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骗观众进影院,《燃冬》的宣发有多拼?

为了骗观众进影院,《燃冬》的宣发有多拼?

听说今年七夕,情侣们和《燃冬》都不太好过。情侣兴冲冲进影院结果沉默地走出来,而《燃冬》豆瓣也只有6.2分。

按理说,周冬雨配刘昊然,还加上屈楚萧,话题热度和票房都应该不差。但相比起《燃冬》的电影内容,这次电影外的话题却更为精彩,各大词条包括但不仅限于:燃冬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燃冬的影评比电影还精彩、燃冬的观后感区有多好笑……

《燃冬》甚至被网友评价是“七夕档的刺杀丘比特”。


(资料图)

说实话,这片对扒姐来说不算很烂,只是它无法打动我。另一方面是,看完之后也非常非常明白为什么观众会骂它烂。毕竟国内对文艺片的宣发总爱做一些“货不对板”的营销,最后观众遭罪,自己也没捞到什么好处。

【1】

陈哲艺是一名新加坡导演,曾被视为是亚洲的导演新星。然而如今《燃冬》的口碑是坏多于好,网友的毒舌观后感让评分直接掉到了6.2,是他四部长篇电影中最低分的一部,呈现了作为一个导演的水土不服。

看过《燃冬》的观众应该都有这么一个感觉:它并算不上是一部真正的爱情片。不然也不会有人说“一对对情侣从甜言蜜语,到面面相觑说着都啥玩意,到沉默,三人用嘴接冰块那段反而让观众倒吸一口凉气”。

《燃冬》的故事发生在延吉,整体并不复杂,刘昊然、周冬雨和屈楚萧分别所饰演的三个角色,他们的关系没有那么玄乎。

导演陈哲艺对于年轻人的情欲也不再表现得遮遮掩掩,看似是三人行的恋爱故事,实则讲述了三个受困的年轻人在忧虑心境、严寒清冷环境下互相依偎疗伤,对生存形态和内心如何自我救赎都进行着一种探索。

三个演员中,负评最多的恐怕就是刘昊然,尽管他以前路人缘一直都不错,但他此次的演技和关于“孤独感”的表现实在过于单薄,让他成为了清爽的反义词:“有些男演员就像初恋,一旦没有了少年感那跟死了有什么区别。”

反倒是屈楚萧真的让观众燃了起来,虽然《燃冬》屈楚萧并不发音。

陈哲艺说《燃冬》是写给当下年轻人的一封情书。

既然你都说是情书了,那七夕档涌进影院的情侣必然不少,甚至为了让大家觉得这就是通俗的爱情片,有些购票软件的宣传文案是:“遇到你,看到爱”、“很戳心,意难平”。

结果出来的口碑却是大翻车,一言难尽,还有人说周冬雨和刘昊然毫无CP感,两人合体的效果仿佛像化学实验室爆炸一样可怕。有不少人是为了刺探电影到底有多歹毒,烂得到底有多炸裂而去看。

网上影评也出了不少,如果真的对电影感兴趣,可以看。但千万不要因为好奇一部电影到底有多烂和有多歹毒从而走进影院,不然只会是花钱买罪受。

当然你看完可能会觉得其实它并没有网上说得那么烂,此片也可能会成为一部由于观众好奇有多烂所以票房上涨的电影,虽然目前看来,票房应该不会太高。谁都不想电影亏本,谁都想自己拍出的文艺片能成为出圈的黑马,获得更多的下沉观众。

问题是《燃冬》根本不算是一部通俗的爱情片,但宣传的时候却用尽了“三人行”这样的爱情片噱头,而且还是放在七夕档,把观众糊弄进去,结果货不对板自然会有骂声。

【2】

这样的宣发营销也不陌生,可以说陈哲艺是重蹈覆辙了毕赣的路。

当年,由毕赣编导,汤唯、黄觉、张艾嘉等人主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映,无论是电影还是噱头,它都是一部让观众充满期待的电影,预售票房甚至突破了1.5亿。

尽管如此,《地球最后的夜晚》最后还是口碑尽失。骂声并非源于电影到底有多沉闷或是烂,而是大部分人都是被诈骗宣传骗进了电影院。

那晚是跨年夜,首场的放映还设定了在12月31日的21:50分开场,这样一来电影结束就刚好是0时0分,然后大家就可以踏入新的一年。“观众可以与最重要的人一起度过一个最有仪式感的夜晚,一吻跨年。”

好一个“一吻跨年”的宣发,甚至还有跨年指南,宣称是地球最浪漫的“甜言蜜语”,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和市场的爆点。

观众纷纷购票等待着浪漫夜晚的来临,但结果就是很多观众都没看懂,而且过多的长镜头对他们来说也过于沉闷和催眠,成为了不能退票的夜晚,明明不是电影的受众,最后吐槽一番还要被说是看不懂文艺片。

“宣发敢这么玩,那就有被喷死的觉悟。现在的状况是被虚假营销蒙骗的无知观众,忍受寒风,牺牲睡眠,赶集式的在跨年这个节点观赏一部对他们来说莫名其妙的电影,他们花了钱,耗费了精力,看了一部烂电影,还被人侮辱说是审美低下”。

说白了观众是消费者,如果电影原本就是小众电影而并非是浪漫商业片,为了票房高从而进行错误营销,让非受众群体来看,那票房会像马里亚纳海沟式缩水也是必然。

对于文艺片来说,观众一直存在一种声音是“我看不懂”。这种声音其实只能说明,观众和这场电影真的不匹配,正如有人爱爆米花商业片,但也有人觉得这种爆米花片子无聊到让人发指,视觉疲劳,最后在电影院划手机。

难道文艺片真的是小众的吗,难道文艺片真的不能靠口碑出圈,让观众心甘情愿进电影院吗?也不是。

大家还记得2022年的《隐入尘烟》吗?这就是一部因为口碑优秀,所以最后逆天改命、票房大涨的现实主义题材文艺片,如果仅仅看简介估计并不会有多少人感兴趣,而且一开始电影的排片也极低。

电影成本在200万左右,上映60多天,票房却可以逆袭破亿,确实是属于小众文艺电影少有的奇迹,在扒姐看来,《隐入尘烟》已经做到了它能给出的朴实真挚。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西北底层民众的苦难乡村故事,马有铁和曹贵英被各自原生家庭抛弃,毫无存在感、苦命的两个小人物。但两人在耕种过程中却建立起了爱和对生命的感悟,并且过上了相知相守、相濡以沫的日子。

导演李睿珺自己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转变,在李睿珺镜头下,电影凝视了穷人的苦忍,我们也看到了更为残忍的底层农村现实,独特的乡土美学。

尽管全片没有明说生活的苦,但马有铁和曹贵英苦忍至善的生活诠释了什么叫“⿇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活只欺穷苦⼈,佛门只渡有钱⼈”。

他们被压迫被剥削被嘲讽,面对命运不公也无法逃脱框架,一直被困住,哪怕是那样的苦他们也还是保持着农民的那种至纯至善。然而,他们愈加善良,愈加被驯服,结局就显得现实愈加悲剧。尽管如此爱有尝试流向经历苦难之人,马有铁和曹贵英也曾过着相互扶持的日子。

但身体有缺陷的曹贵英跌入水渠时,她依旧没有得到村民的搭救,最终溺水死去,而他卖了所有粮食,把一切都交代齐了,也吃了那舍不得吃的鸡蛋。当马有铁选择解下劳苦了一辈子的驴,给它自由时,也正是他看见自己悲剧命运的互文。

马有铁骂驴“真是贱骨头,放你走都不会走”也是在骂自己,一种自我怒斥,因为他一生都在驯服,都在任人摆布、使唤,但他无力改变无力逃脱。隐藏结局是,马有铁喝下农药,绝望死去。

《隐入尘烟》其实只有海清算是较为知名的演员,所以从演员和题材的选择上来说,这部文艺片票房初期都是不被看好的。直到它的优秀被人看见,于是口口相传,甚至不少媒体都曾夸过它的真挚,甚至说《隐入尘烟》扯下了文艺电影营销的遮羞布,虽然最后它被隐入尘烟了。

“隐入尘烟最终隐入尘烟。”这是《隐入尘烟》下架后,被传播得最为广泛的一句话。

当然,要复刻《隐入尘烟》的出圈和成功并非易事,虽然票房高低和作品质量的好坏也并非是百分百对等,我们要讨论也不是这个对等话题。

票房低了片方会着急,这能理解,但最起码要诚实真诚地去宣传。如今的创作环境已经很艰难,宣发就更不该靠着某种噱头从而把观众骗进电影院,虚假式宣传,毕竟观众也没责任义务去帮某部电影的票房兜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