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无虚席的剧场,轮番登台的名家,接连上演的剧目……近来,强劲复苏的北京演出市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观演热潮。但与此同时,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值得再度关注:一台观演体验良好的演出,需要的不仅是台上艺术家们的倾情演绎,还有观众给予的积极反馈,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信观众都多多少少有过类似的经历:安静的剧场里,突然,观众席里传来手机“咚”的一声砸落在地板上的重响,或是直接响起了来电铃声,专注而沉浸的氛围被瞬间打破;艺术家们正在投入地表演,拍照的闪光灯毫无预兆地亮起;音乐会上,迟来的观众趁着短暂的间隙入场,指挥家和乐手们必须等待剧场里的脚步声停息,才能继续演奏;乐章间用来延续情绪的空白有时也被不太合时宜的掌声打断……
不少艺术家都表达过对类似行为的不满。2007年,著名舞蹈家林怀民就曾因观众大声交谈和接打电话而直接叫停演出;2019年,即将登台演出《暗恋桃花源》的黄磊发表长文,痛陈手机给演员表演造成巨大干扰。随后,《北京晚报》和《北京日报》先后刊发《本报发起管好手机文明观剧倡议》,得到了众多艺术家和演艺机构的热烈响应。由此可见,维护剧场文明是业界共同而迫切的心愿。同时,社交平台上也总能看到不少观众对不文明行为的吐槽。
剧场是公共场合,演出是即时互动的艺术。当艺术家们带着认真准备的作品,满怀热忱地奔赴观众时,一些与艺术本身无关的琐事,实在没必要成为彼此间的困扰。剧场、院团等各类演艺机构也应肩负起更多艺术普及的责任。工作人员不妨再拿出些耐心与时间,在演出开始前为观众讲解一下需要注意的礼仪事项。艺术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它需要长久的耕耘和浸润,培养观众良好的欣赏习惯,必将长远地助力于演出市场的持续发展。
现在,集合了大量优质艺术资源的剧场,越来越成为城市文明的展示窗口。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更要肩负起普及艺术知识、引领行业风尚的责任。所有的掌声、喝彩、闪光灯,都应当出现在最需要它们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