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在长江口横沙水域,“长江口2号”被整体打捞出水,实现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突破。
人类水下“探宝”的历史虽长,但中国水下考古从零开始走到今天不过三十余载。回望历史,你知道人类第一次的水下考古发生在何时吗?中国的水下考古是如何起步的?又发展出了哪些“硬核”科技?
(相关资料图)水下“寻宝”的基因
人类对水下“宝藏”的好奇和向往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期,从事采集海绵工作的人们就发现了水下沉船的存在。
之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探索沉船的脚步。相传,在意大利内米湖底,沉睡着由古罗马皇帝卡里米拉建造的两艘巨型商船。于是,他们分别在1446年确定了沉船位置,在1535年完成初步调查,最后于1895年由文物古董商进行打捞……直到1944年,沉船遗址被战争摧毁,这项“探宝”活动共历时约500年。
当时,人们对水下“寻宝”的态度如同英国地质学家查尔斯·莱伊尔在《地质学原理》中提到的:“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海洋聚集的人类艺术品和工业纪念品数量可能比大陆上任何一个时期保存的还要多。”
不过,与大众“寻宝”的性质不同,直到19世纪,西方的水下科考才正式展开。
1900年,希腊安提基希拉沉船被采绵人发现,据记载,其沉船时代为公元前1世纪。随后该沉船由雅典博物馆、希腊海军、潜水爱好者共同调查发掘,这成为历史上第一次由国家层面组织参与的水下考古活动。
同一时期,大量基于各类神话、传说的水下考古活动在世界各地开展。
相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丛林中有数千“水晶池”,这些水域可能是玛雅文明的圣池,当时的人们为了向雨水之神表达敬意,会将贵重的衣服首饰和财宝投入水中进行祭祀。
于是,1904—1907年间,美国驻尤卡坦领事汤姆森利用钢铁戽斗疏浚机和潜水设备对玛雅人的水下遗址进行了调查,最终发现大量的黄金、玉器、陶瓷、丝织品等。
到20世纪中叶,一系列水下科技的发展为“探宝”提供了更强大的物质保障。水下呼吸器、空气抽泥机、浮篮、水下电话、水下照明灯、水下摄影机等设备均已开始用于水下考古。
1960年,美国考古学家乔治·巴斯建立考古队,分别对土耳其拜占庭时期的两艘沉船遗址进行了发掘,这是第一次由考古学家将考古方法应用于水下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也标志着水下考古学的正式诞生。
不再被忽视的“宝藏”
在中国,水下考古的诞生则有着一个明确的“引线”。
1986年4月,荷兰的一家拍卖行内突然出现了大批精美的中国青花瓷。这不禁引起人们的疑问:这些瓷器来自哪里?为何有如此巨大的数量?又为何出现在了遥远的荷兰?
于是,陶瓷专家冯先铭、耿宝昌被中国国家文物局紧急派往荷兰了解情况。他们发现,这批青花瓷的来历并不简单。1985年,英国人迈克·哈彻在中国南海发现了一艘清乾隆年间的沉船,根据比对,拍卖中的瓷器均来自这艘船。
原来,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里,曾记载过1752年(乾隆十七年)冬,一艘名为“哥德瓦尔森”号的商船从广州开往阿姆斯特丹,并于16天之后沉没于南海。哈彻正是基于此,找到了这艘“哥德瓦尔森”号。
这让专家们感到,我国对水下文物的保护刻不容缓。于是,同年6月,一篇题为《我国陶瓷专家建议重视水下考古工作》的文章刊发于新华社的《参考清样》。之后,国家水下考古工作协调小组成立,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成立。
与此同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出现了。
1987年,英国人通过查阅史料,推测出一艘属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莱茵堡”号沉船在中国南海台山海域附近沉没,于是提出与我国进行合作打捞。随后,在广东省救捞局的配合下,英国的技术人员对相关海域进行了探测。
在经历了几天的探测无果后,探测仪中一个细小的突起引起了中方考古人员的注意。
在经过反复扫描确认后,中方负责人下令打捞。随后,工作人员在打捞上来的淤泥中,发现了一条长达1.72米的金腰带,这让在场的所有人惊呼起来,紧接着,木质甲板、陶瓷碎片……相继出现,中国海域年代最为久远的古代沉船“南海1号”就这样被发现了。
走向远海,迈入深海
事实上,我国的水下文物之丰富不容小觑。专家推测,仅在南海就有2000条以上的古代沉船,其中大部分是“海上丝绸之路”时期的商船。
然而,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一些专门对水下文物进行商业打捞的所谓“寻宝者”也开始对这些水下宝藏蠢蠢欲动。
例如,1996年,华光礁1号被我国渔民发现后,次年就遭到了非法盗掘,不法分子甚至利用炸药炸开沉船表面,沉船遗址也因此被严重破坏。
不过,在经历过1998年的试掘后,到200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对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编号测绘及鉴定保护。这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的工作水域已经由近海扩展到了远海海域。
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水下物探技术和相关设备才能完成。其中,深海考古的难度最大、成本最高。
而2018年4月,深海所利用“探索1号”科考船在西沙群岛的北礁海域开展了深海考古。母船及其搭载的“深海勇士”载人深潜器的扫测量超3000千亩,最大下潜深度达1003米,实现了在深海探测上的新突破。
除此之外,2007年“南海1号”率先采用沉箱整体打捞技术;2014年“中国考古01”考古专用船投入使用;2022年“长江口2号”综合运用无人艇、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等海洋物探设备开展水下调查……从近海勘探到远海发掘,从单一领域到技术融合,中国水下考古已逐渐成熟。
不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副教授赵东升认为,尽管我国的水下考古专门技术已比较完备,但在教育普及、人才培养、实验室创新、设备创新上仍有努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