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14世纪恩怨》(三十九)(相声内行改做电影外行)

六十七、相声内行改做电影外行

2010年对于老郭和德云社来说是多事之秋,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儿。这一年,老郭在客串了《第601个电话》、《叶落归根》、《天仙奇缘》、《战国》、《越光宝盒》等电影之后,他坐不住了,开始自己投资当制片人。这一年8月7日,老郭任总导演的大手笔电影《三笑之才子佳人》上映。主要演员有老郭、姚笛、刘蓓、于谦等。

故事很老套,老郭扮演的才子唐伯虎可能是史上最丑的才子吧。老郭又是首次做总导演,说相声地拿起了导演的指挥棒,导一个非常烂的故事,结局动动脚指头就能猜到:票房惨淡!

大家冲着老郭的名头听相声,但大家不会冲着老郭的名头去看电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没有人是全能人才,都有不足的地方。啥人干啥事儿,相声说得好,电影不一定就拍得也好。德云社相声剧“唐伯虎三笑点秋香”能让小剧场的观众笑得肚子疼,但换到电影院,搬到银幕上,观众不一定就买账。

小剧场相声剧是现场,可以互动,可以营造气氛;电影院电影只能机械地按照拍好的影片一帧一帧播放,没有互动,更没有现场气氛。

其实,老郭原本想让范冰冰出演女一号,不巧的是小范同学没有档期,于是就便宜了姚笛。姚笛哪有范冰冰的名气?自然票房号召力也不够。老郭又不能一直等范冰冰的档期,因为其他演员都到齐了,如果不开机的话,又是一大笔损失。老郭这个时候需要快钱,他哪里能等下去?

一部叫好叫座的电影,必需有好的故事,并且会讲故事;必需有好的思想,并且能给人以震撼。这些需要浸淫电影圈多年,才能有所感知、感悟,然后融入到电影镜头里,融汇到电影语言里。可是老郭的《三笑》呢?用电影的方式拍电视剧,而且还是二流的情景剧!结构上零散,没层次没章节;剧情上,弱ZHI搞笑无厘头……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一个问题:老郭在影视圈还太年轻了,不是客串几部电影电视剧就能熟练操纵导演杆的。

讲好故事很难,必须注意逻辑关系,注意起承转合,尤其是有笑料的故事,更要注意让人在笑了之后有所思,有所想,或者笑中带泪,泪中含笑,一边流泪一边笑。显然,老郭不熟悉电影讲故事技术技巧,更没有深入思考生活,自然不说提炼生活了。

老郭为他的“年轻”付出了沉重代价:豆瓣评分4分,票房收入798万。按照目前电影分成来算,老郭的这笔投资基本没赚。

老郭拍《三笑》收获了什么?至少有三个收获:

1.捧回了某网站评选的最烂片“金酸梅奖”;

2.引来弟子不满,多年后小曹还说:出演电影《三笑》,郭德纲分文没给;

3.知道自己是导演中的外行。

老郭面对小曹的质疑,也很束手无措:十几年前的市场好难,我们参与制作《相声演义》、《三笑才子佳人》回款艰难,分文未见。那时候的市场跟现在的不一样,我们也不太懂。《三笑》的发行公司现在都已经没了,你想告都没处说理去。

通过这部电影还可以看出老郭所有导演电影的一个主要问题:德云社相声演员参演人数太多,甚至成了德云社的内部相声剧了。自古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老郭导电影,德云社几乎全体出动;或主演,或“客串”,其实就是德云社一众演员瓜分既有角色。同样的烂演技,同样的耍活宝,同样的使相,就是不能进入到角色了,进入不了角色内心深处。科班出身的演员都要写角色分析,有时候为了把我一个角色,可能单单角色分析就要写好几万字。为了演好一个角色,有些演员甚至要事先体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把我角色,才能进入角色,才能把一个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可是,曹云金这个初中毕业生能写几万字的角色分析报告吗?能事先体验生活吗?能进入到角色之中吗?

2016年老郭和小曹撕逼,小曹发了7000字文章怼老郭,老郭说,小曹啥水平我能不知道,肯定是他说,别人写,这7000字绝对是他人代笔。

小曹是这样,德云社其他人呢?高不到那里去。

为啥年轻貌美大长腿的姑娘们非要报考电影学院?科班出身的人对角色、镜头、人物、故事、情节的感觉和理解绝对高出常人一等。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不然,就会让所有人感到别扭。张大大为啥演电影四不像,总是挨说?不懂装懂,还不谦虚,甚至狂妄,所以,大家都讨厌他,都怼他。

老郭演电影马马虎虎,因为还有其他大量科班出身的演员,所以整个电影还能看。一旦老郭拿起导演杆,那么整个剧组就成了德云社的天下,一群外行人拍电影,拍出来的自然是四不像。

整个拍摄过程最憋屈的应该是片子的执行导演刘观伟,这个来自香港的导演,曾经奉献过《僵尸先生》,也是大咖呀,可是,他面对的是老郭和老郭带领的一帮子“关系户”;刘观伟又没有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做无米之炊了,于是就做出了一锅糊粥。估计这部片子让刘观伟非常后悔,坏名声呀!

回头想来,老郭之所以拍《三笑》,除了要追求快钱外,更多的还是要推德云社一众弟子,他要让弟子们多出风头,尽快出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