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牌明星、没有精致特效,97《天龙八部》为何成为一代经典?

97港版《天龙八部》在1999年引进了中国内地,掀起了超乎想象的追剧热潮,曾出现34家省级电视台同时播放的奇观。

此后二十多年里,《天龙八部》被多次翻拍,包括差强人意的电视版,但97港版《天龙八部》迄今仍被奉为难以跨越的经典,在豆瓣上它有着8.9的高分,评论人数超过10万。

《天龙八部》原著小说是金庸先生的代表作。“天龙八部”四个字出自佛经,有世间众生之意,书中八位性格鲜明的主角对应着佛法里的八种神道怪物。然而金庸写着写着就深陷于故事本身,将原先想写的意思淡化了,将其写成了一部寻求命运解脱的伟大奇书。

《天龙八部》的历史背景是北宋末年,故事中人物多是命运悲壮多变,在江湖中沉浮残喘,或是被人迫害,或是为情困苦,又或是因时局溃败,故事本身就有着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97港版《天龙八部》在演员选择和剧情设置上都是最尊重原著的。无线虎将黄日华的乔峰重情重义、TVB当家小生陈浩民的段誉风度翩翩、樊少皇的虚竹木讷单纯,刘锦玲的阿朱温柔似水,李若彤版的王语嫣可谓是仙气飘飘……他们一起演绎了一个精彩纷呈的武侠世界,成为几代人难以忘却的回忆。

在拍摄过程中,剧组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第一集中乔峰的一场打戏,不过才10分钟,剧组为了呈现满意的画面竟拍了足足40天,黄日华拍这场戏时天天骑马、吊威亚,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为了拍出金庸书中的凌波微步,剧组也掏空了心思。原先他们想了很多方法,包括吊威亚、吊钢丝,可是都没有拍出步履轻盈、蜻蜓点水的感觉,最后只能靠陈浩民整天用两条腿在地上摩擦来摩擦去,通过不断尝试才练出了想要的效果。

剧中许多动作戏,都是演员吊威亚亲自上。樊少皇每天练功,甚至在回家路上也不忘练习举哑铃。

由于经费不足,剧中角色的服装甚少,基本上都是两三套衣服穿到底。但工作人员在服饰设计上相当讲究,给不同风格的英雄和侠女量身打造了适合他们的衣服和头饰。为区别黄日华其它古装大侠角色,并突显乔峰丐帮帮主的身份与粗犷豪爽的性格,拍戏时黄日华始终戴着厚厚的布帽子,天热都不离头,还悟出了痱子。

剧中不少场景,是去实地拍摄的。演员们常常奔波许久才到达取景地,被风吹雨打是常有的事情。

他们的艰辛换来了回报,观众得以在这部剧里看到了一个山河壮阔,气势恢宏的大千武林。

此外,港版《天龙八部》中的音乐也非常出彩。词作人林夕当年翻遍佛经,将自己从佛法里体会到的智慧,写进了该剧的主题曲《难念的经》中,金庸武侠片的御用歌手周华健给它谱了曲,并用富有穿透力的声音演绎出来,唱得豪迈洒脱、大气磅礴。

由于《难念的经》歌词深奥,节奏又十分轻快,被网友调侃:为了学唱它,看了不下20遍的天龙八部,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了降龙十八掌。

而剧中的背景音乐,大量运用了国外作曲家喜多郎的《宋家皇朝》系列,国外钢琴家久石让的《幽灵公主》,还有香港音乐才子卢冠廷的《西域雄狮》,让整个剧的基调更显得荡气回肠、凄美婉转。

对于许多80后、90后来说,距离第一次看97港版《天龙八部》,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可是,我们始终记得,铁血的萧峰在忠义间陷入两难,翩翩的段誉竟为一个情字所困,想要出世的虚竹却动了凡心……

它让我们看到了,江湖之中没有绝对的善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身不由己,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可是每个人都可能从中找到解脱之径。

所谓江湖,像极了真实的人间。

年少的时候,我们一遍遍地追随过97港版《天龙八部》。

以至于,现在每当想起剧中的人物,或听到熟悉的剧中配乐,就会想起曾经那段毛孔会不自觉peng-peng-peng起来的光阴,骨子里的青春和热血就会随之又被唤起。

作者:肖大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