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加冕
虽然说以上的公主在人格特征以及自我追寻上有了十足的飞跃,但是在外形上,始终遵循着西方主流审美,直到近几年上映的《冰雪奇缘》与《海洋奇缘》,才真正赋予了公主从外形上到性格上更加包容与多花样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人物更加立体与丰富,极具魅力。
例如《冰雪奇缘》中,迪士尼第一次为女性加冕为王,而且女王在外形上并不借助男性化特张来彰显力量,只是一个拥有婴儿肥、大眼睛的可爱女孩形象,但是该人物却也拥有在无意中就会伤害妹妹的“黑暗面”,最终靠着克制与隐忍来彰显出保护网民与家人的使命感;
《冰雪奇缘》中,一句Let it go,暗示了Elsa丢掉了过往“乖女孩”的形象,接纳自己“不合常理”的超能力
而《海洋奇缘》中,公主更是一个身材壮实、皮肤黝黑的有些粗糙的女孩形象,但是她性格开朗,敢于冒险,她的粗旷也有自成一派的可爱。
《海洋奇缘》:Moana冲出父母保护圈,打破了“出海没有好结果”的规则,像不像死活不考公务员的你?
当然,在此之前,现归属于迪士尼的皮克斯也做过类似的试探,例如在2012年上映的《勇敢传说》中,公主梅莉达也喜欢舞刀弄剑,吃饭狼吞虎咽,哈哈大笑,为了反抗时刻提醒她“公主应该完美”的母亲,无意间将母亲变成了熊,和皮克斯的《青春变形计》中同样会变成熊的严厉的中国式母亲,有异曲同工之处。
《勇敢传说》:反抗相亲的故事,很有中国特色
而影片的最后,公主无需王子相伴,单枪匹马要做自己的女王,也算得上皮克斯给女性成长之路谱写的一曲颂歌。当然,这其中也有略显生涩之处,例如主角最终实现自我成长的路径是十分容易的,有一种中规中矩的“圆滑”,虽然作为故事来说已经足够,但是也还是透出了迪士尼的“公主文化”——公主总是缺乏自我追问和理性思考。不过总算,对女性成长之路的探讨已经彻底摆脱了男女情爱,男性被置于核心价值体系之外,独身主义终于出现,而女性的关注点,也转向了原生家庭、自我以及亲子关系的处理。
80多年来,迪士尼公主系列电影就像是时代价值标准的变迁体系,从消极等待、视爱情为人生的唯一真相,到后女权主义时期女性梦想和爱情的分割、取舍,最后到21世纪公主将实现自身价值置于核心位置,观众对“公主”一词,终于有了更加丰富的想象。但是近段时间,迪士尼《小美人鱼》真人版选角再次掀起了轩然大波,原因是启用了男子演员饰演爱丽儿,让观众觉得和想象中的小美人鱼大相径庭,有观众觉得迪士尼矫枉过正,也有观众觉得故意为之才是真正的“种族歧视”,但也有观众觉得,背叛族群的小美人鱼直到化成泡沫,也没有换到王子零星的爱情,这就好比男子演员主演了白人文化为主导的电影,仍然跨不过现今仍存在的种族之隔,实则迪士尼下的一盘大棋。
《小美人鱼》真人版
不管真相为何,也许正面意义是大于负面意义的。国外人类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勒内·吉拉尔(Rene Girard)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即人类欲望的本质,是相互模仿。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发本能地坚信,每个的的欲望是独特且私有的,正是这些欲望将“我们”与“他人”区分开来。不管观众对多样化的选角有何争议,至少又一次扩充了人们对公主的想象,而男子演员本身敢接下这个角色,不仅要面对社会的各种压力与争议,更是要在心理层面真正打破禁锢自己的枷锁——别人都说男子女孩不行,我偏要试试。在现实层面来说,这种真正接纳并赞赏自己女性美的思潮正悄悄涌现,并鼓舞到其他男子女孩。
正如《冰雪奇缘》中艾莎女王的出现,也一洗女性只有用“权利套装”向男性气质靠拢,才能获取社会各方面尊重的状况。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奢侈品电商Net-a-Porter的全球买手伊丽莎白(Elizabeth von der Goltz)所言甚是有理:“你不必再穿西装,穿一条女性化的裙子并不示弱,反而是种力量。承认柔美浪漫的女性特质同样是对身体的掌控”。
也许有一天,迪士尼能告别“公主”系列,毕竟每一个普通女孩的故事,就已足够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