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辈子》
《牛天赐》剧照
在戏剧之外,第六届老舍戏剧节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关注着城市文化建设。11月22日,戏剧节以“老舍笔下的西城”为主题,邀请导演方旭、京味作家刘一达、中国老舍研究会副秘书长史宁、正阳书局掌柜崔勇线上相聚,带观众们探寻西城文脉,并从不同的角度分享各自对于老舍作品的感触。
北京是一座厚重悠久的文化古城,生于斯、长于斯的老舍写下了诸多描写人情百态与城市风情的不朽篇章。老舍出生于西城的小杨家胡同,他后来工作和生活的很多地方也围绕西城展开。在《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老张的哲学》《离婚》等作品中,都有对西城景物、景观的细致描述。
“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当中,人物活动的场景基本都是真实的北京地名,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梳理之后会发现,真实地名最多的集中在西城。” 史宁举例说,《骆驼祥子》里有西安门内大街、南长街、北长街、毛家湾,《四世同堂》里有护国寺小羊圈胡同、西直门外护城河,《正红旗下》里有新街口、积水潭,“这些地点和他的成长轨迹是相吻合的,老舍先生的作品今天依然为我们所熟知和喜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北京西城给了他非常深厚的创作养分,如果大家有机会把这些地名走一遍,可能对他作品会有更深刻的了解。”近年来,改编老舍先生原作的舞台作品也愈加丰富,包括《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二马》《老舍五则》《牛天赐》等等。方旭曾以导演、编剧、演员等多重身份,多次把老舍的作品搬上话剧舞台。在他看来,老舍对北京的情感就如同对母亲的情感一样,是“爱而说不出”的,正因为动了真情,才使得他的文学作品能够打动人心。“老舍和他同期的作家也不太一样,他更关注平民,而且不是用俯视的视角去写,而是身在其中的,所以传递出来的东西能让人感同身受。正因为老舍先生关注生命,关注人本身,所以他的作品和今天依然有着紧密的关联。”他举例说,话剧《牛天赐》就是他改编老舍作品中最容易让今天观众代入的一部,“很多年轻朋友因为看了《牛天赐》,回去再看老舍的原著,他们也觉得很惊奇,说老舍先生的文字这么好玩。”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老舍作品的魅力是常读常新的。
正阳书局
正阳书局内景
因为喜欢北京文化、北京历史,崔勇创办了专营北京历史文献的正阳书局,后来在西城区“文物活化”的政策引导下迁入现在的砖塔小院。正阳书局收藏了很多老舍早期的出版物及文献,其中包括老舍主持北京文联第一届第一次会议时候的工作报告。“之所以开这样一家书店,就是希望让大家通过阅读了解、热爱这座城市,也通过这些珍贵的图书文献展示可爱的北京城。”崔勇的书店里不仅有关于老舍的书籍,就连书店里种植的菊花、金星海棠等,也都是老舍先生喜爱的。在他看来,北京历史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在书籍之中,也藏在这点点滴滴的生活情趣之中。“老舍先生对老北京有这么一个描述,说北京的特别之处就是‘有空’,我觉得这个‘空’不仅是城市空间上的,更多的是人的生活方式,‘有空’去读书,‘有空’去欣赏这座城市,融入城市的发展。”
作家刘一达坦言,自己最喜欢的中国作家就是老舍。“老舍先生是北京的名片,也是西城的名片,这张名片上可做的文章还非常多。”他谈到,老舍对北京的热爱与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密不可分,因此在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上,还有很多工作值得去做,其中就包括对会馆、名人故居、发祥地、故址的保护利用。“比如京剧的发祥地在西城,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话剧的发祥地也在西城,最早的话剧是在宣南的戏园子里边演出的。这些发祥地都应该整理出来、活化利用。”
谈到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史宁还建议,可以把老舍作品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场景转化为城市当中的文化景观,让老百姓了解这些地方与老舍文学的关系。方旭则表示,希望未来有机会从老舍文学中找到合适的素材,在适合的会馆、院落等空间中打造浸没式戏剧,让观众更直接地触摸北京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