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来自哥伦比亚,惊艳了整个柏林电影节,值得推荐给大家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佳片颇多。

这部名为《猴子》的电影因为出自哥伦比亚的原因,参加之前并不被人看好,最终却惊艳了整个柏林电影节。

与我们印象之中的哥伦比亚电影那种荒漠、丛林与远古仪式不同,它在不讨好西方观众的情况下,将人性以多纬度的方式进行了剖析讲解,最终给观众们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影片之中出现的主角只是一群青少年,他们与世隔绝,身为游击队接收着侏儒教官的严格指导。

每天,他们都学习武器操作与战斗技巧之中度过。

等到训练得差不多的时候,教官离开了,却留下了一个任务:看守一名会说英文的女人质,以及一头母牛。

这段情节颇有哥伦比亚电影风格,在令人发懵的仪式与山林之中逐步发展,并在母牛被杀掉之后,陷入了让观众根本无法预测进程的后续情节中。

当然了,如果纵观全片,倒是可以理解这电影的背景是一场正在发生的正邪战争。

青少年游击队们绑架了身为工程师的女人质,等到游击队的领导人自杀之后,接任者被权力冲昏了头脑,展开了肆意妄为的举动,致使整个队伍分崩离析。

其中有个游击队成员因为厌倦了战争与杀戮,并不愿意服从上级的错误命令而逃跑。

结果,哪怕他躲进了森林里,也没有能避开这场战争,最终迎来了昔日队友的追杀,并上演了一出几无生还可能的对抗大作战,并让奇迹发生,得以生还进入了现代社会。

这段描写十分的混乱,而好坏的模糊界限,也让观众有些云里雾里,等最终看完全片之后,却忍不住倒吸口凉气,暗叹两字:好片!

不过,哪怕观众看懂了这背景,也需要懂得这并非导演所要表达的内容。

于是,迷雾之中的山林与潜伏的危机,带给了《猴子》这部影片多重的可解读性。

这群少年在被侏儒教官训练的过程之中,逐渐形成了分工明确的大家庭组织。

哪个成员负责看守母牛,哪个成员负责追捕人质,都有着极为明确的分工。

等到意外发生之后,又有平时里极为霸道的成员出来接任了大权,然后肆意妄为逼走了另外一个成员。

这些内容都极具影射意义。

虽然这些青少年都是未成年,虽然接受了严格的训练,但本质上却依然是涉世未深的少年。

于是在严格遵循教官的残酷训练的同时,也在内心里萌生出了反叛与对抗的心理。

同时,他们身为青少年,自然有着对欲望与爱情的天然热衷,于是结合上叛逆心理之后,最终将整个队伍带入了暴力与无序状态。

年少无知,最终在雾气弥漫的山峦里,退化成了只具备动物野性的暴力与疯狂,将人性深处的黑暗与兽性暴露无遗。

也是在此处,让观众深切领会到了,为何这部电影被取名为《猴子》。

他们在山林之中慢慢变化,从孤立无援、彼此抱团求生的团队,变成了远离现代文明、并迷失了方向的猴子。

而关于影片之中的女人质,导演在她身上关于人性黑暗与复杂那方面的刻画同样精彩。

也就是说,这部哥伦比亚影片在人性的描写上,已进入了佳片范畴,并因此得到了柏林电影节上的各界好评。

同时,它在豆瓣上的评分依然不低,达到了该类型电影不容易达到的8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