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通报了四项重要考古成果,其中一项就是清涧寨沟遗址。清涧寨沟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解家沟镇寨沟村,是一处晚商时期的李家崖文化聚落。这处遗址虽然对于大众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它的发掘具有非常大的学术意义。
(相关资料图)清涧寨沟遗址是陕晋高原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遗存最为丰富的商代遗址,其中还包括了陕晋高原首次发现的商代晚期车马遗存。种种迹象表明,这应该是一个堪与晚商都城殷墟并立的商代方国。
那么,这个神秘的方国到底有哪些考古发现?它又是文献中的哪个国家呢?
出土的一件三足陶瓮揭示了李家崖与传说中的“鬼国”渊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陕晋高原位于黄河两岸的地区,出土了不少商周时代的青铜器,而又以山西省楼石县和陕西省绥德县、清涧县出土次数最多、数量较大,吸引了考古工作者的注意。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绥德、清涧进行了一次考古调查,其中就发现了一处商周时期的古城遗址。因为这座古城出土地位于清涧县高杰村镇李家崖村,故之后发现的相关文化遗址都被称为“李家崖文化”。寨沟遗址正位于李家崖遗址北偏东约37公里处。
李家崖古城整体呈现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495米、南北宽122-213米,总面积约6.7万余平方公里。因为雨水冲蚀和近代取土的破坏,大部分文化堆积残缺不全,遗物包括陶器、铜器、石器、骨器等,数量也不多。据统计,可复原的陶器仅40余件,石器、骨器各30余件,而出土和征集的铜器不到10件。最引人注意的则是宗庙遗址出土的一具石雕骷髅人像,残高45厘米、宽28厘米、厚11.2厘米,这是国内首次发现,也是国内发现先秦时期最大的石雕品,这座人像可能是象征灵魂的载体——灵牌、神主一类的标志物。
尽管李家崖文化是以李家崖遗址命名,但考古工作者也认为,李家崖古城并非是李家崖文化的都邑所在。而寨沟的出土,似乎向世人宣告,这里才是李家崖的都邑。那么,这个已经消失了的古国,在史书上是否有记录呢?李家崖遗址出土了几件三足陶瓮残片,在残口沿唇面上有三个符号,据学者考释,这三个字应该是“鬼”“且”“五”,其中这个“鬼”字,不禁让我们展开遐想,李家崖古国是否与历史记录的“鬼方”有关呢?
《封神演义》中被纣王杀的姜皇后原型是鬼侯之女
据说,鬼方早在上古时期就存在了。《大戴礼记·帝系》记录,五帝的颛顼有个后人叫陆终,他娶了鬼方氏公主女隤,生下樊(昆吾)、惠连(参胡)、篯(彭祖)、莱言(云郐人)、曹姓安与芈姓季连六子,季连就是楚国先祖。这个“女隤”的“隤”,又写作“隗”或“媿”,都来源于“鬼”字,并非指代公主的名字,而是来源周人以族姓称呼女性的习惯。不过,《帝系》只是战国时期流传的谱系,未必反映历史事实,信史记载的鬼方还要从商代开始。
商代一般将四方之国称为“方”,“鬼方”因此得名。所以,“鬼方”也就是商代人心中的“鬼国”。这当然不是说鬼方的族人都是鬼。甲骨文的“鬼”字像一个人身大头的怪物,这样的形象塑造自然是要与人进行区别。故商人称呼“鬼方”,一方面有轻蔑的色彩,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鬼方的强大,让商人有所忌惮。《周易·既济》记录:“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未济》则记录:“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高宗即商王武丁,他与鬼方战争竟长达三年之久。
从甲骨卜辞来看,商与鬼方的关系则比较融洽,有的记录商王关心鬼方安危,有的记录商王准备带领鬼方征伐,有的记录商王命鬼方前来参与祭祀,有的记录鬼方帮助商王捕获羌人,有的甚至记录鬼方有族人在商王廷担任小臣。
商朝后期因为商周的敌对,周人对鬼方开始征伐。古本《竹书纪年》记录,商王武乙三十五年时,周王季历攻打西落鬼戎,俘获二十位翟(狄)王。“鬼戎”可能就是鬼方部落,又被周人蔑称为“戎”或“狄”。但鬼方与商人也反目了。根据《战国策》,鬼侯有女儿美貌,献给商代末代国君纣王,纣王却认为她难看,下令把鬼侯剁为肉酱。《吕氏春秋》则说纣王杀了鬼侯的女儿,又下令把鬼侯制成肉干。这个故事也就是《封神演义》中纣王杀姜皇后的原型。
尽管周人消灭了商朝,却仍然没有令鬼方臣服。西周康王二十五年的青铜器小盂鼎,就记录了周人与鬼方一次剧烈的战争。这场大战中,周人捉拿了鬼方三位首领,斩首四千八百十二个,俘虏一万三千八十一人,并俘获车、马、牛、羊一批。这场战争可谓以鬼方大败告终。有学者推断,这场战争可能就是周人攻破鬼方都城,此后鬼方一蹶不振,史料中也基本不再提及,只有春秋前期一件青铜器梁伯戈提到“抑鬼方蛮”,之后“鬼方”就在史书中消失了。
“鬼族”建立的政权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尽管“鬼方”在史书上消失,但周代有不少鬼(隗、媿)姓国家,这些部族在周人看来,应该都是鬼方的后裔。2004年,山西绛县横水镇出土了西周倗国墓地,这是史书中阙载的一个小国家。其中最大的两座墓墓主分别是倗伯爯和他的夫人毕姬,毕国为姬姓国家,周文王子毕公高的封国,所以毕女称为毕姬。而根据西周中期的一件青铜器倗仲鼎记载,倗仲为毕媿制作了陪嫁的鼎。毕国为姬姓,所以毕媿应当是倗女,那么毕国自然就是媿姓了。
从出土青铜器来看,倗国已经实现了华夏化,与周代诸侯没有区别。大约在两周之际,倗国被强大的邻居晋国灭亡。与倗国类似的还有复国,西周晚期有一件青铜器复公子簋,是复国国君之子伯舍为姑姑邓孟媿做的一件嫁妆。邓国在今天湖北襄阳一带,则复国应该也在湖北、河南一带,春秋早中期还有复国青铜器,大约后来被楚国灭亡。此外还有一个公式国,有青铜器公式叔公式姬簋,记录了公式叔与公式姬为伯媿制作嫁妆,伯媿大概就是他们女儿,与父亲同姓。
这几个华夏化的鬼方后裔,实力都不太强,传世文献甚至都忽略了它们。不过,鬼方还有若干支被称为“赤狄”的后裔,则成为春秋华夏国家的心腹大患。春秋前期,因为北方天气的寒冷,赤狄开始展开对华夏的进攻,邢国、卫国都一度被赤狄所灭,《吕氏春秋》还说狄人吃了卫懿公,只留下一个肝脏。这当然只是个传说。
风头正盛的赤狄,甚至被周襄王拉拢联姻,但之后又勾结襄王弟子带,发兵驱逐襄王。之后,随着晋国的崛起,赤狄也由盛而衰。晋国先攻灭了东山皋落氏。此时赤狄最强盛的潞氏,本与晋国联姻,但执政酆舒被秦国怂恿,杀死晋国公主。这自然引来晋国的报复,潞氏灭亡,之后赤狄就变成一盘散沙,先是甲氏、留吁、铎辰在同年被灭亡,之后最后一个赤狄政权廧咎如也灭亡。“鬼族”建立的政权,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文/林屋公子(历史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