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受害人》编剧:想把人心的褶皱摊开

《不完美受害人》编剧:想把人心的褶皱摊开

日前,由杨阳执导,高璇、任宝茹担任编剧,周迅、刘奕君、林允领衔主演的剧集《不完美受害人》播出,目前豆瓣7.5分。

《不完美受害人》由一起第三方匿名报警的案件展开,讲述律师林阚接受嫌疑人成功委托,凭借职业素养和前置调查,推翻受害人赵寻的刑事指控。蒙受个人名誉崩塌、企业黑天鹅效应的被告成功为洗脱污名,由林阚代理,向赵寻发起损害名誉权的民事反诉。随着案情细节披露,赵寻被人肉、被网暴、工作失业、生活失序……在法定事实与内心的“客观事实”之间,林阚面临前所未有的职业伦理挑战。


(相关资料图)

编剧高璇、任宝茹在分享这部剧的创作心得时坦言:“我们想把人心的褶皱摊开,而不是只看表象。”

写一个人性“万花筒”的故事

《不完美受害人》导演杨阳说,去年4月某一天,她一口气读完这个剧本,第一时间就给高璇、任宝茹发信息,“向她们致敬,也遥远地向她们拥抱了一下”。杨阳说,一看到这个剧本,就明白这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一场必须要打的仗。“这样的事离我们很近,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它也不分国度,不分年代,是一个人类性的话题”。

高璇回忆,写这部剧的初衷,还要回到2018年、2019年。“开始写的时候没有这么多社会事件。这些年类似事件层出不穷,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职场中的性骚扰,还有家暴事件。当年的初衷现在得到了一个印证,写这个题材所涉及的众生是编剧的责任,也是使命”。

高璇和任宝茹想写一个人性“万花筒”的故事。“我们想通过一个‘灰色地带性侵事件’,来展现各种各样复杂的人性,表现这些人物的变化和成长”。

任宝茹回忆,她们在最早观测这类社会事件时,聊到自己年轻的时候都遭受过骚扰。“可能没有遭到真正切肤的伤害,当时也没有勇气去反抗。我们到现在都记得那个恶心,就像吞下一只苍蝇”。

“不光是女性,也有男生受到骚扰,这个戏更多是为弱者发声。”任宝茹说,她们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访谈过的女性或者弱者都遭遇过骚扰。“坚决当场拒绝做出反抗的不超过20%,有的可能变成了利益,接受了这种潜规则,并且为自己所用。剩下的一大部分就是我们,就是赵寻,用多年吞咽下去这一份恶心”。

《不完美受害人》中,赵寻、成功和林阚是3个关键角色。任宝茹提到,林阚是一个法律从业者,是一个很强大的人;成功也是一个资源和权力的“高位者”;而赵寻是职场新人,资历、资源和经验少,在职场里是相对“末位”的人。“这个故事围绕着3个人进行,体现了一个主题——弱者对强者的反抗,以及弱者的自省”。

高璇强调,这部剧里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过去和现在。她认为,在这样议题下设置绝对的黑和白,就浪费了这个题材。

“你从赵寻身上可以看到年轻人初入职场面对权威的恐惧,恐惧到不敢说或者不敢拒绝;林阚这样一个强大的人,依然无法面对自己被污名化的污点;像成功,他所有的错误犯在认知的误区上。我们不想提供绝对单一黑和白的人物,而是希望通过每个人物让观众照见自己,最终认识自己。”

深刻探讨人性中的权力欲望

杨阳和两位编剧一开始就建立了共识:《不完美受害人》不是“强情节剧”,而是“探讨剧”——表面上讲了一个揭开性侵害真相的故事,实际上是对人性中权力欲望的深刻探讨,主题直指人性深入。

在《不完美受害人》播出期间,赵寻这一角色受到很多观众讨论。她不同于以往影视剧中的受害人形象,她的迟疑、矛盾、纠结等情绪,恍若被置于显微镜下,清晰可见,残忍而真实。

高璇指出,前期采访时,她们就意识到“赵寻”这个角色很有典型性,她的遭遇所折射出的是一个“灰色地带观察室”。

“灰色地带观察室”既是职场,也是“熟人社会”,还有权力不对等的关系。“在这样一个状态中,侵害经常是被包装在别的东西下面的,而不是一个直接的暴力侵害。所以她第一反应不是强有力地直接拒绝和反抗,而是想后退一步,用不撕破脸的方式保全自己。”但事实是,“赵寻们”保全不了自己,步步后退,退到逃无可逃,在反反复复的纠结中跟自己打仗,最后变勇敢。

“赵寻确实是自相矛盾的,观众关于她的行为也会有争议。”任宝茹坦言,在赵寻自相矛盾的背后,她们想把人心的褶皱摊开,而不是只看表象。

这也给演员表演提出很大挑战,口头呈现出来“不是”,但是内心无时无刻不在展现“是”。编剧们希望观众体会她此刻的口是心非,是因为面对权威时恐惧让她无法说真话,而不要一味质疑“她为什么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高璇提到,写这部剧时,她们尤其不想把成功这个人写成“人渣”。“这样写没有意义,而且对男性群体也不公平,我们想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复杂男性”。

高璇和任宝茹经过讨论,定位了成功的问题、错误以及他的违法行为,不是出于人性之恶,而是出于认知差距和误区——“这个误区一方面是由于长期居高位凌驾他人之上,另外一方面就是这个社会给所谓的成功人士肆无忌惮的特权”。

任宝茹表示,她们把很多话题都写进剧中,就像“扔了无数的石头,在水里溅起一个一个涟漪”。她们希望通过《不完美受害人》引发讨论,供给人们一些客观理性的思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