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他是谁》导演鲍成志:刑侦剧结合现实主义 回归平凡人物

专访《他是谁》导演鲍成志:刑侦剧结合现实主义 回归平凡人物

3月21日,优酷热播刑侦剧《他是谁》豆瓣开分8.2,成为2023年自《狂飙》后口碑最高的悬疑题材剧。该剧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讲述了卫国平(张译饰演)从“88连环杀人案”到“医学院碎尸案”,横跨八年,阻碍重重,却从未放弃对凶手的追查,在和罪犯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带领观众回望90年代人民警察坚守责任使命,坚决打击不法势力的故事。

  • 作为导演鲍成志继《警察荣誉》之后又一部聚焦人民警察的“硬核”刑侦剧,《他是谁》以引人入胜的剧情、跌宕起伏的情节、沉浸式的探案体验,开播首日便揽下各平台收视冠军,随着剧集的更新,全网关注度和讨论度也持续走高。今日,成都日报锦观新闻专访了《他是谁》导演鲍成志,请他分享了拍摄该剧的幕后故事及他对刑侦剧创作的经验之谈。

  • 记者:许多观众都反映从剧集中看到了许多现实案件的影子,创作中是否确实有参考一些真实案件呢?

    鲍成志:这里面肯定有一些我们搜集的案例作为参考,但整体创作主要还是来自编剧的创作。我也看到有些观众在猜测剧中的情节对应了哪些现实案件,这可能就是看刑侦剧的乐趣所在,只要观众享受其中就好,在此基础上,如果还能让观众关注到现实社会发生的事情,那也挺有意义的。

  • 记者:片中呈现了许多90年代的查案手法,在当时技术的限制下,更具备一种“抽丝剥茧”的感觉,对这些查案手法的呈现设计是如何进行考量和呈现的?以及在年代感的营造上有哪些要点?

    鲍成志:在一个刑事科学技术条件有限制的年代下,破案拼的是意志力、个人能力和集体力量。每个案子,小到小偷小摸,大到杀人放火,都只能靠最传统的人力办案,所谓的“抽丝剥茧”,就是每一个办案人员一点一滴垒起来的。随着科技的创新,为侦破案件节省了许多人力、物力,也减少了人为的失误和错误。但不管在什么时代下,警察的侦探手段和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方式方法可以更新,但精神是需要传承的。我们想展现的,就是这些办案人员这种精神的传承。

  • 记者:《他是谁》第一集主要在交代故事背景和塑造人物,第二集从碎尸案开始讲起,整体营造的推理感通过增加字幕、背景音愈发紧凑等层层加强,在具体表现上,是如何让观众持续从中获得沉浸感的呢?

    鲍成志:犯罪剧中用各种方式制造悬念和氛围是最常用的手段,比如在叙事上、拍摄上,以及后期剪辑、音效和音乐上等。但最重要的是能让观众跟着角色的视角走,和人物产生共鸣,急他之所急,忧他之所忧,关心他的命运,也就是我们老说的人物的命运感出来了,才能让观众想往下看。

    剧集播出后有观众反馈说,剧里使用了“时间标志”塑造真实感。“时间标志”是一线民警办案时会采用的标记方式,用以记录和回溯案件进展,我们主创团队将这个细节进行了放大。

    在剧中的具体表现在,我们会在字幕上打一个时间点,其实也是塑造一个真实感,想让观众跟我们一起沉浸在警察破案的角度。它不仅是一个时间的维度,其实也是一种我们认为的真实感的体现,这个“时间标志”的塑造也是希望能带给观众更大的沉浸感。

  • 记者:主角卫国平(张译饰演)前期稚嫩,后期逐渐成熟,甚至带有些反派气质,您如何看待以及如何塑造卫国平这一角色的呢?

    鲍成志:所有人都会成长,现实中就是这样,尤其是那些人生中经历过重大变故或者挫折的人。其实也不能算是反派气质,人总是会从稚嫩到成熟,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卫国平就是这样一个人,这也是这个人物的真实感。

    卫国平最宝贵的一点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没有随波逐流,也从没让自己放松懈怠,虽然老成了,但他依然保持着真诚的心和纯粹的追求,这就是这个人物的吸引力。

    记者:您认为《他是谁》作为犯罪悬疑推理剧,有哪些独特的气质或创新点吗?

    鲍成志:把刑侦剧和现实主义结合是这部剧的特点和气质。不能说有多创新,应该说是回归生活吧。更大胆的想象力和制造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固然能吸引眼球,但这些并不是《他是谁》想表达的东西。回归现实、回归生活、回归平凡的人物,不管是执法者、平民百姓还是罪犯,都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又有着相互影响对方命运的能力。

  • 记者:从《警察荣誉》到《他是谁》,同为导演/联合指导,您觉得《他是谁》和《警察荣誉》的创作哪个更难?您打造了不少刑侦方面的爆款作品,有没有刑侦悬疑题材创作的方法论可以分享一下呢?

    鲍成志:虽然都在讲警察的故事,但《他是谁》和《警察荣誉》完全不是一个题材,各有各的难度,也各有各的优势。我们团队不太研究爆款论,但是每部戏播出之后我们都会自我反思,也会关心观众的反应、评论和各方给的意见,有哪些地方做得不足的、有失误的,争取在下次的创作中能在各个方面考虑得更周全。

    记者:刑侦剧作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热门题材,在您看来应该如何去突破、创新呢?

    鲍成志:刑侦、悬疑题材作品涌现,同类型创作,套路化肯定是存在的,尤其是相似的题材中肯定会有相似的元素。但相对的,任何创新都不可能抛开基础来谈创新。

    创新其实挺难的,尤其在一个非常成熟的类型片里去创新。尽管如此,我们在这部戏里还是会尽量去找新的东西,比如我们展现了一个恶性案件如何影响普通人的生活、影响警察的生活,还展现了它如何影响犯罪者自己的生活,在这个视角算是做了一些不同的尝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卢星宇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 供图 优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