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这一夜,真诚自然的张颂文不见了,却换上了“娱乐圈假笑” 环球今头条

白玉兰这一夜,真诚自然的张颂文不见了,却换上了“娱乐圈假笑” 环球今头条

近日,白玉兰奖揭晓,众望所归的《人世间》成最大赢家,它拿下包括最佳中国电视剧、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在内的五项大奖,尤其是雷佳音视帝的问鼎,更让这届白玉兰,充满了含金量。


(相关资料图)

不过,这次白玉兰上,镜头最多,自带流量最大的,却不是获奖演员和导演,而是一个连提名都没的演员:张颂文

前不久,张颂文没被提名白玉兰的消息曾上过热搜,吃瓜群众群情激奋,甚至有人将电话打到了官方。

但即便没有提名任何奖项,白玉兰还是邀请了张颂文参加,他的身份是颁奖嘉宾,而且是和导演毛卫宁一起,颁发最佳导演奖。

无论是红毯还是颁奖礼,张颂文全程都有参与。

导播老师也是很有默契,知道大家都喜欢张颂文,频频给张颂文送去镜头。

整个白玉兰,虽然没有张颂文的奖项,但他俨然成了这届白玉兰的代名词,更是有不少观众直言:没有张颂文,就不看白玉兰。

明明没有提名,却还在颁奖典礼上火出圈的,娱乐圈目前为止,可能就张颂文一人,但背后的原因和真相,其实挺令人扎心的。

1、

张颂文从影近30年,直到47岁才凭借《狂飙》有了知名度,在这之前,他一直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

虽然演过很多出色的文艺片和商业电影,但都没泛起过什么水花,直到《狂飙》上映之后,“卖鱼大佬”高启强的一生,被他演得活灵活现。

《狂飙》1月份开播,2月份收官,之后这半年时间,张颂文是全中国最红的演员,没有之一。

网络上,是关于他“老墨,我想吃鱼”的热梗;红毯上,是他一身白衣笑傲春风的身影,甚至官媒的采访,也被他刷屏。

张颂文之前从未想过,一个高启强的角色,能让自己火到这种程度。

连带着《狂飙》中的其他配角,也都一个个火了起来,饰演高启胜的苏小玎,代言起了页游;饰演疯驴子的王沛禄,开起了直播;饰演小五的武静丽,参加起了线下商演捞金。

尤其是饰演大嫂陈书婷的高叶,更是接下两位数代言,吸金程度堪比一线女星……

虽然他们的火,都是因为《狂飙》,但这功劳,至少有张颂文的一半。

可是恰恰相反,《狂飙》火了之后,虽然张颂文一直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他自己却十分谦虚低调。

商业代言合同找上门的时候,张颂文大多是婉言谢绝;流量媒体采访的时候,张颂文也都是婉拒;只有央视采访的时候,他谈及了拍摄《狂飙》的心路历程。

其他的商演和走穴,张颂文也不参与,当小演员这么多年,张颂文早就深谙娱乐圈的潜规则,他知道“藏拙”的道理,也知道风口浪尖一定要隐藏锋芒,不能太高调的铁律。

但即便如此,张颂文依旧没有逃脱流量追捧之下的刻意歪曲和过度解读,这一度让与他接触,以及他本人遭受无端的网暴,陷入了舆论的冰火两重天。

2、

张颂文大火之后,参与过一个重量级的颁奖典礼,那就是4月末举办的北影节。

北影节,张颂文虽然没有入围作品,是以评委的身份参加。

要知道,北京国际电影节,是娱乐圈的知名电影节,许多投资人和导演大咖都会来到现场,张颂文能成为评委,这本身代表着组委会对他演技的认可。

《狂飙》爆火后,张颂文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国际大型电影节,或许是张颂文性格就是如此,如果用两个词总结他的上影节之旅,番茄君觉得应该是:表现自然,真情流露。

为什么是这两个词?我们从他在北影节最受关注的三个肢体动作,就能看得出来。

第一个,是见到陈凯歌的反应。

张颂文虽然已经47岁,论年龄其实也不算小了,但论在娱乐圈的地位,他还无法与陈凯歌相提并论。

所以见到陈凯歌的时候,张颂文弯腰屈膝,先一步上去双手握手,而陈凯歌则单手插兜,伸出一只手示意张颂文。

随后,陈凯歌又一把将张颂文揽入怀中,并与儿子陈飞宇,演员章子怡一起合影,气氛融洽,两人还一度谈笑风生,显得关系很好。

陈凯歌今年70岁,张颂文比他小了一辈还多,所以这种恭敬的状态,算得上表现自然,不卑不亢。

第二个,是颁奖礼上,向陈凯歌推荐高叶。

高叶本是小演员,但张颂文和她关系一直很好,两人经常在社媒互动,而且在《狂飙》中又是饰演夫妻,所以私交很不错,看得出来是很好的朋友。

在北影节上,张颂文得到了陈凯歌的关照,以陈凯歌在娱乐圈的资源,他的作品中出现的演员,都是重量级的。

对张颂文来说,大可以极力向陈凯歌推荐自己,以后达成合作岂不是一桩美事。但张颂文反而向陈凯歌引荐了刚刚有点名气的高叶。

他知道,高叶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演员,只有尽可能多的寻找机会和资源,对她的职业发展才有好处。

而陈凯歌也回应了张颂文的推荐,与高叶交谈了几句,以后合作,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实,这样的引荐,是符合张颂文的一贯作风的,他一直都是个懂得感恩,珍惜友情的人,比较纯粹和赤忱,这种人格是装不出来的。

而站在高叶的角度,能获得这样的机会,自然也十分高兴。

北影节上的这一幕,是双赢的局面,也看得出张颂文有啥说啥,从不藏着掖着的真性情。

第三个,是颁奖礼期间泪洒现场。

北影节上,有一个致敬去世影人的环节,这里面有一个人,名叫赵玉德。

看到赵玉德照片的时候,张颂文情难自制,流下了男儿泪。

要知道,他与赵玉德有长达八年的合作,他的事业低谷期,是赵玉德陪伴度过的,两人情同手足,可没想到现如今他已经大火,曾经的经纪人却不见了。

2016年,赵玉德因病逝世,之后的每一年,张颂文都会在赵玉德的社媒下留言怀念。

赵玉德曾给张颂文留下一件黄色皮衣,每逢重大场合,张颂文都会穿在身上,《狂飙》中的一段飙车戏,他也穿着这件皮衣,可见张颂文对赵玉德感情之深。

看到昔日好友,张颂文泪如雨下,是真正的真情流露,这一幕也被摄影机精准捕捉了下来。

现在来看,这三个反应,都是张颂文的真实反应,没有刻意设计,也没有矫揉造作,只是按个时间,那个场景,就这么发生了。

而北影节上的张颂文,有笑有泪,有谈吐有文雅,有表情有行动,是个生动自然的“人”。

可这种“自然”,或许马上就要消失了。

因为北影节期间,一些自媒体和观众,利用这些场景和细节的错误解读,对张颂文以及他接触的人,进行了嘲弄和网暴。

张颂文躬身与陈凯歌握手,有人说他虚伪,看到大导演就使劲儿往上贴。

张颂文看见赵玉德哭泣,有人说他作秀,明知道摄影机在拍还哭,就是深谙博同情那一套。

甚至连陈凯歌,也因为张颂文卷入舆论漩涡,起因就是他跟张颂文握手的时候,单手插兜,显得高傲了。

但是,如果见到70岁的长辈,跟他握手难道不用两只手,不用躬身吗?这应该是最基本的礼仪吧。

见到好友去世,难道不会流泪、不会怀念吗?这是人之常情吧。

可就这些,依旧逃不过媒体的眼神,各种肢体细节被放大,赋予了它本就不该有的意义,甚至有不少人就靠一张握手的图片写起了“小作文”,将张颂文塑造成一个深谙娱乐场规则的虚伪之徒,其言语之犀利,分析之透彻,谁看了都可能会信三分。

3、

常言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张颂文要大火,他的一些肢体动作,势必会被放在聚光灯下,他的一些言语谈吐,势必会被方法解读。

这种事,不光发生在张颂文身上,也发生在其他明星身上。

但红了之后第一次参加北影节的张颂文,显然还没意识到这一点,他的真诚,成了别人赚取眼球的工具,他的自然,成了别有用心之人攫取利益的筹码。

对于北影节后的种种,张颂文从未回应。

但这次白玉兰颁奖礼上的张颂文,明显不一样了。

虽然张颂文依旧自带光环,上了舞台闪闪发光,人气也很高,但他不再像北影节那样,该笑的时候笑,该哭的时候哭,而是不苟言笑,时常一副严肃的表情。

因为严肃的表情,捕捉不到任何细节,也就没有办法进行进一步解读。

张颂文全程参加了颁奖礼,导播也深知张颂文的流量,几乎每一个重量级奖项,都会将镜头对准张颂文。

可张颂文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情绪支配下的笑容,而是标准的“娱乐圈假笑”。

他的笑容,看上去就像是精心设计过的一样,就连眼角的皱纹,嘴角的弧度,都那么标准,标准到看上去有些不自然。

不同于上次北影节上的交流、合影和打招呼,这次的张颂文,整个颁奖礼期间,都鲜有和人交流的场景。

或许,张颂文看过上次北影节之后曝出的负面舆论,他深知假如跟别人交流,可能又会多出许多被曲解的“故事”,不仅让自己深陷漩涡,还殃及他人。

他也知道,如果自己的脸上,有太多太过丰富的表情,又会被过度解读,导致不好的事情发生。

所以,这次张颂文变“聪明”了————他开始设防,开始刻意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再让自己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

流量过高,关注度过高,就是一把双刃剑,在这把双刃剑下,一旦无法平衡名声和表现之间的关系,天平便会被打破,反噬反而会到来。

这就是“人怕出名”的终极逻辑,显然经历了之前的那档子事,张颂文懂了。

镜头中茕茕孑立,老成持重的张颂文,与之前那个泪如雨下,交头接耳的张颂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人的改变,也仅需要两个来月这么简单。

其实这一切,不怪张颂文,要怪,就怪这个流量盛行的时代,怪那些为博流量毫无下限的媒体,怪流量为王的乱象。

张颂文,只是做了一个演员该做的,而现在大多数演员,在镜头前也不敢做真实的自己。

名声也是压力,一旦什么举动被错误解读,都可能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影响,这样的代价,张颂文承受不起。

这也是白玉兰这一夜,张颂文表现中所隐藏的——娱乐圈的扎心现实。

总结:怎么做才能让演员回归本真,在镜头前放下束缚,勇敢做自己,不再如履薄冰呢?

番茄君看来,有三个方面,至关重要。

其一,对演员来说,精进演技,永远是第一位的。

娱乐圈虽然是修罗场,但排名站位的逻辑很简单,就是实力。

谁实力强,谁就容易红,谁红了谁就获得更多资源和关注,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尤其在流量明星的时代过去后,戏骨们又爆发性火了起来,在这个节骨眼,演技才是硬通货。

所以,专注演技,专注业务能力,对演员来说总不会错。

其二,对观众来说,多关注表演和作品质量,少关注八卦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有很多是失真的,有的是经过刻意处理和引导的。

作为观众,可以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观察演员演技,体会作品质量,享受故事和表演,才是更高层次的享受和追求。

如果一味追求曲解的八卦和毫无营养的谣传,只会让自己失去鉴别的能力。

其三,对行业来说,提升媒体从业门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势在必行。

媒体,是个十分重要的行业,承载着传播信息和资讯的责任。

但有些人为了追求流量,随意杜撰新闻,传播谣言,以变现为底层目标。

张颂文这件事,就是因为媒体的捕风捉影和杜撰,才导致如此的后果,可见笔力如刀,真实信息传播的重要。

总之,张颂文的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做一个有自己观点、有能力判断真实情况、有自己思考力的观众;而精进演技,低调做人,高调演戏,也当是娱乐圈明星的生存法则。背后的原因和真相,其实挺令人扎心的。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淼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