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再添新身份,央行行长再添新身份

撰文|董鑫

3月13日,新华社公布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

名单显示,已担任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3月12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上,通过投票,连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央行官网公布的简历显示,出生于1958年,今年65岁,他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1978年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80年被派往海外,此后6年分别在美国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伊大学经济系学习,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美国印第安大学经济系任副教授、副教授,1992年获得终身教职。

1994年,回国,与等人成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1997年,进入中央银行工作至今。

从2007年开始,担任央行副行长,此后于2018年3月与交接,出任央行行长。

2018年,金融监管机构也迎来了改革。

根据当时的机构改革方案,在中国运营15年的“一行三会”金融分工监管模式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一行两会”,即央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监会。

2018年3月25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那是他第一次作为央行行长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

对于当时金融方面的主要工作,用三句话来概括:

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推动金融业改革开放,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保持金融业整体稳定。

2018年3月19日,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

2023年3月3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坚定信心,坚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席。

时隔五年,他此前总结的三句话仍然是目前的重点。

发布会上,在开场白中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

一是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三是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四是深化金融改革,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担任央行总裁已经5年,今年连任,他也将经历就任央行总裁的第二次金融监管机构改革。

3月10日,新华社宣布,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已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 根据方案,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将形成“一行一局一会”新格局,即中央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券监管委员会。

据《金融时报》报道,全国政协十四次会议期间,中共、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分组讨论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时,就加强金融监管领域改革谈了四点认识。

一是关于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地方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中,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有利于加强监管,提高效率,保护消费者权益。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要为化解风险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完善金融资本管理体制,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金融基础设施,在改革方案落实中要稳妥。

四是加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统一规范管理,要做好切实可行的方案。

3月12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 会议结束后,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在人民大会堂二楼进行了宪法宣誓。

进入大厅时,向在门口等候的记者打了招呼。 当记者要他称赞中国经济时,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

资料|新华社第一财经新京报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央行行长再添新身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