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翻录老磁带,翻出一盘肖雅的《是不是这样》,中唱上海公司1985年出版发行的。
在1985年那会,至少在上海这里,肖雅也是知名度蛮高的歌手,如果要提及“唱流行歌曲的上海本土歌手”,肖雅应该有一席之地,虽然她是唱越剧的,属于越剧演员。
提及肖雅,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肖亚。
肖亚那时候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一档叫作《市场旋律》节目的主持人。
还有另一位当时的上海本土歌手,肖霞。
在一档叶惠贤主持的电视栏目里,叶惠贤把这三位都请到了,同框出镜,还说了“我们上海文艺界有这样三位名字叫起来都一样的人”。
可能,大多人还是会记得叶惠贤的,当年“看电视”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娱乐方式,而作为“金牌司仪”的叶惠贤,说起来,想忘记都忘不了。只是,“用上海话念起来名字都一样的”这三位呢?还有多少人会记得她们?
我,会记得肖亚,因为,当年她给我亲笔回过一封信,给了我一份大姐姐一般的知心和温暖。
那会,虽然《市场旋律》是一档生活类节目,商品广告推介,也可以写信去点播歌曲,也可以求助求解,播音员会像心理医生一样解答疑难,疏导心理。两位栏目的主持人,“肖亚姐姐”和“高原哥哥”人设很好,尤其是在中学生之中,很受欢迎,就是知心朋友,就是哥哥姐姐的定位。
很多的人,不仅是成年人,也包括像当时的我那样的中学生,都写信去诉苦,生活的烦恼,人生的艰辛,感情的纠葛,前途的困惑,生命的失望。。。。。。我当时应该是上初一,日子并不顺利,生活并不愉快,现在来看,大概就是自闭症。
于是,我决定要述一述积压在我心中,无处可说的郁闷和悲伤。在“肖亚姐姐”还是“高原哥哥”的选择中,我还是选了“肖亚姐姐”。
给“肖亚姐姐”的信寄出后,我也没指望有回复。
而后,我就收到了肖亚的亲笔回信,她在信中开导我,鼓励我。她还在信中写到“可能你没有时间听到在节目里对你的回复”。是的,《市场旋律》上午9点播出的时候,我们正是上课时间。
肖亚寄出的只是一封回信,可是给予我的,有惊讶,有激动,有感恩,也有温暖。
所以,我一直记得“肖亚姐姐”,也一直很感谢她。
“高原哥哥”倒是出国后又回国,还经常出镜沪上的各档美食节目。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以前电台的那个“高原”。还是,这压根就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人。
倒是肖亚姐姐,没有在媒体上看到过她的消息,算算年龄,她如今应该是退休了的。
我,倒是真的一直记得她,感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