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映电影《隐入尘烟》主题曲由伊朗作曲家创作,由此联想到伊朗电影《小鞋子》。《小鞋子》讲述一对小兄妹与鞋子的故事,尽管剧情简单,但把孩子的天真、善良、上进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获得五项国际大奖,入围奥斯卡,豆瓣评分达9.2分。看完两部电影,感觉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反映底层百姓生活,都是剧情简单,但却生动感人。看来一部好电影关键是要讲好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
伊朗导演也是按三幕剧结构讲故事。
影片开头是一个长镜头,一双粗糙的手,正在修补一双破烂不堪的红色鞋子。看门见山,点名题目,全剧围绕鞋子展开。接着便是主人公阿里的镜头,他坐在修鞋匠旁边,原来是为妹妹修鞋的。他带着修好的鞋去买大饼,买菜的时候要赊账,说明来自贫困家庭。进菜店前,把装在黑色塑料袋里的鞋子放在菜筐旁,却被收破烂的人无意拿走。他爬在地上四处寻找,打翻了菜筐,被菜老板赶跑。回到家里,妹妹萨拉反复问她的鞋子,因为明天上学要穿。妹妹要向爸爸告状,阿里制止,他不怕挨打,他知道爸爸没钱买鞋。但阿里会想办法,于是便开启了为妹妹鞋而努力的英雄之旅。影片建置部分完成,这种直奔主题的开头方式观众非常喜欢,因为电影就要快节奏。
展开部按照兄妹两人各自在学校里的行动,分成两条线推进。兄妹俩懂事,不给爸爸增添负担,两人共用一双鞋,在上学路上交换。从此以后,兄妹俩在狭窄的小巷里来回奔跑。妹妹穿着哥哥脏兮兮的球鞋,在同学们各式各样的女鞋中显得难堪,她极力把脚往后退缩。当妹妹发现了自己丢失的鞋子,便暗中跟踪,当和哥哥一起找上门的时候,发现是个盲人家庭,他们放弃了。哥哥因为等候妹妹换鞋,总是迟到,被校长抓住了三次,好在他学习优秀,代课老师担保,他可以继续走进课堂。或许是全家的善良,终于有了回报。别人送给爸爸一套修剪工具,阿里和爸爸走进富人区,挨家挨户敲门,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当阿里看见学校张贴的越野赛公告,他便把目光定格在第三名奖品,一双球鞋。阿里兴奋不已,他有了奋斗目标,就是要要争夺第三名,为妹妹换回一双鞋子。
最后结局部分,阿里在老师指导下加紧训练,终于夺得了第一名。影片里阿里穿着最破烂的鞋子,靠着顽强的意志力冲刺成功。当他被老师扶起的时候,还不忘问老师“是第三名吗?”听起来幽默搞笑,但把阿里急迫的心情表现的一览无余。阿里捧着冠军奖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全剧围绕鞋子展开,特写镜头几乎全给了鞋子,脏兮兮的鞋子,洗得雪白的鞋子,电视广告里的鞋子,商店橱窗里的鞋子,学校操场里的鞋子,比赛场上的鞋子,与片名和主题完全相融,一气呵成。电影时间短,故事要简单,但细节足够,所以人物刻画非常成功。
影片中有许多细节值得回味。洗得干干净净的鞋靠在墙上,晚上偏偏淋雨。阿里焦急地等待妹妹回来换鞋,妹妹把鞋掉进水里。这就是悬念设计。还有,爸爸不用寺院的糖块,妹妹找到自己的鞋却不说破,阿里善意的谎言。都反映了一家人的善良。
影片中的兄妹让人感动,他们眼睛里那种纯,他们善解人意的行动,值得拍手叫好。特别是小阿里表现出色,他有眼泪,更有坚强的意志力,他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不论是家庭,还是国家。
影片尽管反映贫民区的艰难生活,但感觉感到一片祥和,小巷狭窄,但却干净。大部分人物很和善,帮妹妹捞鞋子,帮盲人,富人区的老爷爷也舍得给工钱。好像和电视里看到的动荡不安不是一个地方。也好,这正是儿童电影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