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复苏 实景剧本游迎“春天”

文旅复苏 实景剧本游迎“春天”

春回大地,北京各大景区热闹起来。记者走访发现,实景剧本游近日在年轻群体中走红,北海公园、颐和园、国子监等景区内,都有年轻人体验实景探秘。在业内看来,剧本杀与文旅的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观光式旅游的局限,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地域人文风情。但引流之后,如何真正留下游客,对游戏开发方和景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体验 跟着剧本深度逛景区

“第一次在景区玩实景探秘,太新奇了!”周末,小荣来到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专程体验最新的实景剧本游。与传统剧本杀不同,小荣无需与人组队,线上购买并在指定地点领取道具包,就能自助游玩,人均花费在60元左右。


【资料图】

“皇帝即将临雍讲学,负责生火取暖的颜冉却弄丢了辟雍大殿的地龙钥匙,需要在日落前找到钥匙……”在小程序点开剧本后,故事缓缓展开。

随着剧情推进,小荣一边解题一边游览景区。在最后一站,她根据线索找到了石碑上的“和”字,而这正是剧本想传达的思想。“第一次玩,感觉有些烧脑,但挺有趣的。”

小荣体验的剧本由名为“脚印智趣游”的平台所开发。目前,该平台已针对北海公园、颐和园、恭王府、玉渊潭公园等景区推出了16套剧本。“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用户主要是青年人和亲子家庭,他们对于文化内容的关注不亚于对娱乐的追求。”脚印智趣游创始人易峰说,为了挖掘文化价值,研发设计团队在实地考察和查阅史料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首个剧本用了一年才打磨出来。

新风向 沉浸式感受地域文化

从最早的桌面剧本杀,到如今的实景剧本游,剧本杀行业也开始尝试与文化旅游资源深度融合,让游客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去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

90后女生王玥,最近就在前门大街体验了一场实景剧本游。在名为“慢坐书局”的书店里,她和同伴换上民国服装,领取角色任务,随后在走街串巷中推理解谜,感受胡同肌理。演员们则分布在胡同里,与玩家展开互动。“和密闭空间里的剧本杀很不一样,像逛街一样,可以快乐地玩上几个钟头。”王玥说。

“游戏化互动、城市徒步、AR收集等不同形式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游客参与到历史故事中。”剧本游开发方介绍,他们希望借助这种数实融合的方式,让游客以新的方式,感受北京传统商街的魅力。

放眼全国,许多景区都在尝试开拓沉浸式的文旅新体验。开封清明上河园推出了《梦华录》同款IP实景剧本杀,玩家可化身剧中人物,进行游戏推理;西双版纳曼听公园推出了室外沉浸式剧本游《春欢千年婚约》,玩家化身勇敢的拯救者,与寨长斗智斗勇;四川达古冰川景区于今年初推出实景剧本杀《跨越达古冰川的等待》,讲述冰川的民间传说和民俗风情。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分析,将剧本杀融入文旅产品中,给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突破,能让游客的出游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新挑战 引流后还得留下游客

近几年,具备社交与解压属性的剧本杀行业实现了快速增长。有调研显示,剧本杀已成为中国消费者偏好的线下潮流娱乐方式前三名,仅次于看电影和运动健身。从市场规模来看,艾媒咨询预计,到2025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448.1亿元。

不过,快速发展的同时,剧本杀行业也出现内容雷同、鱼龙混杂等问题,少量剧本杀还出现了暴力、灵异、软色情等低俗内容,引发公众担忧。2022年,剧本杀行业就经历了一轮洗牌。

这一次,实景剧本游能否走得更远?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传统剧本杀,实景剧本游由于需要将真实的景观文物和历史知识融入剧本中,对经营者的文化素质要求更高,因此有着更高的准入门槛。但长期来看,随着经营主体增多,基于实景的剧本可能也会面临同质化的问题,需要在市场经历试错的过程中,结合当地文化要素不断创新和迭代,否则难以吸引回头客。

“有趣的剧本就几个,每个景区都有不同的特色,不能套用固定的模式。”有公司研发人员就透露,花费大量时间研发的剧本,曾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因市场效果不佳被下架。

同时,对于景区来说,通过实景剧本游引流之后,如何真正留下游客,优化游客体验,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如果只是将景区作为游戏场所,游客的热情也不会持续很久。

记者走访中就发现,有的剧本,玩家在游戏开始前无法在景区内领取道具包,在游玩过程中遇到相关困惑也难以直接求助景区工作人员。对此,文旅产融智库公司副理事长姜长城认为,景区可以设计配套业态,对软硬件设施进行相应调整,借力剧本杀IP和景区IP的双招牌,形成互通互融的新体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