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温瑞安那些被翻拍成影视作品的经典小说,《四大名捕》无疑是最具光环与影响的。年少成名的温瑞安在不到20岁的年纪,就写出了《四大名捕震关东》这样的佳作,甚至吸引到了前辈金庸的注意力。那时的温瑞安年少不羁,文字间也更见张扬与乖戾,那股懵懂少年野蛮生长的狂放与不羁,在字里行间中,将一个个人物刻画得绘声绘色。《四大名捕》自然也就成了温瑞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亦是影视领域经常被开发的武侠大IP之一。
随着《四大名捕》一次又一次地被翻拍,一批又一批的偶像实力派演员也在更新换代中,因为出演《四大名捕》而日渐翻红。温瑞安及其《四大名捕》,在影视市场和资本领域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也可见一斑。
当然,被翻拍成影视剧的温瑞安经典不单单只有《四大名捕》。《布衣神相》《杀人者唐斩》《惊艳一枪》《白衣方振眉》等也都曾登上过大银幕小荧屏。而《布衣神相》被翻拍的次数也仅次于《四大名捕》。
古龙、梁羽生、金庸离世后,有人曾表示“新武侠世界”也与观众渐行渐远了。事实则不然。尽管说由传统经典武侠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与较早之前对比,的确有所减少。但不难看到,由90后甚至00后新生代(网络)作家所打造的奇幻、玄幻小说,其核心依旧是武侠,仍然是对“新武侠”的延续。重要的是,在武侠IP改编依旧风生水起、风起云涌的今天,金庸、温瑞安等“新武侠宗师”的经典作品依旧炙手可热。以温瑞安大师为例,他的《四大名捕》《逆水寒》《布衣神相》等经典代表作,仍然是影视、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和焦点。尽管已66岁高龄,但在与新生代网络武侠玄幻奇幻作家争夺市场、观众的过程中,温瑞安依旧是鼻祖般的存在。
温瑞安的经典作品为什么会如此长盛不衰地成为影视市场追逐的对象?关键在于温瑞安对武侠的打造,对侠义的定义。
温瑞安的作品里,主要角色都有着一股侠气,一种侠义。这种侠气与侠义,不仅贯穿在温瑞安的整个作品中,也深深影响着那些模仿温瑞安的新生代网络作家的作品。
从文字世界中回归现实的温瑞安,也不失侠气,更勇担侠义。
温瑞安还自掏腰包举办了好几个以“武侠、侠气、侠义”为主题的奖项,目的是鼓励年轻作家继承武侠遗风、弘扬侠义精神。
“侠义精神”不仅存在于古代,更能适用于现代,这是温瑞安经典作品的特色之一。对此,他曾经总结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中者为情为义,侠之小者为友为邻。
现实生活中,当别人需要帮助时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就是“侠义精神”的体现。这种“侠义”,虽然小,甚至小到微不足道,却因为贴近生活、源于现实,而颇具共情力,也因此更能让人产生共鸣。结合当下,温瑞安对“侠义”的解读也更具积极的现实意义。在防疫一线,那些为国为民而搏命奋战的医护人员,就是“侠义精神”最好的践行者和诠释者。
这其实也是侠义的一种体现,不要纵容坏人,坚定维护自己的权益,让好人有好报,让坏人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