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温了一遍《少年包青天1》。
这是我儿时最为喜欢看的电视剧之一,虽说经常被悬疑的剧情,诡异的配乐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但还是欲罢不能,一边心有余悸,一边继续被故事吸引。
我想写写庞飞燕和公孙策。
因为这是很让我感到意难平的一对cp。
记得儿时看到第二部,当公孙策身边的人换成陆湘湘时,一直无法理解:飞燕究竟去哪里了?我天真地以为他们会结婚。
长大以后才懂,他们的故事不给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
庞飞燕,是庞太师的女儿。
当时的庞太师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飞燕被宠着长大,妥妥的刁蛮大小姐形象,所以首次在隐逸村出现的她,吵闹又任性,很多时候显得蛮不讲理,特别随心所欲。
而公孙策,是庐州府尹之子,他智慧过人,才貌双全,是有名的庐州才子,只是性格有些傲娇,处处想和包拯一决高下,却总是被压一头,颇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意思。
但与此同时,却也和包拯惺惺相惜,士为知己者死,愿意以命相护。
公孙策整个人站在那里,就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公子温润如玉。
所以,如此不搭调的两个人相遇,自然一开始就是满满的火药味。
庞飞燕那个时候还崇拜她的包大哥,处处吐槽公孙策是个小白脸,婆婆妈妈,没有她的包大哥厉害。
而公孙策这种才子,他必然在遇见飞燕之前,倾心的也不是这种吵吵闹闹的刁蛮大小姐。
最初,他们都发誓说,绝对不会喜欢对方。
但是,命运就是这么神奇,它让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相遇,相知,然后在相处中不知不觉,就互相走进心底。
究竟是从哪一刻开始变化的呢?
也许是从飞燕落水,公孙策给她做人工呼吸,后来被飞燕误认为是和包大哥的“一吻之盟”就有了端倪;
也许是在相国寺,两人被困森林,一向傲娇的公孙策竟然妥协给飞燕唱歌的时候,就开始心有涟漪;
也许是在来燕镇,飞燕两次救下公孙策,就注定他们之间的牵扯。
他们相识于年少,彼此都还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情窦初开,公孙策怀着满腔抱负,想着考状元,和心爱的人说话还会口是心非,而庞飞燕刁蛮任性的背后,也有自己作为小女儿的娇羞和懵懂。
同公孙策在一起的时候,庞飞燕真的在不断成长。
他们之间,渐渐从冤家路窄,变成打情骂俏。
庞飞燕笑着打趣说:“看你这傻头傻脑的样子,将来呀,必定被你倾心的人,玩于股掌之下。”
公孙策看了飞燕一样,低喃着说:“将来?现在已经是了。”
这句话,真的很甜呀。
只是,要是揉碎了看,糖里尽是玻璃渣。
飞燕和公孙策在一起的时候,少不得斗嘴吵架,看得人很欢乐。那时没发现,这种欢快的故事背后,其实是个悲剧。
庞府下人的一句话,早就已经一语道破飞燕的将来。
在第19集里,庞府的丫环说:“小姐,皇宫的轿子已经在门外等候了。”
飞燕忍不住埋怨道:“哎呀,又要去看皇上的画呀,我都快没有耐心了。”儿时看到这里,其实并未多想,还以为皇上就是单纯接飞燕一次次去赏画而已,毕竟飞燕的姐姐是皇妃。
如今再看,却感觉一切早就已经在冥冥之中写下了结局,让人无限唏嘘:飞燕和公孙策,注定只能是年少绮梦一场。
曾经沧海难为水。
最后的他们,都必将为自己的身世所累,无法续写后来的结局。
故事的结尾,庞飞燕问:“公孙策你什么时候去向我爹提亲啊?”
公孙策回:“等我考上状元再说吧。”《三侠五义》里,公孙策后来没有考上状元,他忠心耿耿辅佐包拯,而包拯的死对头恰恰就是庞太师。
看吧,少年总会长大,会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少女也多了很多身不由己,她作为太师的女儿,很多东西自己是不能选择的。
公孙策的这个承诺,像不像年少时的你,对着另外一个人许下海誓山盟,幻想着自己成为盖世英雄以后,再去迎娶你的紫霞仙子。而后来时光还是让你们渐行渐远,人不可能永远任性一辈子。
生活中的我们不能,公孙策不能,庞飞燕也不能。
最后,都不得不屈于现实。
你只能在多年以后,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感慨少年不识愁滋味,想起那个曾经给过过你全世界的人,他(她)并不那么好,也不那么优秀,但就是轻轻一笑,就能让你目不转睛,仿佛全世界的花都盛开了来。
你想着想着,突然也跟着笑了起来。
遗憾的是啊,你们后来没有在一起。
电视剧最后结局的画面,是主演一起立马夕阳。定格的这一刻,那个温润如玉的书生,鲜妍明媚的大小姐,也只能被定格在这一刻。
此后,可能就是山高路远,江湖朝堂之上的万里相聚。
这一切,终究都会散场,年少的绮梦会醒过来,然后发现彼此都不属于各自的世界,他们只能分开,把彼此放在心里。
看到某个人写了这样一段话,感慨万千,大概是这样:
也许在很多年以后,已过不惑的公孙大人,也会一个人静坐在开封府的高堂大院里,想起那段明媚的少年时光,那个明眸皓齿的伶俐少女。而在寂寥的汴梁深宫里,满地纷落的海棠染红了王妃的足屐。
彼此轻声呢喃出那个熟悉的名字,很陌生,很遥远,却也真实。只是,陪在身边的人却也在提醒你:浮生如梦,醒来皆是一场空。
我们,都是局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