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年仅29岁的斯皮尔伯格执导了《大白鲨》,最终取得了4.71亿美元的惊人票房。这部惊悚片激起了像大卫·芬奇等年轻一辈电影人的导演梦,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不过面对着摇钱树般的拍续集想法,斯皮尔伯格守住了底线,他拒绝执导《大白鲨》续集。于是,在接下来的40多年里,打着“大白鲨”旗号的电影一部接一部,除了《大白鲨》又拍了三部外,像《深海狂鲨》《鲨鱼黑帮》《鲨滩》等影片,你方唱罢我登场。但老实说,没有一部鲨鱼电影能达到《大白鲨》的影响力。
不过国内的观众并不买账,5天票房仅280万元,豆瓣评分也只有4.5分。
还别说,从情节上看,这部影片真跟《大白鲨》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大白鲨》的开头,就是黑夜里一堆年轻人在篝火边上玩,一对情侣跑到海里游泳,结果被大白鲨干掉。而《大白鲨之夺命鲨口》的开始,也是一对情侣在海里玩,结果大白鲨潜游过来,男的当场被咬死,女的下落不明。
《大白鲨》中的高潮戏是大白鲨攻击了一条捕鲨船,船体漏水,最终沉没了。到了《大白鲨之夺命鲨口》中,船换成了救生筏,鲨鱼掀翻了救生筏,最后也因为漏气沉没了。两部影片中都出现了人潜入沉没的船体里,结果被一具突然出现的尸首吓破了胆的画面,《大白鲨之夺命鲨口》几乎是照搬了前者。
但两部电影其实有着很大的差别。《大白鲨之夺命鲨口》是一部B级片(低预算电影),片中除了两条鲨鱼外,只有5个角色,是在一片有沙滩的海域拍摄的。从本质上看,它跟那些发生在一个房间或一幢大楼里的低成本恐怖片没有任何差别,图的就是省钱、以小搏大。
《大白鲨》中不只有惊险刺激的人鲨大战,还有对大白鲨在社群中引发争论的探讨,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学内涵。相比之下,《大白鲨之夺命鲨口》故事简单,人物动机也直接。片中本该同舟共济的五个角色一出场就争吵不断,在大白鲨的威胁下,每个人的心理防线都到了极限。这时候,就非常考验编剧的功夫了:一方面,让把这些人的矛盾冲突刻画得入情入理,合乎逻辑;另一方面,要把大白鲨的攻击和夺命过程拍得有想象力,这样观众才能被吸引。但片中这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好。比如怕水的日本人一路上喋喋不休,鲨鱼出现后,更是完全失去了理智,导致厨师被鲨鱼咬死,这个人物的心理动机简直有点莫名其妙。
不过该片的结尾有点意思,三位强壮男性角色之间充满竞争和敌意,结果相继命丧鲨口,而两位柔弱的女性在关键时刻团结起来,用智慧击毙了大白鲨后,却活了下来。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对女性观众的一种主动示好,还是对女性生命力坚韧的一种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