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它是“开山之作”,并不是指它是中国影史上第一部恐怖片,而是指它是第一部非常成功的恐怖片。
这部电影就是马徐维邦执导的《夜半歌声》。
马徐维邦导演原本姓徐,因入赘马家为婿,所以冠以妻子家的姓氏,称为马徐维邦。
他人清瘦,极重仪表,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曾在自己的作品中用大篇幅,描述他每日如何打理自己的发型,按照“三十六天罡”和“八卦”来洗脸。
李大导演拍电影厉害,嘴皮子也利索,写起文来更是跳脱活跃,简直如同单口相声,虽然不乏夸张成分,但每个人的特点却都跃然纸上,令人绝不会混淆。
他写马徐维邦导演的文中,有调侃有敬意有搞笑有如实记录,加上一些脱口秀般的“笑点”,也很是有趣。
比如,他说马徐维邦拍摄《琼楼恨》,因为太过挑剔认真,拍得公司大老板“上气不接下气”,拍得“天怒人怨、鬼哭神嚎”,差点“拍掉了长城半条命”,拍得大老板在报纸登了公司破产广告。
但是话说回来,这家电影公司当初也是被马徐维邦的一部电影救回来的。
李翰祥将马徐维邦比作中国的“希区柯克”,说他是中国影坛的恐怖片大导演。
而马徐导演的成名作,就是1937的《夜半歌声》。
马徐维邦当时所在的电影公司名叫新华公司,大老板是张善琨。
张善琨为人豪爽,1935年时,欧阳予倩要拍《新桃花扇》,女主选了胡萍,男主选了金焰。
不过金焰并不是新华的演员,而是当时电影界人气最盛的联华电影的人。
金焰
联华不想将自家影帝出借,但又不好明面上拒绝,就将金焰的片酬翻了一倍。而张善琨一句话不多说,利落地签了支票,让联华的老板很是佩服他的魄力。
可惜,《新桃花扇》上映后反响非常冷清,每场都没几个观众,没多久就下线了。
左二张善琨
张善琨几乎耗尽身家,都准备解散公司,想了一夜,还是决定把手头准备开拍的《夜半歌声》完成。
他的这个决定,不仅让新华起死回生,还让新华成为电影界说得起话的大公司。
《夜半歌声》至今已经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宋丹萍、李晓霞的爱情悲剧几番上演,次次动人。
最初版中,出演宋丹萍的是金山,女主角是胡萍。
金山塑造的宋丹萍堪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媒体评,毕竟我没看过这个版本),他被毁容后的恐怖造型,据说是马徐导演用蜡烛油一点点塑出来的。
《夜半歌声》拍完上映后,市场反响十分热烈(跟那时同类影片不多也有关系),观众看完之后奔走相告——早先的“自来水”。
影片本身有看头,加上当时又恰好出了一件事——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夜半歌声》的海报吓倒了一对母子,送医救治后,母亲转危为安,幼子却返魂无术。
李翰祥在自己的书中,详细记录了这段传闻:
据说,有一天全国的报纸都转载了上海市的一则头条新闻,标题是《马徐维邦影片真恐怖,夜半歌声广告吓死人》。
原来在上海跑马厅对面,新世界与国际饭店中间,挂了一张足有八层楼高的《夜半歌声》大广告,画着金山手拉着胡萍,两人都是二目圆睁、惊恐万分地若有所见,在下角画着一个鸡皮鹤发的老太太,手举烛台,弯腰驼背,吓死人的就是那支蜡烛……
因为广告下角被风吹裂,晚上在风中翻动,那支蜡烛看起来也是摇曳明灭不定,海报上周文珠扮演的老太太好像也要从画报中下来。
那位母亲拉着孩子路过,吓得双双倒地。
1956年《新夜半歌声》
本就被观众赞“很恐怖”的《夜半歌声》,因为这条新闻更加火爆,马徐维邦、张善琨、新华都因此走红。
1956年,香港导演李英也执导过一部《夜半歌声》,但我没看过,从资料来看,故事依旧脱胎于旧版,只不过男女主角的名字都换了。
我印象中看的第一部《夜半歌声》,是1985年杨延晋执导的版本,扮演宋丹萍的是翟乃社,李晓霞的扮演者则是李芸。
翟乃社相貌英俊正气,那时年轻,面容清隽,书卷气浓郁,与秀美俏丽的李芸银幕形象很是般配。
虽然时隔多年,这部电影中的情节还能依稀记得几个,比如宋丹萍被李晓霞的父亲绑在水车上,还有一身白裙、飘逸秀丽的李芸、还有结局处两人在熊熊大火中相拥赴死,都还能隐约想起。
尽管这个版本在1937年版、1985年版及1995等三个版本中,是评分最低的一版,豆瓣7.1分。
再往后,就是张国荣、吴倩莲的版本,这一部看过的人多了许多,7.9的评分让它成为三版中分数最高的一版。
在《夜半歌声》之后,马徐维邦还拍摄了《夜半歌声续集》,男主女主换成了刘琼和谈瑛,让在上部中跳江的宋丹萍被一个医生所救,却被当做实验品。
一对有情人再次历经多番磨难,最终依然是悲剧结尾——李晓霞死在宋丹萍怀中,宋丹萍自杀殉情。
马徐维邦一生拍摄30多部影片,除了《夜半歌声》之外,《现代青年》、《新渔光曲》、《秋海棠》等,也是他的代表作。
1961年,马徐维邦因交通意外过世,享年57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