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媚娘,朱七七娘亲,江湖第一美人,朱富贵和快活王一生的白月光

李媚娘,一个神奇的女人。

  • 在《武林外史》电视剧中,她的故事零星分布在40集,总出场时间不到1个小时,却惊艳了江湖。

    这个18年前去世的女人,有白静、王云梦两个女人终身羡慕嫉妒恨她;有朱富贵、柴玉关两个穷其一生爱她念她。

    01

  • 李媚娘,出身于渔家,自小跟随父母一同在江上打渔为生,8岁时,因为一次风浪,船翻,父母丧命。幸而朱富贵一家经过,朱富贵父亲救下了这个姑娘并带回府中。

    随着时光流淌,这个渔家姑娘,越长越美,面若桃李,顾盼生辉,已是江湖上公认的第一美人。

  • 在朱家,李媚娘与同龄朱富贵一同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在十三岁时,她与朱富贵已定下了婚约。

    如果后来柴玉关没有出现,那么媚娘的一生一定是富庶安定,幸福无忧的。但柴玉关就是那么突然就出现在了媚娘的世界。

    02

    天真善良的媚娘在追赶自己小猫时,在花丛当中发现了被沈天君(沈浪父亲)所伤的柴玉关。

    菩萨心肠如她,媚娘将柴玉关带回了家。

  • 她为柴玉关清理胳膊上的腐肉,为他第一次亲手做鞋子,为他不顾滂沱大雨去采莲子,为他在沈天君面前求情。

    不知不觉间媚娘为柴玉关做了很多事。而一向以卑鄙著称于世,抛妻弃子的柴玉关竟然对这个善良的姑娘动了真心。当他听到媚娘的愿望时,他说,他要为她建一座快活城,要为她建一座神仙居。彼时的媚娘,只当柴玉关的话语是玩笑。不曾想过,后来,他真为她建立了一座快活城,一座神仙居。

    而,媚娘也绝对没有想到,她所捡回的不止是一个伤者,更是一个宿命。她终因为自己的善良之举招来了终身横祸。

  • 03

    那天,她与她的富贵哥哥终于拜堂成亲了。

  • 洞房花烛夜,她头戴凤冠霞帔,美丽动人。等待着朱富贵到来,却未想到来人竟是醉意熏熏的柴玉关。

    他强迫了她。事后,他说要带她走。

    她泪水婆娑,摇头。

    他说他要杀了朱富贵。她求他饶过富贵哥哥。万般无奈之下,她想到了缓兵之计。

  • 她说,她要检验他的所谓真心,要求他找齐三件至宝,条件是不能杀人放火,不能坑蒙拐骗,只要集齐三件至宝,便可迎娶她过门。

    他应允了,并递给心爱女子一枚传家玉佩,上面刻着: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

    一场血雨腥风暂时压制,她保全了朱家18年的安宁。

    04

    事后,她发现竟然怀上了柴玉关的孩子。

    她一定想过轻生的,因为她是如此一个传统且善良的女子,朱富贵也一定劝阻了多次。

    然而,她最终还是生下了这个婴儿,并唤名:朱七七。朱是追随她夫君的姓;七七则是为了纪念柴玉关。

    七七满月宴席,朱富贵欣慰万分,从早到晚喝了很多酒,他想媚娘有了七七相伴,一定再不会轻生了。

    然而,日落黄昏,媚娘还是用一把匕首刺入了胸膛,结束了生命,并很残忍地留下遗书,表明七七真实身份。

    这个女子,终究用死来保全了两个男人。但随着媚娘的香消玉殒,一个疑问也悄然产生:媚娘到底爱朱富贵还是柴玉关?

    我的理解是媚娘确实爱上了魔头柴玉关。

    直接的证据有很多:比如,她当时收下了柴玉关的玉佩,并妥善保管,直到将它传给自己的女儿;她给自己的女儿起名为七七;她会本能地为柴玉关做很多事情,甚至一些她从未给朱富贵做过的事情,比如,缝制鞋子。她如果心里没有柴玉关,也不会有矛盾挣扎,直至无法释怀,而选择自尽。

    李媚娘对朱富贵的情感,更多是“义”,源于守诺。

    柴玉关曾经直接问过李媚娘,她爱朱富贵吗?

  • 李媚娘的回答是:她答应过朱大叔要嫁给富贵哥哥;从13岁开始,她就知道自己要嫁给富贵哥哥。如果她回答爱,那么柴玉关也行就没有那么多绮念了吧。但事实是,她对于朱富贵真的不是男女之情。

    05

    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爱上一个大魔头的故事并非独有李媚娘。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纪晓芙不是也爱上了“魔头”杨逍么,尽管她与武当殷梨亭早有婚约,而且与媚娘经历相似,她也被迫失身于杨逍。但不同的是,纪晓芙生下了女儿,并为自己的女儿冠名:杨不悔。

    媚娘其实并不是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而是她一贯而来的善良道义。

    虽然被迫失身于柴玉关,但她得保住朱家颜面。因为朱家并不是朱富贵的家,也是她从小长大的家。

    所以她最后的归宿是千年寒冰,她把自己永远地留在了朱家。就算柴玉关有天人能耐,也绝不能将她带走。

    而对于柴玉关来说,求而不得,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李媚娘终究成为了他念念不忘的白月光;

    而朱富贵则为她养大了自己的女儿,并将七七养育成为了最可爱的女孩子。

    这么看,媚娘无疑是人生赢家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