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电影缘:自嘲会是失败的导演

马尔克斯的电影缘

李丽

加西亚·马尔克斯年轻时也算是一名电影人,而他的三部代表作——《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和《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也跟电影撇不开关系。其中,享誉全球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曾被不少有心人看中,但最终还是没能拍成电影,原因竟是马尔克斯本人的刻意阻止。

曾有导演梦

马尔克斯做过导演梦。很少接受采访的他,在1987年接受《拉丁报》的采访时直言:“导演曾是我青年时代的梦想,但现在我必须说,我永远不会导演电影,因为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工作。我会是一个失败的导演。”

最爱下午场

加西亚·马尔克斯很喜欢看下午场电影。在他看来,下午三点的电影院像一座博物馆,两者都有一种冰冷的空气和葬礼般的寂静。

他曾描述:“下午三点是真正的电影工作者喜欢看电影的时刻。电影可能非常好,也可能一塌糊涂。这无关紧要。如果在街上有人对一位真正的电影工作者说某部电影糟糕得让人受不了,他一定会兴致勃勃地去看,好确认那部影片确实很糟。”

半个电影人

马尔克斯一生跟电影关系密切。他写过不少电影剧本,比如《俄狄浦斯市长》、《爱与群魔》、《寡妇蒙蒂尔》。年轻时候的他还演过一个谁也想不起来的小角色。在成为著名作家后,马尔克斯还做过新拉美电影节的主席。

  • 马尔克斯与黑泽明

    一旦搬上银幕,故事就大逊其色

    《百年孤独》

    将马尔克斯的名著《百年孤独》改编成电影,这是很多电影人的梦想。法国杂志《巴黎评论》曾问过马尔克斯:“是否有兴趣把《百年孤独》拍成电影?”对此,马尔克斯明确表示自己没有兴趣:“只要我能阻止,就不会发生。我喜欢在读者和作品之间保留一种私人关系。”他还透露,曾有不少想要改编《百年孤独》的人找上门,而为了吓退他们,他的经纪人开出了100万美元的高价,但等到对方咬咬牙想接受的时候,他们又把价格提到了300万美元。

    在马尔克斯的观念中,电影有时会破坏小说给予读者的想象空间。“比如《百年孤独》,我更希望读者继续想象书中的人物,同时创造我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我认为故事一旦被搬上银幕,它就会大逊其色,形象在强加给观众时会比书中的文字更有影响力,它会对观众说:‘不,请注意,人物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而是这样的!他有这个演员的面孔。’我认为这就完全破坏了小说的文学价值。”但,马尔克斯并没有阻止自己的其他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因此说到底,还是他对《百年孤独》怎么拍成电影缺乏信心。他曾说:“《百年孤独》那么长,变成电影会是什么样子?依我看,它会更像一部可以放映10年的电视连续剧,拍出来效果也会和小说完全不同。”而如果一定要拍成电影,黑泽明则是他心目中唯一的人选。马尔克斯生前跟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熟识,两人曾在1990年的新拉美电影节会面。但在那次见面的8年后,黑泽明就去世了,《百年孤独》电影版也就永成遗憾。

  • 《霍乱时期的爱情》电影海报

    要拍电影的话,先从书中走出来

    《霍乱时期的爱情》

    2007年公映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是目前根据马尔克斯小说改编的电影中最受瞩目的一部。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英国人迈克·内威尔,他曾执导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内威尔十分喜欢《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个故事:“它差不多囊括了人类从少不更事到鹤发鸡皮经历的所有事情。第一次读的时候,我能从中看到父母的影子,还有年轻时的自己。”但他没想到的是,要说服马尔克斯竟会那么艰难。

    制片人斯科特·斯坦多夫负责购买改编权的工作,他甚至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制片公司。后来,这位制片人回忆:“我们一直在坚持,整整一年,我们收到的回应全都是拒绝,感觉毫无希望。之后终于有一天,我们从马尔克斯那里得到了一个词—‘也许’。那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接下来我们又花了一年时间,来让马尔克斯相信我们对这本书的忠诚—我们将会毫无折中地遵循原著的本来面目,我们要制作一部伟大的电影!”

    到最后,斯坦多夫总共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来得到改编权,其间他甚至还写信给马尔克斯,声称自己会像书中的主角费洛伦蒂纳·阿里萨那样50年也不放弃,最终赢得马尔克斯的祝福,以300万美元的价格购得电影改编权。之后,斯坦多夫找来奥斯卡得奖编剧罗纳德·哈伍德操刀写剧本。

    从马尔克斯的角度而言,他刚开始不想答应,是因为不愿意将这个发生在南美洲的小说拱手让给一个完全讲英语的电影制作团队。他倒不是那么在乎“怎么改编”这回事,因此当制片人斯坦多夫和编剧哈伍德带着首稿剧本登门拜访,马尔克斯提出的意见令他们大跌眼镜—剧本太忠实原著!这位大文豪幽默地说:“如果要拍电影的话,你们需要从书中走出来。我想你们不是第一次听说‘改编’这个词。”这个回复令两位拜访者面面相觑,继而开怀大笑。

  • 《事先张扬的杀人事件》电影海报

    如果你真想拍,就别给我看剧本

    《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1987年公映的电影《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同样源自马尔克斯的同名著作,导演是弗朗西斯科·罗西。这位意大利名导擅长处理政治题材,在合作前就颇受马尔克斯赞赏,而对于自己信任的导演,马尔克斯是十分敢放手的。

    在弗朗西斯科·罗西亲手改编完剧本后,曾按照合同将剧本交给马尔克斯过目,但马尔克斯却回答:“如果你真想搞电影,就不要让我看剧本,否则我们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争论,就拍不成电影了。既然我愿意让你们写剧本,我最好还是不要看。”后来影片公映,影评人评价它相当忠实于原著,马尔克斯说:“我相信,影片一定不同寻常,因为罗西是个不同寻常的导演。”

    中国导演李少红也曾将《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进行“本土化”,拍成1992年公映的电影《血色清晨》。电影中,故事的发生地变成了中国农村。李少红本人曾回忆电影首次放映的场景:“故事里那些村民就站在一旁眼看着这个悲剧的发生,斧头砍下去的慢镜头把那种凶残放大了。无所谓受害者,在影片中没有人能从中获救……影片结束了,观众一点声音都没有,过了一会儿,他们的反应也把我吓坏了。”影片后来获得第14届法国南特三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球奖。

    其他被搬上银幕的作品

    《苦妓追忆录》/2011年/导演:卡尔森·亨宁——一个老记者为了庆祝自己的九十大寿,特地找了个14岁的处女过夜。少女被老鸨用了药,整夜昏睡不醒。老头看着身边少女的青春胴体,轻轻吻着她,温柔地看着她,还对她唱起了往日的情歌,最后他回忆起自己一生的买春经历……

  • 《苦妓回忆录》电影海报

    《没人写信给上校》/1999年/导演:奥图罗·利普斯坦—— 退休的老上校被承诺可领到一笔退休金,但这个承诺迟迟没有兑现。每个星期五,他都会穿着正式的西装,站在码头,等着领退休金的通知书。人们都清楚,他的等待是不会有结果的,而上校依然执著。面对太太似乎永无止境的询问:“我们要吃什么?”他终于给了一个隐忍了20年的答案……

  • 《没人写信给上校》电影海报

    作者:李丽 据《羊城晚报》

    García Márquez

    关注我们

    公众微信号 :our-marquez

    编辑微信:lyonen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