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知行合一的含义及具体要求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确实不是阳明先生提的,但阳明先生的学问却由“格物致知”而来。“格物致知”的理论在北宋经朱熹、程颐等人的宣讲而发扬光大,被称“程朱理学”,其主要观点是“存天理灭人欲”。到了明朝,发生了件好笑的事,太祖朱元璋在修家谱的时候,把他们老朱家和朱熹扯上了关系,说自己是朱熹的后人,并尊朱熹学说为《四书》的唯一权威解释,由官方给予认证。于是“格物致知”在明朝得到了彻底的大发展。

五代末期,出了一个有名的神仙,叫陈抟,他的弟子叫穆修,而穆修的弟子叫周敦颐,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北宋写出了《爱莲说》的那个大牛人,提出天道、人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诚"字是思想的核心,他还写出了《太极图说》,由太极生无极,由无极到阴阳五行,最终奠定了宇宙论的基础,太深奥了,不明觉厉,这些字分开我都知道,合在一起就有点蒙圈,反正很厉害就是了。

格物致知就是科学的精神,对客观的事物(包括人事物),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准确的、系统的认识、理解和研究。毛主席强调理论要联系实际,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事上磨炼。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学习和修养的渐进过程,格物致知是基础的基础。可是自从儒家思想一统江湖之后,格物致知这件事基本上就没了。

历经千辛万苦,“虚度”十九年光阴的王守仁寻遍了天涯海角,终于找寻到了那个神秘的“理”。原来答案一直就在他的身边,如此明了,如此简单,从未离开过存天理,去人欲?不,不是的!天理即是人欲。天地圣贤之道并非存于万物,也无须存于万物,天人本是一体,何时可分?又何必分?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的含义及具体要求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