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离婚连降三级,去世后肖永银为悼词犯难,邓小平拍板决定

2005年,一部名叫《亮剑》的电视剧火遍了大江南北。

李云龙和女护士田雨在战争年代的爱情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很多人认为,李云龙的原型是有着“王疯子”外号的开国中将王近山,田雨的原型则是他的原配夫人韩岫岩。

王近山曾官至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后因婚变被一掳到底,降为大校,逐出军队发配地方农场,十年后又重返军队。

而这位传奇将领本人的经历,比电视剧更加精彩传奇。

爱恨往事

王近山原名王文善,出生于1915年,父母都是湖北省红安县高桥许家田村的穷苦农民。

他十几岁就参军打仗,从普通士兵当起,一路升任连长、副师长、副司令员等职务。

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到烽火四起的淮海战役,王近山身先士卒、出生入死,以善打硬仗、恶仗而勇冠三军,屡建奇功,为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王近山回到了国内,先后出任公安部副部长和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硝烟散尽的和平年代对一个老兵,应该是异常珍贵的。

王近山本以为从此能过上安逸宁静的日子,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生最大的波折,才刚刚开始。

对这个戎马一生的将军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战场,而是来自他的情感世界。

王近山的结发妻子名叫韩岫岩,两人相识于神头岭战斗。

那时王近山在战斗中受了伤,住在129师治疗,恰好是韩岫岩负责护理。两人日久生情,在陈锡联将军的牵线搭桥下,成了一对志同道合的革命情侣。

婚后,两人生下了好几个孩子。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家里的争吵声也越来越激烈。

王近山喜欢跳交谊舞,妻子韩岫岩原本是他最好的舞伴。

但两人闹矛盾后,韩岫岩就不再陪他去跳舞了,又不放心别的女人陪她跳舞。她苦思冥想了很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把自己的亲妹妹韩秀容接到家里,陪王近山跳舞。

韩秀荣当时刚从大学毕业,性格活泼开朗,对自己的将军姐夫十分崇拜。

那段时间,王近山因为与韩岫岩闹别扭,身边也没个说心里话的人,心里十分苦闷。

年轻活泼的韩秀容,就像是沉闷的天空射进的一缕阳光,给他带来了光明和快乐。

可韩岫岩看到丈夫和妹妹一到周末就出双入对地去跳舞后,心里又开始变得不平衡,多次出言讥讽,并开始怀疑他们之间有不正当关系。

与此同时,她对王近山的行程控制地越来越严格。

不管他是去上班,还是去开会,韩岫岩都要严加盘问,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搞得全家上下心力交瘁。

到了最后,两个人之间的隔阂再也无法修补,终于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据王近山和韩岫岩的女儿王媛媛回忆,当时母亲采取了最极端的做法给自己讨公道:她发动亲友批判自己的丈夫和妹妹、去丈夫的单位找组织要说法,甚至跑去妇联维权,闹得家庭矛盾人尽皆知。

全家人在韩岫岩的发动下,很快对王近山和韩秀荣群起而攻之。

没过多久,韩秀荣被妇联的同志带走,发配到遥远的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家医院工作。

韩秀容走投无路,孤身一人带着沉重如山的“生活作风问题”档案,去了偏远的边疆,并在那里扎根成家,一呆就是几十年。

可是她的离开,不仅没能缓和王近山夫妇的矛盾,反而使事态迅速激化。

离婚案

愤怒的王近山觉得韩岫岩的行为太过偏激,一气之下提出了离婚。

韩岫岩更生气了,她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了组织身上。这个天真的女人认为,只要组织施加压力,就能使丈夫回心转意。

所以她一级级上访,一级级投诉。

本来夫妻间的争执,到最后居然“打到了”北京军区,最后甚至惊动了毛主席。

这种局面让好面子的王近山觉得颜面扫地、尊严尽失。

他直接将一纸“离婚诉讼状”送上了中央!

谁也没想到,这起离婚案居然直接轰动了全军甚至全国人民。

当时,有很多高级干部抛弃原配夫人的不当行为,惹得群众不满。党中央为了打击这种不良的生活作风,对一些人进行了严厉处分。

王近山刚好撞在了这个枪口上,被当成了当代“陈世美”。

事情发生后,很多老战友还有中央领导人都找他谈话,劝他冷静下来,不要离婚。

可是生性倔强的王近山铁了心,放话说:“我王近山明人不做暗事,离婚我铁定了,组织爱咋办就咋办!”

就这样,1964年初,这段从革命年代走来的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

而王近山最终也为他的倔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被撤销大军区副司令员职务,开除党籍,连降四级,分配到河南一个农场当了副厂长。

本一件普通的离婚案,最终搞成了震惊全国的大案: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被一桩说不清的绯闻搞得身败名裂,落下了一个“抛弃原配、勾搭小姨子”的坏名声!

在这场家庭伦理闹剧里,没有一个赢家。

1964年10月,王近山来到河南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工作,在那里一待就是好几年。

直到1969年,在老部下、时任南京军区参谋长肖永银的建议下,王近山给许世友写了一封信,忏悔了自己的过错,并恳请回部队工作。

不久之后,许世友面见毛泽东,向主席仗义执言:“主席,战争年代有两个人很能打仗,但他们俩现在的日子都不好过,一个是王近山,一个是刘志坚,恳请主席过问一下。”

在毛泽东的关怀下,王近山终于重回军界,到许世友任司令员的南京军区任副参谋长。

1969年7月,南京烈日炎炎。

在火车站的站台上,站着三位专门来迎接王近山的高级将领,他们分别是肖永银,尤太忠和吴仕宏。

当历经波折的王近山一手拎着一口旧皮箱,一手拎着三只老母鸡,满脸疲惫地从车厢中挤下来时,三位昔日的部将忍不住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一锤定音

王近山回到南京军区后不久,身体状况渐渐恶化。

1974 年11月份,他因大吐血不得不住进医院治疗,诊断后发现是是胃癌。

在弥留之际,神志不清的老将军还用微弱的声音问身边人:“敌人打到哪里了?我们谁在那里?”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在南京逝世,享年63岁。

王近山病逝于南京军区副参谋长任上,他的许多老部下、老战友都深感不平,他们觉得这一职位和老将军一生的赫赫战功不相称。

对于如何为王近山撰写悼词,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聂凤智一直踌躇不定。

思考了很久后,他对和王近山感情深厚的武汉军区副司令员肖永银说:“老肖,你最了解王近山,这悼词,别人搞不太合适,你搞搞吧!”

肖永银欣然从命,这也是他为老上级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在起草悼词时,肖永银几次提笔又下不了笔,他觉得给王近山写头衔时,那个“副”字实在太刺眼。

戎马半生、鼎鼎大名的的“疯子将军”王近山,怎么能由一个“副参谋长”就草草交待了一生呢?

他很想把这个“副”字直接划掉,可是又没有这个权力。

无奈之下,肖永银把问题上报给了邓小平。

很快,邓小平从北京打来了电话:“人已死了,不能下命令搞个名堂, 就叫顾问吧。”

对于这位昔日爱将的离世,邓小平也极为悲痛,言语中流露出深深的惋惜和遗憾。

次日,中央军委补发了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的任命同时,邓小平明确指示,王近山同志的后事按大军区领导规格办理。

按照这一指示,南京军区破格操办了王近山的丧事。

不久,邓小平又亲自交办开国上将宋任穷等同志,将王近山的骨灰从南京家中移送北京八宝山公墓国家高级领导同志灵堂安放。

1992年3月,军事科学院出版回忆王近山将军的文集,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书名——“一代战将”。

至此,历史终于为这位骁勇善战、功勋卓著但却命运多舛的一代名将作出了公正、客观的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