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又有一部新剧开播了:
由迅哥儿(周迅)和黄大厨(黄磊)主演,名字叫《小敏家》。
▲ 电视剧《小敏家》
光看海报就不难猜出,这个故事一定离不开这两个家庭。
果不其然,由这部新剧引发的一个热搜话题就是:
▲ 热搜
在现在的舆论氛围里,“原生家庭”逐渐被赋予了一种负面的形象。
可是,就像《小敏家》中的这段台词一样:
▲ 电视剧《小敏家》
有同样境遇的原生家庭成长下的孩子,也能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这或许和每个家庭背后,藏在几代人脑海中的深层理念有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家风”。
而苏东坡的成就,也和他的家风分不开。
戳视频关注视频号:意公子
#意公子连更100期《国宝很有戏》
▼▼▼
先说说出场人物:
曾祖父苏杲(音同稿),祖父苏序,父亲苏洵,儿子苏轼(苏东坡)。
曾祖父苏杲,是眉山苏家里最有影响力的一支。
所谓影响力,不是因为他们当官,也不是因为他们财产丰厚,这些都没有,他们只是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他们之所以影响力大,是因为他们淡泊、豁达、乐善好施的家风,为乡亲们所称道。
苏杲生了九个儿子,但是最后只活了一个,就是苏东坡的爷爷苏序。
▲ 苏序
苏杲临死的时候,他妻子问他,我们孤儿寡母,你不把孩子托付给兄弟吗?
苏杲说:“孩子如果有出息,即便不是我兄弟也会亲近他;如果他没出息,就是我的亲兄弟也会扔下他不管的。”
苏杲的这种性格延续到了他的儿子苏序,就是苏东坡的爷爷。
苏序天生就是一个乐观的人。毕竟九个兄弟就活了他一个,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生性乐观的人通常都很简单通透。苏洵对老爷子的印象就是:
个性简单,没什么架子,交朋友无论贵贱。
性简易,无威仪,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与人交,无贵贱皆得其欢心。见士大夫曲躬尽敬,人以为谄,及其见田父野老亦然,然后人不以为怪。
——苏洵《族谱后录下篇》
性简易,无威仪,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与人交,无贵贱皆得其欢心。见士大夫曲躬尽敬,人以为谄,及其见田父野老亦然,然后人不以为怪。
——苏洵《族谱后录下篇》
平等心,这是我认为苏东坡家风里最最重要的三个字。
别看这三个字很容易,但是要做到是很难很难的。
想想,当一个所有人都认为是权威的人出现的时候,我们能保持内心的平等心吗?
当我们看见比我们生活还苦的人出现,我们希望救助他们的时候,但凡动念说:我要帮助你,我是个救助者。那颗平等心还在吗?
但是这一点我觉得苏老爷子做得特别棒。
先说他对于不如他的人,是怎么保持平等心的。
他曾经卖掉了一些田地去接济一些挨饿的穷苦人, 注意,是卖掉,不是赠送。
等粮食丰收了,人们就把粮食和钱财拿回来要还他,他却说:我卖掉它们自有卖掉的道理,不是因为你们的原因。然后就拒不接受。
凶年尝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曰:“吾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卒不肯受。
——苏洵《族谱后录下篇》
凶年尝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曰:“吾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卒不肯受。
——苏洵《族谱后录下篇》
其实有的时候,救助者这个角色是很不对的,你救助我,本质上会我让我自然而然地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是要被接济的,你救助我某种意义上就是加深了“你高我低”,“我们不平等”的这种观念。
但苏老爷子的这两个举动,其实是把人拉回到平等的角色上来。
▲ 平等的关系
很不容易。
而且他对他儿子也很有平等心。
我们以前读《三字经》的时候有这么一句: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三字经》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三字经》
谁呢?是苏东坡的爸爸,也是苏序老爷子最小的一个儿子,苏洵。
▲ 苏洵
苏洵小时候可不好好读书,简直是个废柴青年。18岁的时候娶了当地首富的女儿,都成家立业了,还是不好好读书,孩子都生了,还不好好读书,妈妈都挂了,还是不好好读书。
而且苏家三个儿子,老二都中进士都当官了,要是平常家庭,肯定会天天对比,你看看你哥,再看看你!
但是苏老爷子没有。
别人都看不下去了,就一直跟老爷子说这事儿。你看老爷子说什么:吾儿是一个还需要让人担心不学习的人吗?
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苏轼《苏廷评行状》
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苏轼《苏廷评行状》
这是一句多么大的信任!要有多么大的平等心,才能放下对孩子的期待,不干涉、不评价,给予他如此巨大的空间去成长!
果不其然,苏洵继而奋起读书,而且还教他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读书,最后三个人都成了唐宋八大家里唯一的一家人。
我觉得这种性格是苏家骨子里代代流传的,简单、豁达、平等心。
这些性格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底色,就是爱。
后面我们讲苏东坡的原生家庭,你就会发现,他的人生是在一个极有爱的环境里长大的,所以他没有匮乏感,你想,对爱有匮乏感的人能全然给出爱吗?不会的。
如果缺爱,你给出的爱背后都会一种隐含的乞求:
我爱你,是因为希望你也爱我。
但真正内心对爱不匮乏的人,他的爱是自然溢出的,是不求回报的,所以才能有这样的平等心:我不谄媚权威,我也不求我帮助的人会来感激我,我甚至都不想让他们知道我在帮助他们。
▲ 苏东坡与友人
也因为我没有匮乏感,所以我能安住和满足当下,多余的钱,就给需要它的人,多余的田地,也分给需要它的人。
所以当我看到苏东坡的祖先们是如何处世为人的,我再看苏东坡的时候,我真的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 高祖积德,乃有此子。
▲ 苏东坡
这已经不单纯只是原生家庭,它甚至是好几代人,甚至已经是植入到血液里的东西。那是一种家风,是由祖祖辈辈以身作则,他们活出来的品质。
这些品质润物细无声地代代流传,最终,所有的人都会因为身上流着这样的血而感到无比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