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里的潘金莲对武松有过真爱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从潘金莲的身世、经历出发,来分析她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

在《金瓶梅》里,潘金莲出身于一个穷苦裁缝家庭,父亲早早就去世了。九岁那年,她被母亲潘老娘卖在了清河县有名的大户人家王招宣府上学艺。

所谓学艺,其实就是培养女孩儿取悦男性的才艺技能。大户人家需要这些来装点门面,小户人家的女儿也需要靠这个谋生。

在王招宣府,小小年纪的潘金莲学会了填词唱曲、描眉画脸、插戴妆饰等等技能。从《金瓶梅》后面的内容来看,潘金莲的这些才艺功底都很不错,就填词唱曲来说甚至比职业卖唱的还要专业,这也是她能深得西门庆宠爱的原因之一。

十五岁那年,王招宣战死,招宣府在清河县的声望好像一下子也疲软了很多。此时,潘金莲学艺已经小有所成。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潘老娘想尽办法把潘金莲从王招宣府里抢了出来,转卖给张大户家当使女。

在张大户家,潘金莲还是继续学习各种才艺,诸如琵琶弹唱、针黹女工、百家奇曲、双陆象棋等等,潘金莲都是一学就会一会就精。

然而在张大户府上学艺的日子可不像在王招宣府里平静。在王府,潘金莲还是个稚嫩的丫头,可是在张大户府上,却已经是个亭亭玉立娇俏可人的大姑娘了。

很快,潘金莲就引起了张大户的注意。

一日,趁着主家婆余氏不在,精虫上脑的张大户以形同强暴的方式收用了潘金莲。其实形同强暴是我猜的,此时的潘金莲从小学的就是各种取悦男人的手段,再加上身份上的差距,或许根本就没想过或者说不敢拒绝。

但是,张大户毕竟是个半截身子都快入土的油腻老年了,即便行为上没有拒绝,心理生理上肯定是有抵触的。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余氏就知道潘金莲被张大户收用了。

余氏对张大户很不满,对潘金莲更不满。他拿张大户没办法,就只能冲潘金莲撒气。从此,潘金莲动不动就遭到余氏的一番苦打。

最后,余氏要求张大户一定要把潘金莲送出去,不能让她再在家里待了。

府上好不容易培养出这么个妙人儿,让自己焕发人生第二春,就这么送出去,张大户肯定是不舍得的。但不送出去吧,一是家里天天鸡飞狗跳的不像话,二来也不忍心让潘金莲天天挨打,三来这种情况也没心情做那种事。

最后,终于让张大户想到了个两全其美的法子,那就是把潘金莲嫁给又穷又矮又丑的武大郎。

这样,武大郎白得了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儿,自己再给点好处(按书中说法是五两银子的本钱),不愁武大郎不让自己和金莲偶尔叙叙旧。

就这样,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晚上是武大郎的妻子,白天张大户有空的时候,则是张大户的情妇。

这个时候的潘金莲,对生活是逆来顺受的。他不喜欢张大户,也不喜欢武大郎,命运如此,无可奈何。这个时候,还不能说她水性杨花,因为她自小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就是在这种环境里长大。

后来,张大户死了,没人再给他们好处了,武大不想再受人指指点点,潘金莲也想彻底和过往的日子做个了断。

于是,由潘金莲出钱,武大郎另外找了个独栋的二楼小房子住着。

从《金瓶梅》之后的情节,我们可以知道,潘金莲是一个酷爱打扮的人,她能拿出自己的首饰交给武大郎典房子居住,说明她虽然对武大郎不甚满意,但还是打算和他平平淡淡的过这一生。书上说,常有浮浪子弟相扰,但潘金莲并不予理会。可以说,此时的潘金莲还是一个非常值得同情的对象,命运虐她千百遍,但她还能有着起码的自尊自爱。

然而,这一切,在武松出现之后就全变了。

我们知道,张大户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年油腻男,武大郎甚至都不能被称之为男人,潘金莲对这两个人是绝对没有任何感情因素的。在他俩的对比之下,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打虎英雄武松突然闯进潘金莲的世界,简直好比天人下凡,他让潘金莲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真男子。

自古美女爱英雄,武松这样的英雄立刻激发了潘金莲发自内心深处的欣赏和占有欲望。

我们看看潘金莲初见武松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吧:

奴若嫁得这个,胡乱也罢了。你看我家那身不满尺的三寸丁谷树皮,三分似人,七分似鬼。奴那世里遭瘟。谁想这段姻缘却在这里。

正是在这种情愫的趋势下,从小就被灌输各种取悦男人手段的潘金莲开始向武松发起了疯狂进攻。可惜武松不是一般人,他是江湖上有名的好汉,根据《水浒传》中晁盖宋江等人的说法,江湖好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得沉迷女色。武松作为好汉中的好汉,虽然不一定排斥女人,但绝对排斥作为自己嫡亲嫂嫂的潘金莲在自己面前搔首弄姿。

为了自己的名声,同时也是为了哥哥的名声,武松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潘金莲进行了一番怒斥,同时还有警告。

武松守住了本心,不负好汉之名。

可潘金莲却被他伤透了心。

羞恼之下,第一次被男人如此鄙视的潘金莲首先想到的是报复,他在武大面前说武松的坏话,说武松想调戏于她,可惜他低估了人家兄弟之间的感情。武大对武松绝无半点怀疑,武松对此也坦然自若,并且提出搬出去住。

之后,武松接受知县的外派任务,来向哥哥告别。

这对武松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要出远门了,和哥哥说一声,有什么事提前叮嘱一番。

可我们仔细看看书中对潘金莲的心理描写,就很有意思了。

那妇人余情不断,见武松将酒食来,心中自思,莫不是这厮想我了?不然,却又回来?那厮一定强我不过,我且慢慢问他。

潘金莲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她渴望武松对她有意思,如果对武松不是真爱,在受到武松那么严厉、不留情面的斥责后,又怎么会抹下脸来再向武松卖弄风情?

其实,从武松出差之后,潘金莲的表现来看,也是可以得出潘金莲确实是真的爱上了武松这一结论的。

当时,武松叮嘱哥哥每天早点下班,下掉帘子,如果与人起了争执,一切等自己回来再说。也就是让武大郎和金莲深居简出,尽量不与外人特别是外面的男子接触。潘金莲虽然不愿意过这种死气沉沉的日子,但还是照做了。这表明她愿意为了武松作出改变,让武松对自己刮目相看,老娘并不是他想象中那种寡廉鲜耻的人。

虽然最后潘金莲还是被西门庆勾搭上了,但我觉得错不在潘金莲。既然武松对自己无情,那就找一个对自己有情自己还不排斥的。显然,武大郎不符合此项标准,也没有任何道理要求潘金莲一定要跟武大郎了此一生。她错就错在不该和王婆西门庆等人合谋毒死武大,如果当初她能直接向武松武大提出离婚,以武松的通情达理(主要是怕兄长迟早会死在如此美丽的妇人身上),武大的懦弱,未必不能成功。

最后,就用一段原文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吧。

他若没我情意时,临去也不回头七八遍了。不想这段姻缘,却在他身上。那武松若有他一半情意倒也好了。在身边的无情,有情的又捉摸不着。

即便是在碰到西门庆之后,潘金莲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武松。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