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方式黑化的动漫女主免费双子座的凌刺猬猫

穿越方式黑化的动漫女主免费双子座的凌刺猬猫


粉丝最先想要得到满足的,也和最纯粹的观众一样,是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的影视作品




“我曾参加过一个项目,就是《猎魔人》。其中,一些编剧非常不喜欢这些书籍和游戏(甚至主动地嘲讽原始材料)。这是灾难和士气低落的根源。”

这句话出自Netflix剧集《猎魔人》前制片人,Beau DeMayo最近的一次Instagram故事问答。

这原本只是Beau DeMayo为其新片《X战警97》举行的一次“网友解惑”活动,却在问题转向制作团队的构成后,涉及到了《猎魔人》剧组的过往。


Beau DeMayo在直播中告诉网友,他在自己的影视创作生涯中积累下来了众多经验,其中就有这样一点:剧组的每个成员都必须是这个项目的粉丝。这份经验,就来自网飞的《猎魔人》剧集。

这或许就能解释,所谓基于原著而不是游戏改编的《猎魔人》第一季,为何还会有许多脱离原著的情节。而且,故事的叙事节奏也相对混乱,让了解这个IP的观众感到思绪纷杂,让不了解的观众看得满头雾水。

图源:知乎@夏蔫蔫


不只是Beau DeMayo,“杰洛特”的扮演者亨利·卡维尔也表明过自己《巫师》粉丝的身份,还说他是在玩过《巫师3:狂猎》后去看的原著,而拍《巫师》真人剧的体验对他来讲“就像是又玩了一遍游戏”。

虽然,卡维尔也曾在《猎魔人》第二季即将开播之际,自曝没有体验过《巫师3:狂猎》最经典的“血与酒”DLC,整得自己的“粉丝”身份遭人质疑。但从他在试镜初期,因为觉得自己的表现没有得到杰洛特这个角色,而感到自己“被压垮了”的自述,和后来表明的愿意连续七季饰演杰洛特的决心来看,我们依然能看出他对“猎魔人”系列的了解与热爱。他对角色倾尽全力的演绎,更是让杰洛特被观众誉为剧中最接近原作的角色。


正因如此,在听到他不再出演《猎魔人》的消息后,外界的反应才会如此巨大。观众理解重演超人这个决定对于亨利·卡维尔来说意味着什么,也尊重他的选择,但同样也没有忘记他亲口所说的,愿意连续七季饰演杰洛特的前提条件——节目制作人继续制作高质量的节目,还需要确保被拍摄出的故事,忠于《猎魔人》书籍作者安杰伊·萨普科夫斯基的愿景。

于是,虽然卡维尔没有明说,但《猎魔人》的“名人背书”效果已然被打破。在这样的背景下,纵使有“锤弟”利亚姆·海姆斯沃斯的接棒,《猎魔人》电视剧的后续发展,似乎依然没有太多吸引人的地方了。

无独有偶,除开《猎魔人》外,《光环》电视剧的制片人Steven Kane也曾在采访中表示,他和编剧团队并没有以任何形式“查看或谈论”过游戏原作,他们只关心《光环》电视剧的角色形象和世界观。

而作为甲方的343 Industries则表示,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种种限定对创作人员创意的限制,以期展现出让观众和玩家们都能耳目一新的内容,他们也赞同这种脱离游戏原作的改编方式,并站出来主动说明二者剧情存在一定差异。


要知道,《光环》系列的其他所有作品,都是从游戏原作衍生而来的。《光环》电视剧这样的做法,相当于脱离陈寿的《三国志》,直接从二创的《三国演义》中汲取灵感,再来一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三创”。

可“光环”这个IP不同于“三国”的是,它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原作,才是这个IP名气最大的,也是粉丝们最普遍接受的产品。其他诸如衔接4代和5代游戏剧情的小说、漫画等官方周边产品,知名度皆不如正代。这也导致了在《光环5》发售后,有一大群粉丝因为接不上前作的剧情而怒给游戏差评。

图源:光晕吧@小雨伞历代记


于是,在《光环》电视剧正式发布后,我们能够看到,相比起大部分时间都在宇宙各处突突突的游戏原作,电视剧的视角不再只聚焦在士官长的战斗经历上,而是着眼于一些游戏粉丝们熟知或是不熟知的角色,并通过刻画这些人的形象,来让作品显得更接近于一部偏重剧情的群像剧。

电视剧中除了加入人类与星盟(《光环》中的外星联盟)之间的种族矛盾外,还加入了各种《光环》漫画作品和小说中时常提到,但在游戏作品中较少正面涉及的、地球与地外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而在陷入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时,作为人类最高战力的斯巴达战士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在经历过这些事件后又有怎样的感悟和成长,同样是《光环》电视剧所描绘的重点。

就像在多人传话实验中的信息,最后总会失真一样,《光环》电视剧也出现了这个问题。与制作精良的特效场面、高度还原的战争机器和斯巴达战士们压倒性的战斗力等颇具诚意的画面硬表现相比,“光环”系列故事最吸引粉丝的精神内核,被完全地篡改了。


人类不再是在星盟全方位压制下绝望求生的弱小种族,斯巴达战士也不再是人类在战争中渴望见到的不死希望,士官长更不再是那个不摘下面具便可能是任何人的人类英雄。

我们能够见到的,是在带着种族灭绝思想的敌人已经来到面前,还在为追求“独立自由”而反抗救援的反叛军;是人类灭亡危机尚未解除,作为最强战斗力,却依然在自我怀疑并坠入爱河的士官长;是作为人类反抗和复兴希望,却管理混乱,只会权力争斗的UNSC……说实话,从游戏原作人类对星盟的战场表现来看,除开战争初期的零星叛军,后两种情况只要出现哪怕一种,人类都不太可能会获得对星盟的最终胜利。

这与原作精神基调相去甚远的剧情表现,也让《光环》剧集的评分与口碑彻底垮台,以至于让观众都忍不住评价道“编剧或导演会做出更多平庸的续作,让Youtube和Reddit上的人嘲笑。”

《光环》第一季的烂番茄观众评价


但游戏改编剧导演和编剧们的骚操作,远不止于此。如果说,《光环》美剧是让粉丝对游戏主要角色的想象,像薛定谔的猫一样,从混沌态坍缩成一个确定态,那么网飞出品的《生化危机》最新真人剧集,就像是赵高于皇宫中指鹿为马,在不断地挑战着粉丝的固有认知。

虽然《生化危机》影视改编作品的评价,向来就不是很高,但这一部最新的改编剧集,即使放在同系列里,也算得上是“木秀于林”般的存在。

烂番茄“生化危机”系列真人影视评分


阿尔伯特·威斯克,作为一位在《生化危机》的初代游戏里就已经登场的反派角色,因为其在游戏中智力值和武力值都堪称超群的人物表现,又有不断复活成为最终BOSS的反派生涯,所以常年位于游戏反派魅力榜的前列。

在网飞的《生化危机》剧集里,这个在游戏中压迫力极强的反派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单身带俩娃”的黑人科学家。

虽然,这与大众常见认知中的威斯克形象不太相像,但由于是平行世界,且系列中早就存在“威斯克克隆体”这一设定,因此黑人威斯克的出现,其实并不算太过突兀。而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只要剧情演绎得足够精彩,主要角色的人种归属,并不算多大的问题。

威斯克的扮演者并不知道《生化危机》其实最开始是游戏。


问题依旧还是出在那个经典环节——总有一部分编剧希望在已有的框架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原创故事。

但事实却是残酷的。大部分编剧并没有像《银翼杀手》导演那样,拥有没看过原著却能自造一代经典的才能,他们笔下的故事内容也和粉丝期望看到的大相径庭。

所以在网飞的《生化危机》中,主角能够仅仅依靠老爹威斯克的录音,就轻易潜入安布雷拉公司窃取机密而不被发现,还能在自己被抓住后,依靠她对反派又没用了的理由逃出生天……种种不合逻辑的剧情依靠着主要人物的“作死”不断推动着——似乎每一部烂剧都是这样——并借由此生发出更多大部分人完全无法代入的强烈感情,让观众的耐心在“编剧是在侮辱我的智商吗?”的想法中,很快地被消磨殆尽。


还算让人欣慰的是,这部没有什么是《生化危机》的《生化危机》,最终还是因为用户评分和付费意愿过低,被网飞取消了第二季的制作计划。

虽然这个结局并不算皆大欢喜,但观众显然还是希望往后每个想涉足游戏改编影视的剧组,都能够吸取其中的教训,不要再把一盘看起来很美味,但尝起来味道不妙的作品,随随便便地盛给玩家。

这几部游戏改编剧集的失败,让人不免有些担心还在制作的《最后生还者》和《辐射》美剧。虽然前者的男主演员表示作品将忠实、公正地还原游戏原作,但何奈《最后生还者:第二幕》的编剧尼尔,已经在游戏里整了一个狠活,最近还爆出了剧组人员鼓励女主演员不去玩游戏原作的新闻,更让其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至于后者,从流传出的剧照来看,故事发生在33号避难所。这是各种官方文件中没有描述过的避难所,因此应该也是一部完全原创的剧集。


令人颇为感叹的是,这些游戏改编真人剧,凭借着IP本身的知名度,总能请到诸如亨利·卡维尔、奥托·巴瑟斯特、兰斯·莱迪克等,在观众口中颇有口碑的影视界成员来制作剧集,但这些看似强强联手的合作,却大部分都没有一个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结局。

从343 Industries跨媒体主管访谈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些改编剧集的负责人,其实非常明白影视和游戏是两种艺术形式,因此不能将其混为一谈的道理。游戏更注重体验和代入感,同时也强调社交元素,这与观看这种被动的体验方式,存在着直接冲突。

Wolfkill是343 Industries的跨媒体工作室负责人


可是,即使是充分明白这个改编作品最大的难点所在,想要克服这个困难,却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曾几何时,这些跨媒体大佬更倾向于选择观影时长和游戏纯剧情时长相差不算太大的电影形式,来展现故事。但很显然,他们忽视了游戏游玩过程中,普遍而大量存在的“录音磁带”“书籍信件”“街头对话”之类能够帮助玩家快速完善世界观的碎片文本,抑或说是这些碎片文本,很难毫不违和又不破坏故事节奏地,融入不太可能会暂停的电影中。


除非观众熟稔游戏世界的来龙去脉,不然没看过“看XXX电影前,你不得不知道的几件事”之类视频的普通观众和浅玩家,很难在极短时间内完全消化那些,随着电影情节发展每隔一段时间就抛出来的新概念。更常见的情况一般是思维在某个点忽然卡住,然后一脸懵地看完了整部电影——就像上数学课时只是弯腰捡了一支笔,然后你获得的数学知识就永远定格在了捡笔之前。

更别说充分了解世界观的粉丝群体了,他们只会有更多的精力来寻找电影中的“彩蛋”或是“漏洞”,只要作品稍微有点不符预期,就会在粉丝圈内掀起一阵“批判”潮。

从维基百科统计的游改电影票房和评分来看,位于游改电影票房前列的作品,没有一部观众好评超过了70%,最接近的《刺猬索尼克2》也只有69%,唯一一部好评在80%的游改电影《狼人游戏》,全球票房却不到100万美元。

维基百科统计的游改电影票房和评分


由此可见,对于影视制作者来说,纵然可以凭借着某个游戏IP的知名度,让作品的流量成绩不至于太难看,但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种种限制和玩家粉丝的严格要求,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就算做得再认真,也很难超越游戏本身。反倒是一点不慎,都可能背负起“毁原作”的骂名。

因此,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游戏,将影视改编的重点转向了电视剧集(包括电视剧和动画)。因为相比起电影,电视剧集更适合长线叙事,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用来展开世界观和塑造人物,而不必局限在两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长内,去匆匆结束一段看起来才刚刚起头的故事,这对观众来说也更加友好。

同时,电视剧集具有的这些特性,不仅拉低了每一位观众观看门槛,还降低的编剧难度,让更多能力良莠不齐的编剧和导演都能来这里掺一脚、试试水。

虽然同为“第九艺术”名号的竞争者,游戏在近些年来有成为“第九艺术正统”的迹象,但从上面那些电视剧组成员的发言中,我们依然可以隐隐感觉到,某些从业于其中的人员其实对游戏并不上心,甚至根本不会接触游戏。

对于像《猎魔人》这样有小说原著的作品,这部分人可能不会抗拒从小说中,寻找一些游戏未能展现的剧情来拍摄;而对于没有小说原著的作品,能够开拓不同受众群体的原创性改编,一般才他们的首要选择。


我们无法妄自揣测这是否是他们不熟悉游戏领域的一种具体表现,只知道在他们手上,即使有一款游戏改编项目,他们也会公开表明自己绝不会去涉足原版游戏,以避免游戏内容对自己的创作造成束缚——《光环》第一季确实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例子。

然后,这些改编者们会将之前制作电视剧集时的成功经验,熟练地套用在这些项目中,自喜于剧本里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的颠覆性情节,认为这样就能别开生面地讲述一个无论是不是游戏粉丝,都会为之惊叹的故事。

在这种风格下创作出来的影视作品,与其说是“改编作”,其实更像是“同人作”。

并不是说这样的改编风格就是错误的,一篇福布斯文章的观点就认为,像贝塞斯达的《辐射》这样的开放世界游戏,才最适合原创改编的游戏。因为,在这样的大世界下,有很多的角色和情节可供编剧挖掘,而不必拘泥在某个极具人气的游戏主角身上——严格说来,“辐射”系列游戏的主角本质上更贴合于玩家属性,而非其世界观下一个正常的角色——至于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就要等《辐射》剧集上映后才能知道答案了。


遗憾的是,《光环》《生化危机》并不是开放世界(《光环:无限》的开放世界还是算了),但编剧依然在挪用着“开放世界改编法”,通过自己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将形象已经基本完全固定的角色,强加上一些说不通的性格特质,以此来避免讲述和原作精神内核相同的故事。

像是摘了头盔的士官长,他不再可以能够满足任何一位观众的幻想,也就不再可以是概念上的任何一个人类;“黑化”的威斯克失去了大反派逼格的同时,作为配角的形象并没有变得更真实丰满;再加上观感并不好的剧情体验、理性说不通的行为逻辑……种种Debuff相加,才造就了低分游改剧的出现。

其中一部分粉丝追咬不放的问题,其实在作品上映前就已经引发了不满。但剧组一意孤行,并不接受玩家的意见,作为最大潜在观众群体的游戏粉丝无法被满足,自然也就不会对这些作品施与好脸色。


你给我想要的,我给你钱。这是市场交易理论上最现实,也最直接的成功途径。

可由于不可预测的变数太多,现实中的成功往往不会这么简单。所以,我们更加应该看到的是,这种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一直在僵持的矛盾情况,依旧要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在业界真正探索出一个游戏改编剧集的成功范式之前,这种矛盾得不到太好的解决——但它正在逐步改善,越来越多改编作品的制作方向,从电影转变成影视剧集,希望借更长的时间来讲述一个更加完整的故事,就是很好的证明。

截止到稿件完结,包括动画在内,已经确认的游改剧集接近有28部


电影、电视剧集、游戏,三者本质上虽属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仍然有许多共通点。虽然,无论哪一方都不能对其他两方尽数模仿,否则就会丢失掉自己的独特性,于时代的浪潮中逐渐消弭,但其实游戏界依然有电影化叙事,影视界也有游戏化表现的说法。这说明了三者存在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可能性,也说明了抗拒游戏原作的做法并不合时宜。

我们也希望,游戏改编产业的剧组成员们,能够尽快走出这个与原作对抗的思维误区,毕竟这种和粉丝愿望相悖的做法的最终结果,只有两败俱伤——剧组因为作品的失败而亏损,粉丝看到更多精良作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当然,这并不是指编剧和导演就一定得讨好玩家与粉丝,这是IP持有方才该去尽力做到的事情,而是在提醒他们,在玩家与粉丝这一层最显眼的标签之前,我们其实也只是普通的观众——我们最先想要得到满足的,也和最纯粹的观众一样,是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的影视作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