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了电影《秋菊打官司》,很震撼,虽说有些地方令人忍俊不禁,但主要的观感还是影片中有许多值得人深思的内容。
张艺谋的电影艺术特征主要有四个,一是不依靠故事情节,更多的是构图色彩,他善于运用色彩去构建画面。二是采用直线叙事,讲究戏剧化,情节化以及传奇化。三是符号化人物,如男人专制性。四为民俗创造了带有大量的人造痕迹的伪民俗文化奇观。
《秋菊打官司》也不例外,例如,片中的小孩过满月,就带有夸张的意味,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大西北的认知,对影片的思考。该影片讲述的是:一根筋的秋菊因为村长打了丈夫这件事,不停地打官司,为的就是一个“理”字,最后,村长救了秋菊的命。却也被拘留。影片结尾,秋菊追着警笛声,望着警车远去的方向,茫然而失落。
对于影片中的人物,不管是倔强的秋菊,还是要面子却正义的村长,我们都没有资格去妄加评论,因为这就是他们的真实。他们有他们存在理由和价值。是是非非,对对错错,也就那么一回事了。
在这里,我仅以影片中的民俗文化浅谈一下我的理解与感受。
首先,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的一个小山村里,影片不仅还原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而且整体采用方言,突出了浓浓的乡村风情和乡土风味。作为大西北的一员,我感到很亲切,也很真实。
例如影片中的“我”说成“俄”,“人家村长”则说成“nia”,语气词“呢”发音为“ni”等等。这些方言让不会大西北方言的的人啼笑皆非,让土生土长的西北人产生不言而喻的优越感。而我在这种优越感下又多了一种无奈。在当今时代,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文化在慢慢的消失。许多人不愿意或者是不屑于学习方言。
在大多数现代人眼里“方言”是农村的代表,是落后的表现,即“不学也罢”,于是,放弃了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很茫然,我不知道该如何去保护方言,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习方言,继承方言,让千百年来的文化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而不会像四大文明古国一样停滞在历史当中。
说到影片的开场,就不得不惊叹大西北的宏大集会。集会可以说是西北的一种文化奇观。每隔一定时日,大家都把自家的东西拿到集会上去卖,俗称“赶集”,大家去集市上买东西或者是逛街,就叫“逛会”。
集会都是从这一头延伸到那一头,两边是商品,中间留出一条路,供人们逛或者挑选东西,一到中午,集会上摩肩接踵,好不热闹。在我的家乡,虽然有很多专门的商店,但我很庆幸,这种传统并没有消失,但同时,我也深深地担心,随着“城市化”的出现,它会不会面临铲除危险。
再来谈谈电影的主题曲吧﹗《秋菊打官司》采用的并不是悲伤或明快的现代曲,而是充满“西北风情”的秦腔,着让我感到很骄傲。
“秦腔”是大西北的特产,不似其他戏剧那样细腻柔情,而是采用“吼”的方式,唱出西北人的风情,唱出西北人的豪情,唱出西北人的个性。影片中的人物也体现了秦腔“吼”出的美。小时候去听秦腔,总是很排斥,觉得很吵,很闹,在看了《秋菊打官司》后,觉得秦腔吼的那一声,是那么多情,是那么酣畅淋漓,似发出了巨大的力量,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最后,我想说说着“娃”的事。“男孩女孩”似乎是影片的矛盾斗争的症结点。村长因为秋菊丈夫骂他生不出男娃而打伤了他,而秋菊和丈夫也一直担心生不出男娃。看来,无论是村长,还是秋菊,都跳不出“传宗接代”观念。
对于农村人来说,有了儿子,这个家庭具有了延续的希望,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嘛。我想这种封建思想不仅在大西北根深蒂固,在其他地方也存在吧。以这种落后的观念串成影片的线索,使整个故事演绎的生动真实,我们对大西北文化又更加印象深刻了。
这就是我对《秋菊打官司》中民俗文化的理解与感受,仅是影片中的一部分,但我想说,张艺谋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中有许许多多的文化民俗值得我们去挖掘,去感受,去深思。
总之,看完《秋菊打官司》,不觉然,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