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电影《敦煌女儿》首发预告 匠心创作谱写沪剧电影发展新篇章_世界热头条

沪剧电影《敦煌女儿》首发预告  匠心创作谱写沪剧电影发展新篇章_世界热头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27日,由上海沪剧院、敦煌研究院、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新文化影业有限公司出品,滕俊杰导演执导,茅善玉领衔主演的沪剧电影《敦煌女儿》发布先导预告。该片以原创舞台剧《敦煌女儿》为蓝本进行创作拍摄,用电影的语言节奏和镜头表达,展现了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代学者守护敦煌文化,用毕生的潜心研究让敦煌文明走向世界的故事。

初心不改,一生守护构筑敦煌梦

在首发预告中,樊锦诗(茅善玉饰)手持手电照亮莫高窟,随即被洞中禅定佛陀的石像深深震撼,满怀激情的她与“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凌月刚饰)“三击掌”表明要守护敦煌的决心。一朝誓言、终身守护,樊锦诗含泪告别自己的孩子,与丈夫异地相守19年,独自扛过一场又一场沙尘暴,熬过一个又一个暗夜,扎根在茫茫大漠和黑暗的洞窟中,进行敦煌文化的保护研究和断代记录。随着时代发展,六十岁的樊锦诗顶着经济大潮的冲击,探寻出平衡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中间道路”,大胆构想建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激发了敦煌文化新生命。影片中,从青丝到华发,樊锦诗身体力行向观众传达“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以樊锦诗为代表的驻守敦煌的莫高窟人同样以坚韧不拔之姿,为我国敦煌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前敦煌研究院院长常书鸿因为偶然看到《敦煌石窟图录》,内心大为触动,毅然回国开启敦煌艺术研究事业,彼时他已经是一位在巴黎名声鹊起的艺术家;“大漠隐士”段文杰扎根大漠60载,从1946年开始对敦煌壁画进行抢救性复原临摹,工作期间共临摹壁画360多幅,同时对莫高窟洞窟进行全面编号,这一记录至今无人打破;考古学家彭金章与妻子樊锦诗异地相守多年,最后离开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武汉大学考古学专业,在事业巅峰期来到敦煌从零开始建立事业,7年里他带队对北区洞窟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让北区洞窟这块文化宝藏重见天日。

电影以樊锦诗为叙事主体,展现了时代发展中奔赴敦煌的知识分子们不畏艰苦、献身理想的精神,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才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局面,让敦煌学回归中国,也让敦煌文化在世界的舞台生熠熠生辉。

与时俱进,探索沪剧发展新角度

多年来,上海沪剧院一改沪剧“小儿小女小情调”的创作和演唱风格,转而投入宏大题材的创作,秉持着“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的准则,全方位输出沪剧的“上海气质”。原创沪剧《敦煌女儿》由茅善玉和团队历经十年潜心打磨,作为一部立足当下时代背景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敦煌女儿》以英雄楷模的全新形象给观众带来新时代、新沪剧的艺术审美。电影《敦煌女儿》则是在舞台剧的基础上再度打磨,力求符合电影的语言节奏和镜头表达,时隔多年终于在今朝走到观众面前。该片曾荣获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2022中美电影节最佳年度戏曲片和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优秀戏曲电影多项大奖,未经上映便获得诸多主流电影奖项的肯定,步入新时代,沪剧电影《敦煌女儿》的问世也标志着原创沪剧电影的发展迈向了又一个新台阶。

为了真实展现樊锦诗的敦煌足迹,茅善玉多年来数次深入敦煌体验生活,亲身感受过沙尘迎面打在脸上的疼痛,也亲眼见证过敦煌的壮美景象。“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到敦煌时的那种‘震撼’。穿过一望无际的戈壁,莫高窟神奇地出现在眼前。悠悠历史在这里流淌,尽管墙体已经发黑,但精美的壁画那么令人惊叹,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在,这也是世界性的文化艺术。”正是这样的切身体验,让茅善玉对樊锦诗的敦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触,才使其创作出一部打动人心的佳作。除此之外,团队还克服天气、环境等种种困难因素,深入大漠,去往敦煌研究院、三危山、九层楼、石窟等地进行拍摄,力求真实展现莫高窟壁画之美和几代敦煌人保护敦煌文化的初心。

沪剧电影《敦煌女儿》以“莫高精神”展“沪剧精神”,以匠心创作谱写沪剧发展新篇章,奏响沪剧发展的时代凯歌。2023年3月8日,沪剧电影《敦煌女儿》全国公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