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编剧马继红抛开军旅剧拥抱大运河

著名编剧马继红抛开军旅剧拥抱大运河

现实题材剧《运河边的人们》正在央视一套热播,高居全国收视榜首。该剧的写实剧情、人物塑造和运河文化引发了热议,观众评价:“节奏快、冲突强、人物真,在《运河边的人们》中看到了时代的变化和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近日,该剧编剧、曾创作《外交风云》《彭德怀元帅》《红十字方队》的马继红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之前对大运河很陌生,面对这样宏大厚重的题材,她无从落笔。但随着重走运河沿线,深入采访运河边的人们,她打开了创作思路,用充满烟火气的细节和真实的百姓故事,引领观众重新发现、认识大运河。

【谈新剧创作】

从无从下手到产生化学反应

记者:是什么缘由,吸引您写了《运河边的人们》的剧本?

马继红:很多人问我,你是一个军旅作家,为什么想起去写大运河?其实《运河边的人们》是一篇命题作文。2020年底,我接到浙江省委宣传部邀请,但对大运河还一无所知。

回到北京后,我有意识地对大运河做了一些功课,也看了一些有关大运河的书籍、专题片。如果说从春秋吴王夫差开挖“邗沟”算起,大运河的历史至今已有2500年,仅京杭大运河就流经四省两市,约1800公里。面对如此厚重的题材,我确实有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正当我准备放弃时,他们邀请我采风,从杭州出发,先后去了湖州、嘉兴、绍兴、宁波,在此期间,我接触了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加起来有一百多人,他们对大运河的叙述以及不同经历,在我脑子里产生了化学反应。

记者:相较于其他运河题材剧,《运河边的人们》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马继红:以往展现大运河的电视剧并不少见,但大多属于历史年代剧,《运河边的人们》的视角则立足当下,以东江市为叙事载体,围绕那条历史悠久、穿城而过的大运河,聚焦党员干部路长河的勤政实干,通过治理河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完成世界申遗、打击文物走私、清除官僚腐败、打造大运河旅游金名片、树立城乡共同富裕样板等一系列事件,多维度展现了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克服困难、团结奋斗,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它虽然聚焦的是大运河,但通过大运河的治理、繁荣、发展,展现的却是一幅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新时代画卷。

【谈剧集反响】

让人间烟火气、个体命运与时代共振

记者:这部剧播出后,观众评价剧集戏剧冲突强烈、事件很真实,人物也很贴近生活,您也说这部剧既要能传播时代主旋律,也要有烟火气,这两个方向是怎样融合的?

马继红:过去一提起主旋律剧,总有偏见。我在构思《运河边的人们》时,给自己定的标准就是它必须是正能量,但同时它又必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观众感觉到剧中的人就是你的朋友、你的邻居。这部剧就以主人公路长河为中心,建立了一个人物关系网,把我采集到的事件,有机地融入进去,靠人物去推动事件的发展,靠事件来展示人物的性格。说到底,就是让人间的烟火气、人物的个体命运与时代发展形成同频共振。

记者:对王雷、韩雪这次的表演如何评价?

马继红:作为编剧,我对王雷饰演的路长河、韩雪饰演的梁子言是很满意的,他们把剧本平面的人物变成了立体的,有血有肉的角色。王雷作为《运河边的人们》的主演,他的表演难度是很大的,首先是量大,这部剧仅路长河的戏就有七百多场,所以王雷说这是他拍电视剧以来场数最多的一部戏。另外,路长河的人物性格不太好把握,他阳光、正直、倔强,讲原则胜过讲情义,稍微演过了就会让人产生他一本正经、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王雷在这方面把握得很好。

【谈主旋律创作】

用全新方式实现历史的现代化表达

记者:从年初的《人世间》到豆瓣9.2分的《大山的女儿》,再到《运河边的人们》,今年在央视一套的几部主旋律剧都很火,作为编剧,您怎么看主旋律剧火爆出圈的现象?

马继红:主旋律火爆出圈的现象并不是今年才有,前些年我写的《外交风云》《彭德怀元帅》,还有去年建党百年涌现出的《觉醒年代》、讲述扶贫故事的《山海情》、记录改革开放的《大江大河》、记述英模人物的《功勋》,这都是主旋律电视剧,而且都火爆出圈,赢得了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喜爱,总结起来,我觉得这些剧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全新的表达方式。这些剧在价值传达、艺术表达、情感触达、市场到达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种合力;其二,接地气。它的人物不悬浮,无论是《人世间》里周志刚一家,还是《大山的女儿》里的黄文秀,以及《运河边的人们》里的路长河,这些人物都有温度、有筋骨;其三,对题材内容的精耕细作。都是将生活要素融入时代的大背景中;最后,有实力的强大制作团队和演员的精心表演。

山西晚报记者 范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