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黎星:做每一部戏,我都希望它掷地有声

四海为家,四处跳舞,家的概念对于舞者来说似乎特别渺茫。

《大饭店》剧照

黎星

前两天,他刚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主演舞剧《沙湾往事》;这两天,他要将战场转到上海大剧院的《大饭店》;再过两天,他还要赶去江苏大剧院首演他导演兼主演的舞剧《红楼梦》……

这也代表了黎星身上两种角色的交织:一方面,他是《沙湾往事》《天路》等传统舞剧的男主角,是编导最喜欢起用的男舞者;另一方面,他又在《大饭店》《红楼梦》等作品里以导演的身份活跃,将他对舞台的种种追求,将脑海里天马行空的想象灌到舞台上。

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不管身份是舞者还是导演,黎星都希望倾尽能量,做到最好,“做每一部戏,我都希望它掷地有声。”

【对话】

黎星:首先从最实际来讲,我必须要睡觉,睡不着也要逼着自己躺在床上,体力不够,什么都扯淡。所以我逼着自己睡,有时候跳完舞很难入睡,因为大脑皮层在一个很兴奋的状态,需要用一两个小时让自己进入安静的状态。

作为演员,我常年还在演出,对身体的管理是科学的。但也觉得到了时候,是不是可以再做一点什么事情,对于舞台的理解能不能出新,能不能拿出一些不同的态度?舞蹈剧场《大饭店》是一种态度,《红楼梦》有别于传统舞剧的叙事逻辑,又是一种态度,你一定要去做,才会让观众不断在剧场看见新东西,看见舞蹈的可能性,然后愿意不停地走进来。

黎星:因为现在训练也科学了,导演也更知道如何去平衡创作和演员的身体,不会死磕。

其实毕了业就是黄金期,只是每个阶段不一样。25岁前是演员身体的黄金期,像《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小裁缝何俊波,身体技能太好了,可以“上天入地”,正是当打之年。25岁以后,是演员塑造和丰富舞台角色的成熟期。

真的到了这个年龄,你才知道什么叫做稳,你站在那里,可以气定神闲慢慢把头抬起来。那个稳,不光是人生经历的积累,还有上百场舞台演出的磨练。我28岁以后开始有那种状态了,这时候我要思考如何恢复到25岁的身体,以及每次上台的那种兴奋感。

《大饭店》里夫人的扮演者李倩,生完宝宝四年没跳舞,今年38岁。巡演到昆明,天气潮湿,食物是酸辣口,可能对她的胃刺激太大,演了一半,她下台直接吐了,根本支撑不住。两分钟后就要上台,她擦一擦嘴说不好意思,转身就上去了。

上半场最后一段叫“快乐星期天”,剧中最欢乐、最high的一段,放眼过去,一帮“奔四”的演员,我有点哭笑不得。为什么愿意坚持?舞台给了我们很多美好,如果不说年龄,你不会在表演过程中感受到。

做每一部戏,我都希望它掷地有声。无论我是导演还是演员,我都希望倾尽我的能量,让这个戏更好。

黎星:我从来没想过要转型导演,我的初衷就一点,我有太多想表达的东西了,可能和现在所有导演让我完成的内容不一样。

《红楼梦》我本来是不跳的。第一,江苏大剧院说你为什么不跳?你得跳,剧场有它的需求。其次,作为演员,碰到贾宝玉这样一个角色,如果具备那种敏锐度,你不会想放过,很难say no。

往后,我可能会把两个角色(舞者、导演)分得更清楚,把自己抽离出来,全心全意,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

黎星:这是我做《红楼梦》在思考的问题,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去做风格,后来我有点不想,《大饭店》《红楼梦》完全是两个风格,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新”够不够?

黎星:《舞蹈风暴》是我第一次走到剧场圈以外的地方。之前我一直说,我不参加任何综艺,不要拍戏,我就好好跳舞,在剧场待着。第二季找到我时,我也是拒绝的,我已经拒绝两次了。

我清楚记得,那天我来上海参加谢欣《九重奏》的首演,完了在舞蹈中心旁边的咖啡厅坐着聊,谢欣说也找她了,正在考虑。然后话题就变了,我们开始讨论剧场的环境,面临着什么,聊到我们的好朋友胡沈员,参加完第一季,他的《流浪》巡演一下子可以排很多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