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羞成怒地喊前妻疯子,汪小菲还是走上了这样一条老路。因为不满狗仔爆料他婚内出轨,他发文称大S在结婚期间长期通过他人处方服用违禁药物。很快大S妈妈回应说那是抗癫痫和抗压力的药物,而且都是医生开的合法药,汪小菲火速道歉删博。
要夺去一个女性的话语权太简单了,只要说她疯就可以。即便是一个女明星,财富和地位看起来似乎比普通女性强得多,一旦被冠上“疯女人”的称号,所有人都可以大声讨论对她生活的臆想。
被企图或是已经塑造成“疯女人”的女性,大S不是第一个,好在如今更多人看穿了这种污名化,并不相信前夫的造谣。
但更多被扣上“疯女人”名字的女性没有这么幸运,尤其在娱乐界,从来不缺“疯女人”。
被“下降头”
1999年4月,蓝洁瑛前往医院精神科就诊,当时《联合晚报》对她的主治医师进行了采访,他表示蓝洁瑛的情况很常见,可能是经常失眠引致轻微抑郁。
在抑郁症还不被正视的年代,蓝洁瑛小心翼翼地回应,称自己是“生物钟紊乱而入院”。但对媒体和大众来说,一个因为美而出名,又因为美而疯癫的女明星才符合他们的想象。
1999年10月,蓝洁瑛出席有线六周年庆典活动,打扮斯文,状态也不错,她向记者透露近况,表示暂无工作在身,空闲的时候会打麻将。她旁边同台的林敏聪起哄说她可以和洪朝丰、蔡枫华和陈宝莲做麻将搭子,此时这三位艺人出于各自原因已经是港媒笔下的“疯子”。
主持人洪朝丰因绯闻备受压力、生活窘迫,歌手蔡枫华因为得罪高层被弃,最终靠社会福利金度日。另一位同为女演员的陈宝莲也经受了极大的心理问题,她年轻时被母亲骗拍三级片,走红后出现精神问题,却没有得到妥善治疗,经过多次自残和自杀后,在29岁时跳楼自杀身亡。
“旁人当然知道聪仔有心挖苦,”报道中写道,“幸好,蓝洁瑛对此没心没肺的说话未有作出‘反常’的反应。”
但蓝洁瑛的体面没有给她带来任何理解和同情。因为这一句玩笑话,她成了日后中文互联网里香港娱乐圈的“四大癫王”。
2004年,蓝洁瑛想淡出娱乐圈,由于转行失败,被欠钱、骗钱、生病等原因,她于2006年被宣布破产。
2013年,香港《壹周刊》发表一段对话短片,内容疑似为蓝洁瑛向一位对话人亲述自己二三十年前遭到两位“影坛大哥”性侵的经历。
口嗨的林敏聪用“四大癫王”写好了疯女人故事的开始,自称是蓝洁瑛好友的歌手杨曼丽则是推向了高潮。她抓住短片的热点,不仅接受采访大讲朋友被性侵的故事,还附赠一条“下降头”的爆料,称蓝洁瑛后来喜怒无常,经常对男朋友发脾气,是因为被第三者“下降头”。
这是亚洲文化里非常好用的对“疯女人”的指控。一句“被下了降头”,就让一个女性身上一切不符合社会规训的行为都得到解释。
另一个知名的被“下降头”的女明星是叶璇,而她被定义为“疯女人”也是由一个男人开始。叶璇因为过往感情中的一些行为言论引人关注,最初人们对她的评价仅限于是“恋爱脑”,直到2015年一档综艺节目,她在某个环节中吐槽王思聪丑,后来被王思聪转发微博,评论“听说是被下了降头”。
评论一出,在大众眼里叶璇更坐实了“疯女人”的身份。虽然她回应过对方这句话是在开玩笑,但谁会在意一个“疯女人”说过什么?从那之后,“下降头”的标签便再也没从叶璇身上撕下来。
“疯了”才合理?
“疯女人”的定义给一个女性过去所有的不幸找到了理由,也成了互联网杜撰她后来悲惨生活的想象来源。
后来叶璇在采访和节目中多次被要求谈到童年的不幸,父母离异,与母亲不合,独自去美国找父亲,这被解读为她种种“为爱痴狂”行为的根源。
而蓝洁瑛的童年生活更是直接被造谣。早期一些娱乐文章编造的悲惨故事流传很广,现在还在被自媒体引用:“她出身在一个父亲重男轻女的家庭,母亲后来带着她改嫁,没想到继父又是个会对家人施以暴力的人,蓝洁瑛也没少受到继父的拳打脚踢。”事实上,从蓝洁瑛出道后没有任何报道证明她的父母离婚 。
蓝洁瑛退圈后,港媒经常报道她“精神恍惚”,“白发沧桑”,游走在赤柱广场并不时喊话,让不干净的东西勿靠近,还称拍摄到她在麦当劳“捡东西吃”的画面。
直到最后的几年,人们好像突然意识到,终于到了需要她“不疯”的时候——一个历经沧桑的女性有一个平淡结局才够意味深长。于是媒体拍到的画面变成了她和小朋友亲切聊天,逗路边的小狗,她坐在麦当劳桌边也被纠正是在找空杯子盛烟灰。
蓝洁瑛去世后,还有几家迟钝的媒体想用“疯”博眼球,形容她住所内“发出恶臭”。很快其他媒体便证实,遗体很快被她生前最亲近的朋友、在教会认识的邻居珍姐发现。
珍姐忍不住为她鸣不平:“她从来不找人借钱,我去过她家里,好干净,她很喜欢分类,白纸放一边、罐头放入同一个袋;她喜欢看书,不会乱七八糟。”
看到来自一位同龄的普通女性朋友的评价,可能是这么多年能通过媒体最接近蓝洁瑛真实样子的一刻。她或许遭受过长时间的心理问题,或许在后来终于找到接纳自己的舒适状态,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当她被定义为“疯”的时候,她就已经无法靠自己挣开这条锁链。
比蓝洁瑛年轻近20岁的叶璇则是另一种人生走向。2020年,叶璇在社交平台直播,又提起当年被"下降头"的传闻。谈到王思聪的转发评论,她不但表示不介意,还夸他有创意:"要感谢他,不然这个梗还不知道谁能想到呢。”她在整个直播过程中讲话清晰,逻辑在线,丝毫没有被"下降头"的样子。
得益于经历的时代不同,更靠着她自己的强心脏,叶璇坦然接受着“疯女人”的评价,既然所有人都说她疯,那就意味着什么她都可以做。但看到直播中的叶璇,人们还是不免想起过去她塑造的经典角色,在被迫接受这种“自由”的同时失去了多少,很难被衡量。
你怎么能不听话?
岂止是娱乐圈,整个人类历史,都充斥着“疯女人”。就连歇斯底里的词源,都是希腊文的“子宫”(hystera),像是女性生来携带的原罪疾病。“疯女人”在整个社会演变中,似乎已经变成一种符号,背后折射的其实是对女性的恐惧。
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母夜叉、怪物、女巫和疯女人的威胁依然潜藏在女性所讲述的故事中那位顺从的理想形象背后。从男性的立场来看,拒绝接受屈从、沉默、仅仅从事家务劳作命运的女性是可怕的东西——她们是戈耳工、塞壬、斯库拉、蛇形的雷米尔、死亡之母或者黑夜女神。但是从女性的立场来看,怪物般的女性仅仅是一位寻求自我表达的女性。”
在社会规训中,女性需要是温柔顺从的形象,一旦拒绝服从,就变成了歇斯底里的疯女人。你怎么能不听话呢?你为什么不受控制了呢?
当事人甚至都不知道,为何自己成了别人眼中的“疯女人”。男性和围观者只需要说你是,你便是了。
就像《煤气灯下》的英格丽·褒曼,从一个正常的女性,被丈夫诱骗之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精神不正常了,而当这一切被展现在大众面前的时候,人们就公认你疯了。
对女人的“疯癫”污蔑,永远都不会有最后一个受害者。人们总以为自己是正常的,而“疯女人们”是不正常的。但疯癫从来都不是纯粹的身体疾病,“疯女人”,更多时候是一些男性挽回尊严的最后指控,是围观者们臆想中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