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部《分手的决心》,让汤唯横扫整个国外电影界,一连拿下4影后。
但时至今日,提起汤唯最经典的作品,还是绕不过15年前的那部《色戒》。
可以说,汤唯,成也《色戒》,败也《色戒》。
当年《色戒》的成功,让汤唯从一个小透明一跃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电影女演员,但随之而来的,是她被迫沉寂好几年,几乎是“软封”的状态,各种非议也接踵而来,甚至直到今天,还有人拿这部电影来对她指指点点。
这是对汤唯的误解,也是对《色戒》最大的误解,毕竟作为一部经典电影,李安想让大家看的可不单单是“痴男怨女、爱恨情仇”这么简单。
王佳芝:一声“快走”,让几千年的父权结构瞬间瓦解
曾几何时,你是不是觉得王佳芝有点愚蠢?
因为一己私情,放走易先生,最后自己和同伴都丧了命。
这是很多人对王佳芝的不解,尤其是在上映的那一年,网络上对王佳芝的咒说铺天盖地,认为她为了自己的私情,耽误了一场伟大的刺杀。
就连李安自己,第一次看到小说结尾时,都觉得震惊。
“看到小说结尾,王佳芝叫易默成“快走”时,我觉得很震惊,我对张爱玲非常愤怒,她怎么可以这样写?我觉得这挺不像她的。”
所以当时李安并没有把它拍成电影的想法。
但仅仅是两三年以后,经过多次阅读,李安却转变了想法,他认为这是张爱玲最好的一部作品,并决定要将它影视化,而且要保留原著中结尾的设定。
到底是什么让李安转变呢?在一次对谈中,他曾提及过原因。
他表示,《色戒》的题材非常“大胆”,他本不愿意拍,又无法抗拒其吸引力。
尤其是结尾的设定,“这是用女性心理学来对抗父系社会,小小的一声‘快走’,把几千年父权结构的东西瞬间瓦解,那是小女子、情与爱、不道德的力量,却巨大到让我们深深反省。”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我们来结合电影剧情一起分析。
按常规主旋律叙事,人们总会倾向于看到一个叫王佳芝的女人,她忍辱负重、深明大义,不被敌人的花言巧语迷惑,然后在关键时刻眼含热泪给易先生致命一击,或者牺牲自己和易先生同归于尽,最终实现民族大义。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做这样的叙事,崇尚牺牲、大义。
但《色戒》却打破了这种叙事。
王佳芝从来不是什么革命烈女,她只是一个被父亲分手的孤女,无权无势,无依无靠,在一片混乱的时局下,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加入邝裕民的小组,也不是因为她懂什么救国大义,只是因为邝裕民是她唯一朦胧喜欢上的男人。
当邝裕民站在二楼向她招手“王佳芝,你上来啊”,那一刻独自站在舞台中央,犹如一颗浮萍的她,第一次觉得在滚滚的洪流中,有一个人在向自己伸手。
于是她心甘情愿参与了这场她并不感兴趣的计划,陪他们演拙劣的戏。
按以往电视剧的套路,作为正义的一方,邝裕民等人的形象本该是“正能量“的,但在这部电影里却一反常态,刻画了作为学生的邝裕民、梁润生等人幼稚懦弱的一面。
王佳芝则成了这场幼稚行动中的第一个牺牲者。
为了坐实麦太太的身份,王佳芝失去童贞,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随后易先生便离开香港,一切行动都白费,王佳芝的牺牲也变成了笑话,甚至被其他同学认为是“脏了”。
而当易先生再出现时,王佳芝又在邝裕民和老吴的要求下,再次扮起麦太太,被送进易先生家。
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王佳芝无法拒绝,只能变成一只“傀儡”,她内心真正想要什么,她的自我,不值一提。
鸽子蛋戒指:王佳芝第一次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东西
所以为什么王佳芝会爱被易先生吸引?恰恰因为他们才是同类。
一个出卖身体,一个出卖灵魂;
一个在父权和宏大叙事下,不断被牺牲,不知未来在哪;
一个做敌人的伥鬼,明知时日无多,终日惶惶不安如丧家之犬;
两人真正交心,是王佳芝为易先生唱《天涯歌女》的那场戏。
那里他们有一段对话,王佳芝对易先生说:“你叫我到这里来,是想让我当你的ji女。”
易先生的回答坦率得令人叫绝:“做这个,我比你懂。”
那一刻,可能是两人真正动情的瞬间,那是在利用与被利用之间生出的真情,原来,你也和我一样迷惘孤独,一样身不由己。
但可惜的是,作为男人,易先生至少可以暂时抓住权利和金钱。
而王佳芝,却什么也抓不住。
在电影的最后,邝裕民的虚伪、老吴的背叛,让王佳芝的心理防线不堪一击,为什么这些人如此冷漠虚伪?为什么她的人生,只有牺牲和利用?
所以为什么看到鸽子蛋,王佳芝会那么激动?
因为在那一刻,她终于拥有了一件属于自己的东西,再也不是只有无尽的牺牲和利用。
或许是这片刻的真情照亮了她灰暗的心,她决心分手那些宏大的 大义,只遵从自己内心真实的情与爱。
一声“快走”,放走易先生,毁掉整个暗杀计划,同伴纷纷逃命,她也清楚地知道,无论如何自己都将命不久矣。
但从珠宝店走出来的那一刻,王佳芝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愉悦,因为她终于在宏大叙事的禁锢下得到了一丝解脱。
这才是《色戒》真正经典的地方,在父权主导的叙事下,照见一个小女子的内心。
曾听过一期谈《色戒》的播客,里面讲:“我们的社会是父权结构的,张爱玲很女人很琐碎,麻将桌上讲的东西和我们看到的主旋律电影是很不一样的,这是她女人的观点,当女人不合作时,就像一个音符一样,整个结构瓦解了,真有摧枯拉朽之势。”
可能这也是李安改变原有的想法,并决定保留结尾的原因。
那一声“快走”,是王佳芝作为一个女人,她决定摧毁摆好的棋局,在临死之际摆脱被牺牲和利用的人生。
至少在那一刻,她解放了自己,获得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