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多地试点教师退出机制,打破“铁饭碗”,如何理解多地试点教师退出机制?

界面新闻记者|查沁

界面报编辑|

近日,不少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引发部分人的恐慌,认为这是打破中小学公立教师的“铁饭碗”。

“不可能大规模退役,无论是从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还是从实际的教学管理来看,实际退出教师队伍的教师必然是极少数。 ”据观察者网报道,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雷望红表示。

教师退出途径主要包括待岗、调职、离职、辞职、解聘。 前两类主要是对因主客观原因不适合在原岗位的教师进行岗位调整。

将年龄较大、精力不充沛的教师调往非教育岗位的; 对教学态度不正确、教学能力不足的老师开展进修培训,到单位学习; 离职离职是指退出工作岗位后仍与学校维持人事聘用关系。

解聘是指解除聘用合同,不再保留人事聘用关系。 这种类型的退出,违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受到刑事处罚等,性质更严重的或者因性侵犯、虐待、拐卖、暴力侵害、猥亵、吸毒、卖淫、卖淫、赌博等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或者处罚。

据不完全统计接口教育,北京、浙江宁波、贵州贵阳、山东平阴县等多地开始试行教师退出机制,各地退出机制存在一定差异。

贵阳市2023年2月公布的《贵阳贵安教育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中提出“末席退出机制”的,通过“行政部门统一、校内末席参与”的方式,对教师在综合考核中垫底的,实行“首次取消目标绩效、重新调动、3次卸任”

2019年12月,北京市教委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上表示,如果教师年审不合格,学校可以降低岗位等级,调整岗位聘用。 不服从组织安排或者被安排到新单位后年审仍不合格的,学校可以按照规定程序解除聘用合同。

2022年11月,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发布《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退出机制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详细列举退出的途径、程序、待遇和纠纷处理等事项,从操作规范上看更为全面。

此前,国内2016年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五年一周期”定期注册制度。 其目的是打破教师终身制,让不合格教师退出,让教师队伍有更好的“源头活水”。

现行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是在定期注册制度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更严格的审查、评价和淘汰。

两者的共同点是打破教师的“铁饭碗”。 不同的是,退出机制是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会从某所学校“退出”,不再被录用。 定期注册制度是注册不合格的教师,失去教师资格,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目前,舆论对建立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意见不一。

赞成派认为,打破“铁饭碗”优胜劣败,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爱护教师岗位、努力工作。

也有人怀疑,在现有的只有分数、只有升学的评价体系中,如果以学生考试成绩、升学以及教师完成行政指标的情况来评价教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只有分数、只有升学的功利倾向,增加教师的评价压力和非教育负担。

“实施教师退出机制,需要解决谁评什么、谁评什么、如何评价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界面教学表示,关键是改革教师的管理和评价。

“从2019年开始,教育部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但从现实情况看,中小学教师应对考核、检查、评价的负担并没有有效减轻。 ”熊丙奇表示,主要原因是中小学教师的管理和评价由行政部门主导,教师难以拒绝行政部门主导布置的任务,这些任务通常与考核、薪酬挂钩,会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而不是职业荣誉感。

因此,熊丙奇建议中小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把教育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交给学校教师委员会。 同时,重点探索办学和教师评价改革,建立专业同行机制。

熊丙奇介绍,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的管理和评价实行三项基本制度:年薪制、终身教职制度、教师同行评价制度。

年薪制是指按照教师职务确定年薪,年薪随着教龄的增长而上升,中小学教师不评职称。 教师也有年度审查,但审查结果通常不影响年薪。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明年年薪的上涨。

在年薪制的基础上,实行教师终身教职制度。 也就是说,教师在入职前几年面临着严格的考核和评价,通过考核“确认”其适合担任教师后,获得终身教职,延长了考核周期,不影响再就业。

另一方面,年薪制和终身教职制度也有“培养懒惰者”的疑问。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实行教师专家评估,由专家用教学标准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贡献。

“专业评价机制也是目前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等不科学的评价体系,亟待建立的评价机制。 ”熊丙奇说,以专业评价的独立性、专业性建立评价公信力,也将促进教师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

从长远看,提高国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关键不是加强外部考核,而是激发教师活力,促进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对于教师的管理和评价,也必须回归育人本位。

如何理解多地试点教师退出机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