工厂工人喊着“只要鸭绿江水没被炸干,我们的生产就不能停”的口号,昼夜不停地工作。
如今,昔日硝烟已散,但英雄的精神早已融入丹东的骨血,成就了永不褪去的鲜红底色。
一条江、一座桥、一座城,铭记着那些不可忘怀的历史,诉说着气壮山河的英雄故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一条江:承载难以忘怀的历史
那是个冬天,巨龙般的志愿军队伍正徒步通过架设在冰面上的简易浮桥,夕阳将战士们的影子拉长,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就是鸭绿江面。队伍的前端已步入朝鲜,后端连接着战士们无比眷恋的祖国大地。
这座架在江上的简易浮桥,是抗美援朝期间著名的“马市浮桥”,位于丹东振安区九连城镇马市村。
记者看到,如今的鸭绿江浪静风平,早已看不到浮桥的影子。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宫绍山说,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经常夜里过江,浮桥多是傍晚搭建、次日凌晨拆除。他指着一张老照片说:“这张照片上,正值冬天,水位下降,志愿军在封冻的冰面上铺上土石、木板得以通行。”
70多年过去了,那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场景,在许多志愿军老战士心中,仍恍如昨日。
“805步,十几分钟就过去了!”回忆起自己夜里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天,志愿军老战士程茂友记忆深刻,“一上桥的时候我就一步步数,我想记住这段路有多长。”每走一步,就意味着离祖国更远,离战场更近。805步过后,等待程茂友和战友的,是与死神并肩的战场。
入朝当天,程茂友就在随身日记本里写下一段话:“亲爱的祖国,为了你的安全和朝鲜人民不受灾难,为亚洲及世界的和平,我们暂时和你告别了。亲爱的祖国,再会吧!”
奔流的鸭绿江一侧是志愿军战士们浴血奋战,另一侧是祖国人民拼尽全力支援前线。
1951年4月初,丹东热闹的商业街三马路被美军飞机连续轰炸,炸死炸伤居民数百人。
丹东人民没有被敌人的飞机大炮吓倒,反而更坚定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心。1951年6月,丹东市有关部门动员群众响应号召,在全市掀起制定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军属的热潮。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过往部队、伤病员要在丹东做各种准备、休整,之前的民工担架队也要在此停留,根据需要,丹东市于1950年11月专门成立了招待站。
招待站成立不到两个月,就接待供应担架队员万余人,收容并及时与有关部队联络归队的志愿军战士、汽车修理工以及转送到部队医院的志愿军伤病员近千人。为切实做好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一些企业工厂加班加点生产,承担为志愿军修理军械的任务,当时敌人的飞机对丹东疯狂轰炸,工厂设施也屡遭破坏,工人孙行昌、刘洪文带头叫响了“只要鸭绿江水没被炸干,我们的生产就不能停”的口号。
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响彻鸭绿江两岸,红色的烙印深深镌刻在丹东的每一寸土地上。
一座桥:连通前线后方大动脉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踏上了一座座横亘在鸭绿江上的桥。战争打响后,后勤供应、运送伤员无一不需要这些桥。
有数据统计,从1950年8月至1951年8月,敌机空袭鸭绿江上的桥梁共5391架次……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狂轰滥炸下,中国军民靠着血肉之躯打造出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以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送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记者在位于丹东的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走访了解到,当时,中国军事交通部门,志愿军运输、铁路、工程部队,以及援朝铁路和公路员工,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创造了“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和运输、防护、抢修三位一体联合作战的宝贵经验,卓有成效地保障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冲天的大火、燃烧的房屋、奔逃的人群和被夷为平地的火车站……自1951年8月起,侵略者倚仗空中优势,把轰炸重点目标放到铁路运输线、车站、桥梁、隧道等处,开始了所谓的“绞杀战”,妄图掐断我前线作战物资供应,跑在铁路运输线上的列车更是重点被轰炸的目标。
当时,活跃在交通运输保障线上的不仅有志愿军的铁道兵、后勤兵,还有数十万的担架队、运输队、民工队。此外,担任各种运输和勤务工作的铁路员工、各单位抽调的汽车司机等各种专业人员达万人。
“过了鸭绿江就是前线,无论火车司机还是铁道兵,都得随时做好战斗准备。”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馆长解本胜说,“例如志愿军烈士王景洲,原本工作只是登记车号,但在战场上磨炼成所在车站的‘排爆能手’。”
1951年2月8日夜间,王景洲在抢修铁路线时发现一段铁路线上有两颗尚未爆炸的定时炸弹。为保证铁轨不受破坏,他在与另外七名战友将插入土地的炸弹挖出后,徒手将两颗炸弹抱离铁路线。
“过了一个月,王景洲在一次运输中为避免两节车厢相撞献出了生命,年仅22岁。”解本胜说,王景洲的故事,是抗美援朝时期万千铁路职工用生命守护钢铁运输线的缩影。
70年过去了,作为历史的见证,鸭绿江断桥依旧挺立在奔流的江水中。如今,中国已经拥有前所未有的运输保障基础,而“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精神仍然熠熠生辉。
一座城:祖国战略后方最前沿
走进位于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馆内一处展厅展示了丹东作为大后方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贡献。展窗上拉起了大红条幅“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组数字:“1950年至1953年间,安东市参战民工220947人,其中随军赴朝参战民工2万余人次;出动战勤大车41814台,岫岩县5000多名民工冒着战火连续三天三夜为志愿军抢运弹药;3万名妇女参加拆洗、缝纫、护理等拥军队伍;青年和学生自愿组织输血队,仅元宝区青年便为志愿军献血达58万毫升……”
“要什么给什么,这些数字展现出这座城市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人民的英雄本色。”抗美援朝纪念馆馆长刘静媛介绍道。
从城市到乡村,妻送郎、父送子、兄弟携手参军处处可见。孤山镇张家村模范军属陈书山先后把两个儿子送往前线、岫岩县农民胡宝林兄弟三人互不相让最终一起报名参军……截至1950年底,丹东全市有8646名青壮年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并涌现出栗学福、许长有等战斗英雄。
“亲爱的宋大爷:离开您已经有两个多月了。您对我的关怀和亲切的照顾,使我感到祖国的温暖,我以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骄傲。”这段动人的话,摘自志愿军战士张明庆1951年6月11日写于朝鲜战场的一封信。信的收件人,是时年65岁的宋传义。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敌军频频轰炸丹东,很多人劝宋传义离开,他却坚持留下,只因他所居住的临江街是志愿军部队经常路过和宿营的地方。
一次,宋传义发现队伍中有一位伤员,就立刻迎上去扶到自己家,他对老伴说:“当年咱送儿子参军,他牺牲了,他是革命青年,志愿军也是革命青年,都是咱的儿子!”
这位伤员就是张明庆,他在被宋传义夫妇照料两个多星期后奔赴朝鲜战场。两个月后,他给宋传义写了这封信——类似的信,宋传义先后收到300多封。不论前线战事如何紧张,战士们都忘不了跟“老父亲”聊聊近况;宋传义也经常给志愿军写信,介绍祖国建设和在后方照顾军属等情况,鼓励战士在前方安心、勇敢杀敌。
在这座英雄城市,像宋传义这样的拥军模范太多了……无数丹东人民将志愿军战士当作自己的家人,无数志愿军战士将丹东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这也使这座城市与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联系得更加紧密。
一条鸭绿江,见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抛头颅、洒热血谱写的气壮山河英雄赞歌;
一座江上大桥,记录着前后方军民勠力同心,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可歌可泣精神;
一座丹东城,镌刻着、融入着、传承着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当滔滔江水裹挟着无声岁月奔涌而过,江畔的英雄城市丹东,正在时间的洗礼下愈发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