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由吴锦源执导,刘恺威、郑爽领衔主演的《寂寞空庭春欲晚》将于浙江卫视、深圳卫视联合上星播出。本剧改编自匪我思存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康熙与浣衣女琳琅的宫廷凄美虐恋。那么,大家肯定很好奇,卫琳琅的原型人物是谁?卫琳琅和康熙是什么关系?现在跟随派派网小编一同去去历史,以便能够更好的观赏即将播出的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
卫琳琅的原型人物是谁 卫琳琅和康熙是什么关系
卫琳琅的原型是康熙皇帝的良妃,康熙皇帝喜欢的是良妃的美丽容貌,不然也不会让一个出身卑贱的宫女做自己的女人了,可以证明康熙皇帝对她没有一丝真感情的是,废皇太子胤礽之时,皇八子曾被众大臣保举为皇太子,深受康熙皇帝厌恶。康熙曾说:“(皇八子)系辛者库贱妇所生”。 这就是古代皇帝的基本概念,康熙皇帝也不例外,妃子只是让皇帝享受和生孩子的工具而已,况且良妃只生了一个儿子。
即使是相貌不怎么样但很贤惠的乌雅贵妃也生了三个皇子二个公主,这可以证明卫良妃不受宠爱的原因(当然,这不是主要的啦)卫良妃的儿子——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这个皇子的虽然命运不济,但为人颇具和善待人平民格调,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皇八子胤禩的,现在网上都非常流传皇八子胤禩的画像,皇八子胤禩神态间都有股淡淡的优雅气质,因为流传的只是皇八子胤禩中年时期的画像,所以看上去没能和清穿小说说的那么英俊,但可以想象,一个由白晋鉴定的天圣俊人康熙皇帝和被康熙皇帝看上的容貌出众的卑贱女子的结合体肯定是不亚于清穿文上所说的。
这是久远的事,实际上任何人都不能够公正的评判任何一件历史,毕竟不是当事人,也不了解他的想法,他的行为习惯,一味的推测其实并不能正确代表一件事。 唯一可以确信的,康熙皇帝和良妃卫琳琅有过肌肤之亲,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是皇帝与妃子,男人与女人,至于感情没有像赫舍里皇后和康熙皇帝那么的浓厚深刻,康熙皇帝最爱的是赫舍里皇后,不然胤礽两岁时就被立为皇储,自然也是胤礽是嫡子的关系。
卫琳琅的原型人物是谁 卫琳琅和康熙是什么关系
清圣祖康熙卫良妃简介
良妃(?-1711年)卫氏,旗籍为满洲正黄旗,内管领阿布鼐女,清康熙帝妃,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后晋封良妃(《星源集庆》记载)。良妃是康熙朝前中期生前获封妃位的五妃之一(贵妃除外),并且是这五位后妃中,资历最浅、生皇子最晚的一人。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薨,享年应当在40岁以上。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十七日奉安于景陵妃园寝。
良妃的父亲阿布鼐官职为内管领,宫内管领为正五品官,其职务为辛者库管理者,相当于皇家后勤部门。卫氏系经内务府上三旗选秀进宫,她能被皇帝看中并生育皇子,说明她的自身条件十分优越,是一位温柔聪慧、美丽出众的女子。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她:“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而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气”。这些传说虽不可信,但是起码反映出卫氏的确是位美丽出众的女子,不仅在宫中闻名,在民间也有所耳闻。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尔佳氏(惇怡皇贵妃)一同册封为嫔。康熙五十年(1711年)壬辰十一月二十日去世,享年40岁以上。
卫琳琅的原型人物是谁 卫琳琅和康熙是什么关系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皇宫中,良妃成为后妃是根据正常的途径,绝不可能是什么有心计主动勾搭上皇帝。皇帝近身也没有宫女服侍,出自康熙皇帝的《庭训格言》:“明时宫女至数千,脂粉钱至百万。今朕宫中计使女三百,况朕未近使之宫女,年近三十者,即出与其父母,令婚配。”这说明康熙帝身边无近侍之宫女,都是太监服侍。《宫女谈往录》中提到,清朝后宫制度十分严格,宫女不准随便离开工作的宫殿,要离开宫殿,行走必须二个人一起。另外,皇帝除了去皇后宫中,也不会去后妃宫里。皇帝要和后妃见面,都是由皇帝召后妃去皇帝的寝宫相见。在规章制度严格的清朝,那些宫女能随便勾搭上皇帝的说法基本只是现代人的臆测。况且内务府选秀的秀女,本身也要经过皇帝的“御览阅看”,说明内务府选秀也是后妃选拔途径之一。
皇帝对良妃也是很有情义。良妃生前一直有晋升,康熙朝前中期的后妃中,生前获得妃位的后妃仅仅五人,其中良妃就占一席位。再看康熙朝薨逝的妃嫔,除良妃外,尚未见到有二篇祭祀祭文 (皇后、贵妃等高级别后妃除外;其他薨逝于康熙朝的妃位有慧妃,平妃,敏妃等,敏妃只有一篇祭文,慧妃、平妃祭文未见。)而去世后由皇帝亲自奠酒纪念并记录在康熙朝起居注册上的妃嫔(除皇后贵妃等高级别后妃外),也尚只见慧妃、良妃。(皇帝祭奠慧妃系因康熙帝帝陵于康熙二十年建好,是年仁孝皇后、孝昭皇后梓宫一并奉安入帝陵地宫,慧妃金棺奉安入康熙帝帝陵妃衙门。慧妃是首位移葬入康熙帝帝陵妃寝的后妃,因此皇帝将皇后和慧妃一并祭奠。皇帝祭奠慧妃缘由与良妃略有不同。)
一般皇太后、皇太妃、皇后等的祭祀礼仪皇帝会亲自出席,妃嫔大臣等的祭祀礼仪皇帝很少参加。良妃能得到康熙帝亲自出席其祭祀典礼,不得不说是莫大殊荣。良妃“辛者库贱妇”的说法,出自雍正朝编纂的上谕和《清圣祖实录》,康熙帝本人亲笔所写的未见,且康熙朝文献对此也无记载。所以究竟康熙帝有没有说过,尚且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