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不明白?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赢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目标。

周末看了一部印度电影《起跑线》,女权的《神秘巨星》,自由的《摔跤吧!爸爸》,信仰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当然还有《三傻大闹宝莱坞》。印度电影真的比印度电视剧好看。太多了。

这次打的《起跑线》和之前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不一样。虽然同样关注印度的教育问题,但这一次更贴近现实。在中国播出的时候,感觉更像是我们生活的反映。

服装店老板巴特拉想让女儿皮娅考入精英私塾,摆脱宿命,赢在起跑线上。他们努力让女儿考上私立学校,不惜举家搬到富人区。换车、换衣服、学说英语、参加上流社会派对等等。

当这些装富的方法都不奏效时,巴特拉一家又想到了装穷。他们装穷,住进贫民窟,好不容易拿到了“贫困生”的名额。

整部电影围绕着尽量不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展开,仿佛只要进了私立学校,她就真的赢在了起跑线上。然而,这种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皮娅的起跑线早已经确定。

邻居家的孩子不会因为皮娅不懂英语而不会和她一起玩,邻居们会因为巴特拉的舞蹈低俗而看不起他,学校会因为皮娅的父母是服装店的老板而认为皮娅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

也难怪巴特拉的家庭在上流社会如此格格不入。那么,在本片中,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中产服装店老板,如果女儿想进入私立精英学校,摆在他面前的门槛是多少?

一、专业背景是你的第一张名片

巴特拉家很有钱,可以随意搬到别墅区,可以轻松买到豪车,可以把各种奢侈品牌穿在身上,开的服装店在当地也算是商业大亨了区域。

但是,在上流社会的眼里,这些只是小生意,所以他们会因为巴特拉在街上跳舞而嘲笑巴特拉,不会因为他们会说英语而让他们的孩子与他们交流。

学校甚至会因为孩子的职业而决定不录取他们,因为在学校看来,服装店老板的孩子并没有接受好的职业。

这是上流社会的门槛,也是孩子的第一条起跑线。

2、学历是第二道门槛

公立学校出身的巴特拉一家,说英语拼尽全力,打扮也拼尽全力,但教育背景让他们的“有钱”标签还是那么格格不入。

因为,学校在招收孩子的时候,会根据孩子的父母所受的教育来决定是否录取。

3、制定规则的能力是第三道门槛

影片最后校长的反应是让巴特拉炸裂的主线。如果不是校长对巴特拉说的话,巴特拉最后也不会做一些为贫困公立学生发声的事情。

在这部电影中,校长是制定规则的人。虽然她也是侍女之女,但当了私立名校校长后,却忘本了。她忘记了利用自己的地位去帮助那些和她一样可怜的孩子。相反,她利用自己的地位牟取暴利。在她眼里,学校不再是教育的场所,而是创业的场所。

在贫富差距和阶级观念盛行的社会,你是制度的制定者,你才能为你的子孙后代打开大门。

所以,到头来,你还认为孩子的起跑线是上名校,学的比别人多吗?其实,真正的起跑线,从为人父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不过,比起让孩子进入私立精英学校作为起跑线,我觉得巴特拉的榜样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我不否认私立学校确实有很好的师资和环境,但是当公立学校变好了,公立学校的民工子弟也能说英语,两者真的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这个社会阶级思维。

希望这个社会永远不要再有起跑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