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满江红》的热映,让人们重新开始审视岳飞和《满江红》。
其中不乏一些颠覆以前认知的新观点引起热议。
1、《满江红》是否为岳飞所作。
这个争议由来已久,只是接着电影又被人们提起。
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这首词是明朝人所作,并被后人假托岳飞的名字。
依据就是岳飞的孙子南宋文豪岳珂,在编撰的有关岳飞的纪念文集中,没有提到这首词,可见岳珂并不知道有这首词的存在, 如果确为岳飞所作,很难跨过岳珂而流传下来。
并且,岳珂为了撰文纪念岳飞,广为搜集资料,其中不乏虚构、夸大的传闻,如果民间有此词传闻,恐难被岳珂忽视。
《满江红》最早见于明朝,且词中一些描述与岳飞事迹不符,但却与明朝一大将相符,故推断为明朝大将所作,被后人假托成岳飞所作。
但是一个新的证据的发现又让争论更加激烈了,那就是1983年,在浙江江山县发现的古籍《须江郎峰祝氏族谱》。
其中有岳飞赠送给祝允哲的《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一词:
“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
并有祝允哲的和词一首《满江红·和岳元帅述怀》 :
“仗尔雄威,鼓劲气、震惊胡羯。披金甲、鹰扬虎奋,耿忠炳节。五国城中迎二帝,雁门关外捉金兀。恨我生、手无缚鸡力,徒劳说。
伤往事,心难歇;念异日,情应竭。握神矛,闯入贺兰山窟。万世功名归河汉,半生心志付云月。望将军、扫荡登金銮,朝天阙。”
从这两首词来看,现传的《满江红》更像二者的合体,并且这两首词也未被岳珂记载。
有人以这两首词为据,认为岳珂没有记载不能成为真伪的依据,并且推断岳飞根据这两首词重新完善了自己的作品,形成了今天看到的《满江红》。
前一个观点容易引起共鸣,确实不能用岳珂是否记载过来判断是否为岳飞所作。
但是说岳飞用别人的作品来丰富完善自己的词就有点令人不敢苟同了,这样的作法在当今随处可见,或为致敬或为借鉴,但是如果本家纠结起来,那就是侵权,恐怕岳飞还不至于如此吧。
如果《须江郎峰祝氏族谱》记载的两首词是真的,那么更可以印证现在流传的《满江红》确实是不是岳飞所作。,
何况这个《须江郎峰祝氏族谱》的真实性本就存疑,有学者推断非宋朝作品,而是元晚期或明朝所作。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待考。
2、第二个争论是岳飞当时进行的到底是内战还是外战,如果是外战没那岳飞就理所当然的是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如果是内战那么岳飞只能是政权争斗的工具,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之所以有这样的争论,是有人提出一个文化认同论,认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影响甚广,除了中原一带以外,周边的很多民族和地区都认同中华文化,并且都视自己为中华文化的遗嫡。
并且这些民族和地区在历史上都曾与中原政权保持着长时间的从属关系,金人也不例外,所以金人攻打大宋,只能算是诸侯纷争,是内斗不是外战。
其实,这个观点毋庸置疑只是一些人的博眼球之作,如果依据这个理论进行判断,那么父辈曾经经历的那段苦难岁月真就成了儿子打老子了,岂不荒谬。
对于岳飞和《满江红》的争论并非无中生有,历史不但要学习、继承更要勇于探索,这样的讨论可以永远进行下去,直到有无可反驳的证据出现,唯有正确认识历史方能清醒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