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四大帅是怎么来的?原来最初是学习苏联的产物

北影四大帅指的是上世纪5、60年代北京电影制片厂享誉全国的四大导演——水华、崔嵬、凌子风和成荫。

崔嵬执导《小兵张嘎》

四个人中,崔嵬最为年长,是1912年生人。他导演的影片充满激情,其电影风格就像他的为人一样“粗犷奔放、浓郁炽烈”。赵丹曾这样评价崔嵬:“得天独厚,可遇而不可求,是真正的中国气派。”崔嵬不仅执导过《青春之歌》《小兵张嘎》《北大荒人》《天山上的红花》《红雨》《山花》等故事片中的精品,更以《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洲》等作品为中国戏曲艺术片的探索作出了杰出贡献。

水华执导《伤逝》

比崔嵬小4岁的水华被北影人称为“可敬的水磨工”,在创作上一向以严谨细腻著称,从早期的《白毛女》到鼎盛时期的《林家铺子》《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再到后期的《伤逝》,他的影片保持了一贯的深沉含蓄、精致凝练的风格。他作品不多,但几乎每一部都是传世之作。

凌子风执导《狂》

凌子风与成荫同年,都出生在1917年。凌子风擅长拍摄名著改编电影,其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代表作有《红旗谱》《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狂》等。

成荫执导《西安事变》

成荫以拍摄擅长战争和历史题材而见长,他的作品具有史诗性和湖南性的特点,风格简洁明快、质朴无华,其执导的《钢铁战士》《南征北战》《停战以后》《西安事变》等无一不是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的经典之作。

那么,为什么这四位导演会被称作“四大帅”呢?这是因为北影曾经有四个创作集体,而这四位导演正是这四个创作集体的统帅。

北影厂标雕塑

所谓的创作集体是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产物。北影创建于1949年,是在接收了原国民党中央电影企业公司第三制片厂的基础上,从延安及东北抽调了一批文艺工作骨干组成的。建国初期,该厂无论哪方面都不及上影和东影(1955年更名为长影),与首都电影厂的地位极不相称。

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厂标雕塑

文化部电影局有心打造一个莫斯科电影制片厂那样的新北影,1954年,作为打造计划的第一步,电影局从各厂抽调人员组成了中国电影工作者实习团,由北影副厂长汪洋任团长、东影导演成荫任副团长。前往苏联学习。

两年后,实习团学成归国,全体人员悉数被留在北京创办新北影。新北影将仿照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建制,成立若干个创作集体,每个创作集体有固定的导演、摄影师、美工师和录音师,并由一位核心导演作为领头人。按照苏联人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仅能保证电影质量,也有助于提高影片产量,一个创作集体在一年之内可以完成多部影片,在上一部影片进入后期制作时,摄制组的大部分成员就能进行下一部影片的筹备和拍摄。前一批导演拍完三部影片后,就由后一批导演来接班,这样导演们也就有了足够的充电和体验生活的时间。

在这样的建制中,每个创作集体的核心导演是重中之重,他不仅是生产创作的领军人物,也是艺术上的绝对权威,承担着为电影厂打造品牌的重任。这对大导演云集的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来说并非一件难事,但对于人员本来就不齐整的北影来说却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电影局十分重视新北影的建设,决定提拔汪洋为厂长,全面负责创作集体的创建工作,而原来的厂长田方则以副厂长的身份被派去组建北影演员剧团。

走马上任的汪洋并不急于组建创作集体,而是先成立了三个固定的摄制组作为试水。第一组由水华带队,筹拍北影的重头戏《林家铺子》,第二组是刚刚拍完《生活的浪花》的摄制组,导演陈怀皑正在筹备一部名为《沧海一粟》的新片,第三组由李恩杰带队,拍摄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

金山自导自演《风暴》

这其中,唯有曾执导过《白毛女》《土地》的水华是汪洋心目中的核心导演,而陈怀皑这一组未来的领军人物,他看好的是时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的金山,当时金山已决定在北影自导自演《风暴》一片,至于李恩杰这组,汪洋考虑的人选是凌子风和成荫中的一个。

史东山

在北影论资排辈,最大牌的导演当属曾执导《八千里路云和月》和《新儿女英雄传》的史东山,其次就是《龙须沟》导演冼群和《新儿女英雄传》《吕梁英雄》联合导演之一的吕班,他们都来自解放前的国统区,经验丰富,不过史东山和冼群已经在1955年相继。再往下数,就该轮到史东山的徒弟郭维,郭维虽然年轻,但他的导演处子作《智取华山》不仅在国内备受欢迎,而且还获得了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和平奖,在同辈导演中风头正劲。

吕班和郭维

汪洋之所以没把吕班和郭维考虑在内,是因为吕班当时正热衷于和天津戏曲学校校长何迟一起搞“春天喜剧社”,并筹划创办天津电影制片厂。吕班是北影“天津帮”的老大,在他的带动下,同为天津人的郭维和谢添都有回天津大干一番喜剧事业的愿望。不幸的是,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现,吕班和郭维也因此离开北影,去了长影。

直到1958年年底,北影的四个创作集体才算尘埃落定,按照既定规划,第一集体领头人是水华,摄影师朱今明,美工师池宁,副导演有赵元、欧阳红樱等。

第二集体由于金山决定留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取而代之的是大明星崔嵬。崔嵬是放弃了中南文化局领导和中南网民艺术剧院院长的官职改当演员的,在接连主演了《宋景诗》和《海魂》之后,他以导演和演员的双重身份进入北影,以其在整个文艺界的威望,足以挑起创作集体领头人的大梁,这一集体的摄影师是聂晶,美工师是秦威,陈怀皑则甘愿做崔嵬的副手。

第三集体领头人最终定下了凌子风,摄影师为钱江,美工师为俞翼如。其实北影内部对凌子风颇有微词,这是因为他身为北影导演却还没在北影拍过一部戏,反而接连为上影拍了《金银滩》和《母亲》,但汪洋十分欣赏凌子风的才气,希望能对他委以重任。

作为《钢铁战士》和《南征北战》的导演,成荫有足够的资历担任第四集体的领头人,但他坚持将第四集体定名为青年摄制组,不设领头人,导演除了他之外,还有谢铁骊和史东山的儿子史大千等,摄影师为高洪涛,没有固定的美工师。

1959年的新中国10周年献礼片是北影创作集体成立后的首次亮相,水华的《林家铺子》、崔嵬的《青春之歌》、凌子风的《红旗谱》和成荫的《万水千山》(与八一厂合拍)集体出击,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令新北影一战成名。北影在迎来建厂以来第一个辉煌时期的同时,四大帅的名号也享誉大江南北。

到了60年代,北影的主力创作阵容除“四大帅”之外又增加了“二谢”,即执导了《暴风骤雨》《早春二月》的谢铁骊和《水上春秋》《洪湖赤卫队》《小铃铛》的导演谢添。

北影的创作集体一直延续到文革前,一些第四代导演中的佼佼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创作机制而成长起来,其中包括了第一集体的马秉煜,第二集体的黄健中,第三集体的王好为、霍庄以及第四集体的董克娜等。

1979年,崔嵬在拍完他最后一部影片《风雨里程》后,因肝病,67岁。

1984年,刚刚被87版电视剧《红楼梦》聘为艺术顾问的成荫在内部观摩国外电影《楢山节考》时突发心脏病,同样是67岁。

1984年,水华在执导最后一部作品《蓝色的花》时病倒,余下的部分由他的大弟子马秉煜完成。1995年,水华病故,75岁。

凌子风是四大帅中最长寿的一个,他活到了82岁,1999年因患肺病医治无效。四大帅的时代至此宣告落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