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迪·莫库里,“皇后”乐队主唱,25岁成名,45岁早逝。这位舞台上光芒万丈、私生活放纵不羁,行事却低调神秘的人物,在突然辞世后留给世界太多的谜,直到他最亲密的朋友、担任过他十二年私人助理的彼得·弗里斯通在 《谁愿永生:弗雷迪·莫库里传》中和盘托出。
在和弗雷迪朝夕相处的十二年里,弗里斯通扮演了诸如服务生、管家、男仆、秘书、抄写员、保姆、“知心大姐”等众多角色。在弗里斯通笔下,弗雷迪作为一位摇滚歌手及一个男人的种种经历真实浮现,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可以说,《谁愿永生:弗雷迪·莫库里传》是一本写满回忆的日记本,一本十二年里的私人故事汇。它在西方被公认为是了解弗雷迪的最佳读本,一枚通往费雷迪·莫库里的最佳介质。
本期 局君带你读传记,我们将通过彼得·弗里斯通的文字,走进那些弗雷迪日常生活的点滴,勾勒出弗雷迪的真实轮廓。
(点击图片,即可购书)
《谁愿永生》
副标题:弗雷迪·莫库里传
作者: (英)彼得·弗里斯通 / 大卫·埃文斯
译者: 陈震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 2021.10
<本书序>
华丽背后,神之暗面
作者 | 陈震
弗雷迪·莫库里的故事,要从1946年9月5日说起。
那一天,在位于东部非洲的英属桑给巴尔岛,一个信仰古波斯传统宗教拜火教的波斯人后裔家庭里,一个男孩呱呱坠地。8岁时,他开始就读于印度的寄宿学校。17岁那年,由于桑给巴尔革命爆发,他跟随自他记事起就很少生活在一起的父母搬到英国定居,并逐步走上了音乐的道路。这个有着非同寻常的出身和成长经历的亚裔男孩,正是日后英国传奇乐队“皇后”的灵魂人物弗雷迪·莫库里。
拥有高亢璀璨的华丽音色,以及横跨四个八度宽广音域的弗雷迪自然是个天生的好歌手,而上天赋予他的不仅是一副好歌喉。会让许多人感到惊讶的是, “皇后”乐队最伟大的歌曲中竟然有一大部分是由弗雷迪包办了词曲创作!这其中就包括《波希米亚狂想曲》、《我们是冠军》、《杀手皇后》、《找个人来爱》、《那疯狂的小东西就是爱》等等。对于很多集毕生精力于创作的词曲作者而言,要是能写出一首这样的杰作即可感慨“不枉此生”,可对他而言,有些根本就是在短短几分钟内一挥而就,比如《那疯狂的小东西就是爱》便是并不擅长吉他的弗雷迪一次在吉他上弹了几分钟便谱写出来的。
除了惊人的音乐天赋和创作能力,作为摇滚乐史上第一个死于艾滋病的摇滚明星,弗雷迪的放荡不羁、低调神秘和英年早逝也为他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毫无疑问需要记录。
而当人们通过欣赏“皇后”乐队的演唱会视频,看到他那已然脸谱化的八字须和黑色短发,听到他那自由奔放的演唱,感受到他那驾驭数十万人的气场,也会禁不住去想,这个舞台上激情四溢的“皇后”,人前光芒万丈的“神”,日常生活中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关于他的轶事传说,多年来一些传记作家和乐评家已编造了太多。
有时候,当看到传记作家们用流畅漂亮的文字刻画出的诸多摇滚英雄形象时,我不禁怀疑,这真的就是那些摇滚明星的真面目吗?而他们笔下的弗雷迪,难道不是他们凭空想象甚至杜撰的吗?要知道,尽管大多数摇滚明星的生活都很高调,并善于炒作自己,弗雷迪却是个例外,他一生都在刻意远离公众,过着非常私人化的生活。他极少接受纸媒采访,上电视接受采访更是少之又少。除了看过他的演出,听过他的歌,那些传记作家和他从未有过交流,从未在一起生活过一天,从未看到过他见到的风景、交往过的男友、住过的房屋、养过的宠物、吃过的食物……这样的传记有太多的虚构色彩,美丽得不真实,又怎能让人们真正了解他?
读者们即将阅读的这一本弗雷迪传记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摇滚人物传记。它的作者彼得·弗里斯通并不是传记作家或乐评家,而是弗雷迪生前的私人助理,一个对其饱含深情的密友,一个“愿意为他做任何事”的男人。自1979年开始为弗雷迪工作时起,彼得和他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居住生活在一起、形影不离,为其打理一切所需,直至他最后入土为安方才离去;它并非遵循一般摇滚传记从出生到死亡的大事记,辅以过分煽情描述的传统套路写出。彼得所做的,是事无巨细地记录了自己陪伴弗雷迪度过的那些日日夜夜,以及弗雷迪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关于撰写这本书的初衷之一,彼得坦陈是肩负了“ 辟谣”的使命,他觉得自己有责任用最平实的语言,把一个真真切切的弗雷迪,一个和传记作家笔下的弗雷迪不一样的弗雷迪明明白白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他在书中写道:“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澄清一些荒谬古怪的流言。弗雷迪的生活总是被各种流言蜚语所围绕,而光是批驳其他弗雷迪传记中各种有意或无意的错误臆断和不实之词,就足够我写上满满一本书。可我不想做出这样一副咄咄逼人的学究姿态。在我看来,要想还世人一个真实的弗雷迪,最好的办法就是如实记下他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当然,彼得也在书中为我们描述了弗雷迪广为人知的“神”的一面,与此同时, 他力图褪下弗雷迪“神”的光环,还原弗雷迪不为人知的“人”的一面。
在彼得眼中,“弗雷迪是这个世界上个性最复杂的人物之一”。
彼得通过拼接起记忆中琐碎细腻的细节片断给出了答案——我不得不佩服彼得·弗里斯通的记忆力,多年之后,他仍然清清楚楚地记得关于弗雷迪的一切。曾经那些尽在彼得眼中的细节,诸如弗雷迪的衣食住行,舞台上及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他的每一次猎艳,每一次际遇,每一幕难忘的场景,每一个情人,每一个朋友,每一只猫,每一个家,拥有的每一样艺术品,去过的每一家餐厅和酒吧……从他的笔端缓缓地流出。他用笔尖述说着记忆,仿佛弗雷迪从抽象的符号中复活,穿过遥远的时空来到我们身边。通过这些彼得娓娓道来的细节,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弗雷迪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得以更深入地理解他的个性,他的音乐,他的为人,他的观念,他的嗜好,他的习惯……我们才得以“认识”一个有血有肉、与常人有别但又能为你我所理解的弗雷迪。
他习惯于放纵。他身边从不缺乏情人,可他还是不会停止去酒吧猎艳的脚步,因为他认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
他习惯于掌控。事业方面,无论是“皇后”乐队的录音、巡演、MV的创意还是封套设计,他都力求做到掌控和主导;人生方面,他更是力求掌控,而越接近死亡,他就越在意将自己的生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在他去世前两周,在意识到驻扎家门外的众多狗仔队不会再离开后,从未在病魔面前低过头的他毅然做出了自杀式的停药决定,原因是他感觉自己已成了一只失去自由的“囚鸟”。不自由,毋宁死。就这样,在生命快要走到尽头时,他最后一次掌控了自己的人生。不过控制欲再强的他也有服软的时候,当他去迈克尔·杰克逊家录音时,平均一天要抽40根烟的他却苦苦压抑着自己的烟瘾;当他到了自己的偶像——歌剧天后蒙茨克拉特·卡巴耶和摄影大师乔治·赫里尔等人面前时,更是性情大变,温顺得犹如一只小猫。
他习惯于专注。专注于音乐,用一生来做好这一件事,取舍和执著在弗雷迪的内心始终分明。他几乎从不开车,从不下厨,从不阅读,因为他认为这三样事情会让他从做音乐中分心;对于拍广告这个钱来得最快最容易的渠道,他也从不参与。书中就提到一家西班牙气泡酒品牌把100万美元广告费送上门来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拒绝;尽管从小就痴迷好莱坞老电影,一直有着演员梦,他还是选择放弃“触电”;而他泛滥的感情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音乐创作寻找灵感……自1987年复活节后得知自己染病一直到逝世前数月,弗雷迪从未在彼得这些身边人的面前表现出丝毫痛苦和忧愁的情绪,更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继续专注地投入到创作和录音中。在这数年的时间里,对自己罹患艾滋病一直严格保密的他一边要忍受外界铺天盖地的传言,一边要面对病魔对身体的摧残,波澜不惊的表面下,又有多少黯然心碎!
他习惯于给予。对于朋友的生日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纪念日,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到了那一天总会送出价值不菲的礼物;他对朋友的重视甚至超过了亲人,生前,他热衷于送他们各种礼物,死后,他亦留给了彼得、乔·法内利和吉姆·哈顿三个密友各50万英镑的巨款…….
他习惯于冲突。挑起冲突已经成为了一种需要,他好像时时刻刻都需要一场战斗来发动自己的小宇宙。他讨厌言听计从的人,所以他身边的人和朋友都是敢于和他唱反调的人,在他看来,只有争辩乃至冲突,才能让他看清事物的真相。在彼得的印象中,他的火爆脾气时常会一触即发,“他深知发火的好处。为了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会毫不犹豫地冲乐队其他成员或商业伙伴发飙”。此外,他认为争吵乃至肢体冲突带来的强烈情绪波动不但能打开他创作灵感的闸门,也能激发他在舞台上呈现出最棒的表演。
弗雷迪如花火一样燃烧,升到最高处,享尽最放浪的人生,看尽生命至艳的繁华,然后便熄灭在浩瀚的繁星中。而人们最想了解的华丽背后,神之暗面,不正是本书中描绘的诸多细节串成的么。
弗雷迪也许从未期许自己离世后,身边最亲近的人会以公开他秘密的方式寄托哀思。不过彼得清楚地知道,对于一个自己“爱慕和仰慕着”的对象,“我有责任尽可能真实地将弗雷迪作为一位艺术家以及作为一个男人的种种经历描述出来”。无论如何,对于一颗陨落的星辰,若能够被人们了解到它最真实的一面,集体回忆一下它最耀眼的瞬间,应该也是一桩幸事。
本书的中文版选择在弗雷迪离开这个世界整整二十周年时出版,也是对这位曾经“来过、看过、征服过”的摇滚巨星一次最好的缅怀。
注:本文内容为嘉宾独立观点,不代表建投书局客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书店活动,请关注▼
亲爱的读者
最近微信开始乱序推送公众号文章
为了避免错过后续活动推送
给我们打个星标⭐️吧~
点击公众号名称,进入公众号首页,
点击右上角菜单,
就可设为星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