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台民族音乐会亮相端午,创新演绎备受年轻观众欢迎-世界速读

多台民族音乐会亮相端午,创新演绎备受年轻观众欢迎-世界速读

端午节假期,民族音乐会成为演出市场的“宠儿”——中央民族乐团年度原创民族音乐会《颂·黄钟大吕》在京首演,北京民族乐团首次联合七省市民族乐团演绎民族交响诗《大运河》,中央民族歌舞团等在京艺术院团也纷纷上演特色民族音乐会。如今,国风国乐备受年轻人欢迎,各大艺术院团也在传统音乐的创新性发展方面发力,推出契合当下观众品位的民族音乐作品,引领时代的审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艺术“国家队”齐推民乐演出

“爸爸,黄钟大吕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定下音高的?”6月21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门口,一位排队等待入场的中学生问父亲。父女俩一边在手机上搜索,一边以全新的“打开方式”,进入这场《颂·黄钟大吕》音乐会。

当晚,中央民族乐团借用黄钟、大吕等中国十二律吕的音高序列,铺排出一场包含12首作品的音乐会。音乐会带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韵味,中央民族乐团团长、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荣誉首席唐峰,携手杨致俭、冯满天、全胜等多位著名演奏家登台。音乐会连续两天上演,开票不久就告售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6月23日,民族交响诗《大运河》谭利华与八省市民族乐团联合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接棒登台。在北京民族乐团的邀请下,来自天津、河北等7个大运河流域省市的民族乐团组成130人的阵容登台。在著名指挥家谭利华看来,端午节假期八家民族乐团齐聚一堂,用民族音乐演绎大运河的主题,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综观端午节前后的北京演出市场,多台民族音乐会各具特色。中国戏曲学院民族乐团以及中国戏曲学院京昆系的师生们在城市副中心上演“赛龙夺锦”端午民族音乐会,中央民族歌舞团则发挥民族艺术优势,将少数民族特色音乐与传统音乐结合,带来《绮筵歌音酬端午》音乐会。

创新编排好听又好看

可喜的是,在端午节前后上演的多台民族音乐会,并非将传统曲目简单串联,而是通过创新编排给观众带来好听又好看的艺术享受。

《颂·黄钟大吕》上演时,观众走进音乐厅就惊讶地发现,舞台背后的合唱席,以及舞台两侧上下台口上方的观众席上,都摆放着碧瓦屋脊、柔纱轩窗的装置,舞台上也安置着屏风布景。演出时,演唱、舞蹈、吟诵与独奏、重奏结合。现场灯光掩映变化凸显氛围感,演奏家们穿着仙气飘飘的演出服,古意盎然。

“这是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开放以来首次‘大变装’。”该场音乐会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说,音乐厅的设计往往是西方建筑结构,以管风琴为背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融入传统音乐的氛围,她特意把音乐厅做了中国风的改装。

民族音乐不仅仅是一首曲子接着一首曲子的吹拉弹唱,与多种艺术的融合与立体呈现,更容易让观众“过耳不忘”。在民族交响诗《大运河》中,青年作曲家郑阳为管弦乐队加入了戏腔吟唱和吟诵,尤其是北京京剧院梅派青衣郑潇带来的空灵戏腔,和乐队搭配非常默契。令郑阳自己都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演出结束,不少观众在大剧院出口专门等着他,想和他交流《大运河》这部作品的音乐特色。

能通过作品被普通观众记住,郑阳深感荣幸,他发现,这些观众大多数是年轻人,不少是高校学生,“他们对民族音乐作品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听到在音乐张力和丰富性上不输给西方交响乐的民族音乐作品,听到更具有时代感的声音,这也激励着我未来的创作。”

新解传统让人耳目一新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民族音乐该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多位艺术家都不约而同地说:守正创新。

郑阳是一位85后年轻作曲家,他在创作《大运河》时深深感到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性,“地方音乐、各地戏曲元素要在脑海中信手拈来”。但在创作时,他大胆吸收了西方古典及西方现代手法,其中不乏无调性的乃至很少在民乐中使用的作曲技法,让民族管弦乐呈现出丰富的听感。

“如果提到民乐,观众想到的只有传统曲目和传统的演奏方式,肯定不能吸引他们经常走进音乐厅。”郑阳说,“作为年轻作曲家,我们的使命就是创作出让当代观众觉得耳目一新的作品,不卖弄技巧,不为夺人眼球,而是用多元风格的创作,让观众在传统音乐中找到时尚的感觉。”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我们一直在努力对传统音乐进行更好的现代化表达。”赵聪说,正如在音乐会中,艺术家捕捉到了古曲中最受观众喜爱的元素,“比如《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梅花三弄》,我们把这些经典的旋律、意境和文化内核抽离出来,进行重新解读和演绎,这样年轻人会更加喜欢,也能够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