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出现了一种被广大观众所认同的新型影片,从早期的《南征北战》《地道战》到后期的《大决战》,再到《血战台儿庄》,这数十年间,留下了许多让人心潮澎湃的经典电影。总体而言,战争电影留给我们的感觉,无非是宏大、庄重、史诗般的色彩;但从九十年代开始,许多导演都在探索一条新的道路,那就是将喜剧融入到战争电影中。《巧奔妙逃》是在90年代就写好的,傅保中是个很有创意的人,他不走传统的战争电影,而是走了一种滑稽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充满了“平民抗战”色彩的传奇。
傅保中将这个故事转交八一厂,但八一厂拒绝了这个故事为理由。八一厂出品的电影,无一不是“正”字当头,傅保中的剧本,还真有些格格不入。后来傅保中将剧本交给了峨眉影视公司,《巧奔妙逃》的剧情让他这个曾经拍出了多部大型娱乐性影片的“峨影”公司,非常感兴趣。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巧奔妙逃》电影的开拍时间迅速排到了预定的时间,然后开拍。如果是看过一些电影的人,就会意识到,这部电影所说的事情,与一部法国的古典电影《虎口脱险》很像。同样的故事情节,同样的滑稽,同样的幽默,吸引了中国的观众。
一方面,来自玩棉花的“世家”老幺及顺子叔,一心想要参加抗日,在找寻团体的过程中,二人认识了善于讲故事的讲故事的人,还解救了被日本兵追杀的二竹。另一边,新婚燕尔的年轻男仆阿贵由于欠了老板一笔账,只得遵照老板的吩咐前往火车站寻找地图。在日本官员佐佐木率领的日寇火力压制下,成为了他们的暂时队员,一同出发,押解着那张地图。四个小角色在与日本人的“窝里斗”中,互相斗智,彼此之间有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趣事。
他们一开始就落入了对方的包围之中,被对方弄昏,然后又被偷袭,中途更是险些被对方逮个正着。之后,他们得知地图落在敌军把持的村庄中,于是不辞辛苦地假扮敌军,护送“八路军”顺子返回村庄。原本地图都拿到了,结果老幺一不小心说出中文,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一群身披日本兵制服的人仓皇而逃,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日本人损失惨重,地图也被送到了日军的手里。
这部电影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对一些小人物的刻画,让他们变得栩栩如生,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就能看出他们的弱点,他们要么贪生怕死,要么狡猾,有时候甚至会给自己的队友带来麻烦。但他们不会僭越自己的原则,他们会反抗敌人,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一个伟大的英雄的原因。每一个英雄,都是从一个无名小卒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更何况一个人,又怎么会没有弱点?而创作者也利用了这个特点,将阿贵和老幺这样的人物塑造成了一个有生命的人物。
《巧奔妙逃》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主要还是因为它选择了优秀的角色。黄宏,魏宗万,赵亮,这三位顶尖的笑星齐聚一堂,还有徐钰琨,孙敏这样的资深演员,整部片子的演技还是很有保障的。就拿黄宏来说,他一出现,手上就拿着一根针线,然后一根一根的梳理着自己的头发,那一脸“家庭妇男”的可爱表情令人忍不住想笑。最有趣的是,老幺和顺子叔一出现就吵得不可开交,阿贵和老幺更是针锋相对,互相看不惯,一场又一场的恩怨情仇不断上演。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表演当中,他们很享受。
这部电影里有很多搞笑的镜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就拿电影里那个自称日语高手的阿贵来说吧,张嘴就是“八嘎”,“大大地”,“死了死了”之类的乱七八糟的话,但是他跟日本人说话,叽里哌啦的,一点问题都没有。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使观众难以看懂,但正是由于这个限制,才使这部电影更具喜剧性。这种看似滑稽可笑的滑稽方式,却蕴涵了对这场战争的讽刺于反思。比如日本将军佐佐木,在他的上司眼中,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能之辈,他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事业。别的男人都在为战争而忙碌,而佐佐木则是在搜集各式各样的乐器,连老幺用来拨弄棉絮的器具也拿来当乐器用。
电影结尾处,佐佐木被撵了出去,临行前还没忘记从桌子上偷偷地“顺走”了一部八路军的歌曲,足见他对音乐的喜爱,早已刻进了他的骨子里。在他看来,这就是他对战争的一种批评:战争毁掉了太多人的幸福,否则的话,他们的世界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而在网络上火起来之后,这部电影里的一首《弹棉花》,也被不少人添加到了这首歌里。许多年以后,或许人们已经忘记了剧情,但是这一段经典的音乐,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阿贵他们临危受命的时候,临时起意的演奏,让佐佐木这个爱好音乐的人,都觉得这首曲子很好笑。
这首歌在电影里是由说书先生临时编造出来的,但实际上却是由孙敏写的,配乐也是由四川音乐系的胡晓教授写的,所以这首歌的专业性还是很强的。在90年代初期,这种以喜剧式表现战地题材的片子还有很多,例如《三毛从军记》,《绝境逢生》等,不过后来这些片子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虽然有些滑稽的技巧在今天似乎有些陈旧,但是用一种滑稽的幽默来解释战争的可笑,这种电影一定会被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