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感觉这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福建闽南的一座城市(有人说是厦门),高中生宋浩是西园中学的学霸,也是当仁不让的保送生。某一天,学校校长告诉他,他的保送名额给了他的好朋友,也是副市长的儿子李唐。
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宋浩的父亲,在建委工作的宋建飞二话不说就冲去找副市长,而宋浩也冲去李唐家里找李唐,结果由于混乱之中走错了地方,宋浩误伤了李唐的邻居万有良,这个事情被宋父和李唐看到。在得知万有良不治身亡之后,宋浩只身离家出走,一走就是十五年。
十五年后,宋浩因为母亲的过世,而重新回到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城市,等待他的又是怎么样的人生境遇?他和他的过往,应该做一个如何的了断呢?
故事其实特别简单,结构与内在矛盾也不复杂,一个关于救赎和悔过的故事。
这部《风平浪静》最大的优点是演员表演。
这部电影最终于的三个角色,分别是章宇扮演的主人公宋浩,宋佳扮演的女主宋浩的女同学潘晓霜,以及宋浩的父亲由王砚辉扮演的宋建飞。基本上这三位的表演都很到位,其中尤其以宋佳扮演的潘晓霜的表演最为出彩。如果宋浩是一块冰,那么宋佳扮演的潘晓霜就是一团火,这个角色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挽救宋浩,让他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人关心他,爱他,因此宋佳的在这里的演技就需要步步紧逼但是必须拿捏的到位,这需要一个演员从声台形表各方面都能够完全发挥。同时,由于宋浩在两人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在对手戏中宋佳几乎借不到力,所以表演中的着力点和发力都需要宋佳自己把控,能够演好还是不容易的。
王砚辉扮演的宋父算是本色出演,毕竟这几年王研辉的角色基本上都是什么不法商贩,贪官污吏,江湖骗子,杀人凶犯,总之就没有一个正面角色。而这里的宋父属于杀人凶犯和贪官污吏的结合体,这还不是信手拈来。
最后说说章宇。作为贯穿整个故事的主角,相对于上面两个人物,宋浩这个角色要更为复杂,因为他要随着故事剧情的进展而发生改变,从一开始的麻木,呆滞,到中期的沉静、放松,到最后的癫狂和爆发,这三段的表演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从电影中来看,我感觉不到这种转变,基本上三个段落的表演趋近于同质化。但是,这并不是章宇表演的问题,而是故事的台本本身就出现了问题。
顺着说表演,再来说说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逻辑和动机。
保送生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关系人生的大事,这种事怎么可能会如此简单的由校长来和学生直接告知而不做任何工作?如果学生一时接受不了,发生什么意外(电影里这种也是意外),要由谁来负责?正常的方式肯定是由校长和班主任先和家长来沟通,做通了家长的工作后再来安抚学生。这当中自然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博弈的内容,家长毕竟了解整个社会运行的方式,也了解如何为自己的孩子实现利益最大化。如果家长的工作做不通,这时候就会由单位出面来解决。而不是像电影里这样形如儿戏,嘴上说的是大事,结果做事如此草率。
宋浩的父亲宋建飞在建委工作,属于“体制”内部人员,从他可以随后有资格出任建委主任(正处级)来说,层级不会低,说明肯定已经摸爬滚打多年,因此儿子的保送名额被让给了副市长的儿子这种事,怎么可能会二话不说、火急火燎地去找副市长?另外,宋浩误伤人后,宋父的解决办法是过去补刀的做法也是幼稚到了极点,合着一个人犯法,你这样做还要再搭进去一个不成?
故事是一个好故事,可惜剧本没有写好,这就让演员们的表演效果打了折扣,因为人物的动机和逻辑本身就出现了偏差和问题。
整体上来说,《风平浪静》属于功过各半,喜忧参半类型的电影,评分6-7分之间。
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