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推荐一部令人震撼电影,那么我会推荐葛优和巩俐主演的《活着》。这部电影改编自余华先生的同名小说。虽然自观影之时已过去多年,详细的情节也难以记清楚,但透过电影剧本本身,和演员对剧中角色的深度演绎,使得导演所想表达的观点十分深入人心。
电影讲述了福贵这么一个曾经的大少爷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大悲。人生不就是如此嘛,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吗?有人经历过从被砍头到有人顶替,有人经历过一夜之间倾家荡产,有人经历过沦为下九流讨生活,有人经历过在死人堆里扒衣服过冬,有人经历过战争独自归来在异乡重遇家人,有人经历过丧子之痛,有人经历过社会动荡下夹着尾巴做人,有人经历过晚年丧女,但是有谁能确定你全部经历过上述种种还能勇于直面人生吗?
其实,很多人往往只是遇到了一点点小的挫折就动了轻生的念头,情感上稍稍受挫就一蹶不振,跟福贵的一生比起来,算得了什么?正如余华先生在给福贵一次次安排“绝望”的时候,“希望”的伏笔也一次次安插下了。这就诚如我们的人生,天大的困难在眼前,只要我们不放弃,也总会有一线的生机在等着我们。或许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了,但直面困难的勇气不正是人类最伟大的品质吗。
总之,福贵的一生,有人也许经历过,所以不能说导演纯粹的把大悲大喜安在一个人身上,因为确实有人有过相似的经历。富贵所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穷苦人民的缩影,活下去才是唯一的重点。面对生命的种种脆弱,除了活着别无选择。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读读原著小说,更能感受到生活的残酷、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