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导演统考叙事性作品写作备考: 看电影,学“塑造人物”

电影《教父》(第一部) 故事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两个各有特点的人物,一个是新教父迈克,一个是老教父维托·柯里昂。

影片采用双主角叙事样式, 维托·柯里昂与儿子迈克的主次差距并不是特别明显,故事讲述的是克里昂尼遇袭与迈克复仇的故事,用了相当的篇幅塑造了维托·柯里昂这一形象。可以说,维托·柯里昂丰满的性格是迈克人格的对照,作为新一代教父的迈克,正在成为维托·柯里昂的模样。而影片的主线也是迈克如何从一个不问家族事务的老实善良的军校毕业生逐渐成长为黑手党首领,通过迈克的“变”表达了社会批判的主题。

扁平化人物范例:维托·柯里昂

维托·柯里昂在影片中属于扁平化的人物,即其在叙事的开始与结束时性格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与一些电影次要角色的扁平化人物相比,作为主角之一的维托·柯里昂的性格有多个侧面,这些多个“侧面”是通过情节来不断展现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影片开始时的几个连续段落,即在女儿的婚礼上,维托·柯里昂不停地接见自己的老友和教子。面对富裕的殡仪馆老板为女儿报仇的请求,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但维托·柯里昂因为殡仪馆老板从不把自己当朋友而生气但又顾及情面只能勉强答应;面对老朋友面包店老板为女婿留在美国的请求,维托·柯里昂却爽快答应动用议员的关系去解决。这说明了对于维托·柯里昂来说,“朋友”的诚意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维托·柯里昂为人也受到人们的尊敬,没有地位的卢卡布拉西被邀请参加婚礼,只是为了表达对维托·柯里昂的祝贺,没有任何请求的卢卡布拉西反复地背诵他的说辞。当然,教子强尼的出现才让维托·柯里昂的形象塑造基本完成,曾经为了帮助强尼摆平乐队领班的“欺诈”,维托·柯里昂不惜以死亡威胁,而今同样为摆平强尼在电影公司所遇到的麻烦,维托·柯里昂先是以“无法拒绝的条件”与导演谈判,在遭到拒绝后,维托·柯里昂再次使用了死亡威胁。但是这次的死亡威胁是以血腥的场面进行表现的,当导演从睡梦中醒来时,他最心爱的马被割下了头颅塞到了被子里,而此时的导演也是浑身是血。这些情节都是在一天之内发生的,并且相当连贯,完全可以理解为维托·柯里昂性格的侧面(而不是性格的变化),注重朋友情谊尤其是对自己的教子百般呵护,但他也冷血暴力常常以死亡威胁达到目的,却又往往先礼后兵。

圆形人物范例:迈克

另一位主人公迈克在影片中则是圆形人物,即人物性格呈现于不断的变化中。同样是在影片开头的婚礼中,迈克向未婚妻凯介绍自己的家族成员时讲述了很多暴力的过往,这些事情让凯非常惊讶,而迈克很明确地说“这是我的家庭,不是我”,在这个时候迈克和自己的家庭是划清界限的,自觉排斥黑手党的种种行为。同样,在家族成员的眼中,迈克也是一个异类,是“大学生”而不是黑手党成员。然而随着父亲遇刺,迈克的性格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医院门口保护父亲免遭第二次暗算而被警长殴打之后,迈克在家族成员的嘲笑中主动请缨前往餐厅刺杀警长和索洛索。而在迈克接管家族事务之后,便彻底变成了一个黑手党领袖,不但彻底报复了刺杀哥哥山尼的黑手党,而且以肉体消灭的手段铲除与自己在“生意”上有纷争的对手。

影片中迈克的颠覆性变化批判了战后无序的美国社会,警察和议员成为黑手党的附庸,法院不能为弱者说话,在多个黑手党混战的美国社会,美国人所标榜的“自由”无从谈起。迈克的“变”是个体的进化,是弱肉强食的自然选择,如果不变就只有死路一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