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90后姑娘闯荡好莱坞,不炒作不立人设,靠什么征服资本?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大众内心都是把明星跟演员划等号的。

毕竟他/她们大多数都是依靠一些影视作品而成名的。

但近几年来,随着娱乐行业的发展,不少人已经开始将“演员”跟“明星”划分开了。

主要是因为现在圈子里有太多没什么演技,却靠卖人设、炒流量等手段而成名的“演员”,群众都认为称她们做“明星”比较合适。

这其实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很多人心里,其实还是认可有演技的演员的,而这点不仅仅是国内,在国外也一样。

而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位来自爱尔兰的90后姑娘闯荡好莱坞的经历,这位姑娘叫做西尔莎·罗南。

相信看到这个名字,不少童鞋的反应是:

何许人也?不认识。

这也难怪,对比其他90后的女星,比如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艾玛·沃森等等,西尔莎在国内的知名度是比较低的。

不过,在国内知名度低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位姑娘演不好电影,实际上她在国外热度并不低,大家不怎么认识她的原因只有一个。

她太低调了。

这妹纸跟很多明星的“基础操作”都不沾边。

炒作?

除了演的电影上映前后,曝光率低的雷人,也没有任何绯闻,戏外的话题什么的非常少。

立人设?

本来这姑娘要搞个敬业形象的人设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但她从来没有就是像布丽·拉尔森那样,发一些诸如“我对猫过敏,但我还是忍着过敏拍完了《惊奇队长》”的通稿。

看到这里,这女孩给人的感觉就是娱乐圈一股清流,但大家都懂,一般这种清流的结果,就是流进这个圈子,再流出去。

然而,西尔莎却还是在好莱坞站稳了阵脚,凭的是什么?

两个字,演技。

西尔莎于1994年出生在纽约,但她3岁的时候父母就带她回去爱尔兰了,小时候她也在爱尔兰的一些电视剧上有过演出,但她很明白,作为一个演员如果想要更大的发展,那势必要到更大的舞台上面表演。

到了2005年,好莱坞打算翻拍一部背景是近代的国外小说《赎罪》,拍摄地也是在国外,并为其中一个主要角色布里奥妮进行演员海选。

知道这事的西尔莎便想去为这角色试镜,但问题是,你当时才十二三岁,没家长陪同是不可能去国外的,而且要拿什么说服父母们特地带你去国外一趟?

总不能说,我想去试镜某某角色,或许我能成功吧?万一落选了呢?那岂不是费钱费力?

西尔莎就想了一个办法,她模仿着1920年代的国外口音说了一通台词,并把录音带寄给了《赎罪》的导演乔·怀特。

怀特在听了西尔莎的录音带后,对这位小女孩很感兴趣,于是就邀请她到伦敦来“面试”。

在见面以后,一开始乔很沮丧,因为西尔莎跟他想象中电影的角色不怎么符合,然而当西尔莎坐下来阅读他带来的剧本时,他却发现一件很神奇的事。

眼前这个小女孩,能做到的绝对不只是“能说”,她对艺术的理解,以及本身的表演技巧都非常有潜力。

结果,西尔莎成功拿到了布里奥妮这个角色。

《赎罪》于2007年上映,票房不错,在商业上获得成功,而西尔莎在里面的出色表现让她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当时她才14岁,她也是影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提名者之一。

《赎罪》是西尔莎敲开好莱坞大门的重要作品,她在里面的表演即使是业界内的同行也基本给出全部好评。

包括跟她同台的詹姆斯·麦卡沃伊(一美),在10年后的采访里谈到这部电影,都表示当初西尔莎的表演实在太令人印象深刻了,他很难想象当时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怎么能演到这个地步。

不过,西尔莎的演艺之路并不是说就此一帆风顺,大概是《赎罪》的起点太高,导致她接下来的作品反响虽然尚可,但再也没有掀起什么大风大浪。

但是,西尔莎并不是在混日子,她在这些片子里一直都在下苦功磨练自己的演技与经验。

到了2015年,当时已经21岁的西尔莎,凭借《布鲁克林》这片子,又让自己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之后的《伯德小姐》、《小妇人》等片子,彻底让她腾飞起来。

根据统计,26岁的西尔莎在电影里所获得的所有奖项提名合计是133项,其中有65项是获奖,而比较遗憾的是奥斯卡虽然是4提,但并没有拿到小金人。

不过大家也懂,要拿到小金人,除了演技以外,还牵涉到很多事儿。

不管怎么说,133项提名跟65次获奖,也可以看出西尔莎的实力有多硬了,而《时代》杂志更加是将她列为未来“好莱坞的领军人物”之一,《纽约时代》的评论家更是直接表示西尔莎是当今好莱坞最强的演员之一。

从西尔莎的经历来看,其实老赛更愿意称她为演员而非明星,她就好像是为演戏而生的一样,不像一些女明星那样靠后台,甚至不想去出演一些不需要演技的商业电影,单纯就是通过电影里的出色表演来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认可。

仅仅26岁的年纪,就已经达到这个成就,放在好莱坞90后的明星里面,也绝对属于价值最高的女演员之一了。

且看这位爱尔兰姑娘,今后又能否撑起好莱坞一片天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