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麦兆辉导演在荧屏年夜饭桌上奉送的一道小菜―《廉政风云》。它夹在一众油腻的贺岁档喜剧中间,看似“不合时宜”,但不可或缺。麦导当然清楚时下的行情:身处物欲横流的时代,又正逢脑满肠肥的季节。面对满桌诱惑,一旦欲念占了上风,“贪口一开”,吃相难看不说,免不了诸病缠身。索性,就试一筷素口的《廉政风云》,消脂解腻,清心养人,最好不过。
一、千头万绪:谁的苦果,谁的奶酪。
二、蛛丝马迹:财富的信号,权力的味道。
麦兆辉导演对侦缉类的电影,总有着特殊的情怀。麦导的父兄都是警察。所以出身警察世家的他对刑事题材自然多了一份敏感。也正是这份情怀和敏感塑造了多元化的陈敬慈:在业务上灵活,在人事上木讷。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
三、雾里看花: 自由与枷锁,坦诚与迷惑
案情线是主线,感情线为副线。彼此穿插,又不越界,麦导只有把握这个分寸,才能把故事讲好。陈敬慈在内,江雪儿在外。一动一静之中,会计师、理达公司、年代投资之间的蹊跷逐步浮现。做假账、洗黑钱、行贿,让一切案情走向了正轨。
四、拨云见日:心随境转,人鬼殊途
对于许植尧和陈敬慈的关系,电影一直是采用倒叙和插叙结合的方式展开的。因此,对于许植尧的举报案件,在观影过程中总会觉得有些突兀。直到最后,了解二人的少年、青年经历,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这部电影的收尾,很有些“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因果味道。中国人的老理儿:人不收你,天收你。冥冥之中这一套,也是“麦庄组合”的惯用伎俩。虽说有些玄学嫌疑,在评分上打了折扣,但善恶到头终有报的结局,总归是透着正气,观众们应当给予一些宽容。
当初,许植尧利用女儿去世的谎言博取了江雪儿的信任和同情,没想到最后却折在了女儿手里。从陈敬慈的一句“叶永强要死了”,观众大概也能猜出来两套滑雪衣的把戏,许植尧再一次找到了“替身”:陈敬慈是他在廉政公署的“替罪羊”,而叶永强则是他在滑雪场的“替死鬼”。两次转手,坑的都是自己的发小,如此“仗义”,也必然不得善终。
两小时的惊心动魄,几位大咖的辛勤汗水。这样一部反腐电影,为的就是宣传一些事,影响一些人:有些“老虎”,已经落网。还有些黑手,尚属未知。打铁还需自身硬,反腐永远在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求为何?廉以为己任。何其远兮?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