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雪涛的武功秘籍,拳拳到肉|全球今热点

双雪涛的武功秘籍,拳拳到肉|全球今热点

在我的信息茧房里,双雪涛是当之无愧的流量明星,当红炸子鸡。我的信息茧房大致由一些文学爱好者、影迷、媒体记者编辑、文学期刊编辑等组成。由于双雪涛最近不断有电影、剧集、新书,让人感觉韩寒之后就是他了。当然俩人混的圈层不一样,韩寒由青春文学起步,逐渐跨界到商业电影序列;双雪涛归属于纯文学序列,却又得到包括影视剧在内的大众艺术的青睐与追捧——精英大众两不误,是更让人艳羡的个例。

《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一共分三部分:前两部分,一个是《人物》杂志的演讲;一个是“青葱计划”与导演编剧座谈,比较面向大众。第三部分主要是在各大文学期刊发表小说时配发的创作谈。双雪涛口才相当了得,谈兴很浓,比喻精妙,作风稳实,拳拳到肉。我记得第一次看他在一席的演讲,就是那种自诩为平平无奇的令人惊艳。


【资料图】

其文学生涯也令人拍案叫绝,但最厉害的还不是他入行之后,而在之前。我作为一个资深的文学爱好者,文艺中老年,对于他早年的文学启蒙,打一个粗俗的比方,“馋得口水流了一地”。他的文学启蒙完全可以打满分,不,120分,堪称一个平民子弟可能受到的最佳文学熏陶——别人还在摸爬阶段,他已经坐直梯上去金字塔,几乎没走冤枉路。建议望子成龙的家长,可以好好读一读《我的师承》。

简单拉一下时间线,双雪涛很小就跟人学了三年书法,还差点出国深造;小学一年级在一个女老师的鼓励下,爱上了背诵唐诗宋词,狂背了很多东西,古典的底子有了;

小学六年级,“金庸的所有小说,古龙的代表作,《福尔摩斯探案集》《基督山伯爵》《傲慢与偏见》《巴黎圣母院》,如此等等,大概都看了一些”,小说叙事的底子有了;

初中时期,阅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水浒传》,巴金王安忆,老舍冯骥才,还有赵树理孙犁邓一光赵本夫李佩甫莫言张贤亮,“还有杂书无数,陈寅恪,费孝通,黄仁宇,钱钟书”,现当代文学以及国学的底子又有了;

高中细读张爱玲,汪曾祺,白先勇,阿城,及先锋派诸子……妈呀,这底子打得太好了,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一个80后作家,双雪涛的读书看片趣味是60后、70后的,起码超前了十几年,我觉得这源于他青少年时期如七把叉般的文学饕餮。人生有两大至妙,少年老成,老而天真,这人绝对是吃文学压缩饼干长大的。

该书可以简单归入“创作谈”或“写作秘籍”之类。听一个广播节目说,读完这本书,“没有被祛魅,反而更赋魅了。”读完反而对作者更有了解的兴趣。这话说得一半赤诚,一半业余。创作谈一向就是最好看的文体,绝对是作家的加分项,何来祛魅之担忧?好比一个做椅子的,可以把做椅子的经过原原本本、绘声绘色讲给你听:木材从哪个林子砍伐的,怎么切削、打磨、固定,款式又是怎么设计的,这多带劲。这一类的书属于练家子的专利,一手的创作实践与阅读体验,很珍贵的,在国外早已是显学,在国内也蔚然成风。

国外的,我个人比较推崇E.M.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大江健三郎,库切等;国内有王安忆,格非,毕飞宇,这仨是最能讲的,随便支个摊,就能大摆龙门阵;去年出了个新军止庵,鲁迅、张爱玲研究专家,花甲之年写了一本文风扎实的处女作长篇,由学问家向小说界杀了个回马枪,也是一员猛将。同时,我也喜欢吉光片羽式的顿悟,比如哈金的,“小说从故事的中段开始写起”;还有龙冬,他是图书编辑,也写散文,写过一个什么写作军规,“一个作品必须改了六遍以上才能往外拿”,“一个在卧室里都系着风纪扣的作者是不可取的”(找不到原件,个别词语可能有出入),极言创作需要有袒露自我的勇气,其中有很多既精练又俏皮的玩意儿。我当时从网上下载了,打印出来细品。

买这本《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还闹了个笑话。春节刚过,我第一时间在网上下单。收到书,一个黑乎乎的纸盒透出里面白色的肌理,反复试了几下,倒不出来,不知道怎么打开。读书心切,索性沿着边线剪开,结果一本洁白的书掉下来,跟裸体似的,还好封面有点小画儿。这是我见过最夸张的腰封,没有之一——封套设计得像电暖风,裁成一条条的,特别密实。不知道为什么要做那样古怪的腰封?

别看这本书做成一个窄的小册子,又包裹得过于神秘、严实,其中“含金量”不低。给我的感觉双雪涛是偏于螳螂拳、铁砂掌之类,不是大开大合的,而是小快灵,非常质朴,不藏着掖着,但又典雅斯文。看似不发力,但极其肯下笨功夫,把自己的姿态放得低得不能再低,然后在粗粝的沙子里还你一个温暖的微笑那样。许多地方我也是边看边点头,恨不得抄下来,于我心有戚戚焉。

还有,双雪涛可太会阐释与自我阐释了,跟在这样的作家后面写评论,完全是狗尾续貂 ,我可以打住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