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相声界万能捧哏,姜昆都得喊他“大爷”,为何没火?

笔者曾经写过近二十位相声界知名捧哏,从赵佩茹一直到侯振鹏,可谓“全面”又“普及”。

但是,好像还少一些捧哏没写,如果是一般的相声演员也就罢了,偏偏有那么一个捧哏还是一位“扫地僧”级别的捧哏大佬,赶紧补上一篇,以免让行家看笑话。

什么叫“扫地僧”?按照《天龙八部》中扫地僧的形象,我们可以将其特点概括为:“高深莫测,见证历史,深藏不露”,换在相声界,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功底深厚,长期活跃,名气不大”。

这位相声界的“扫地僧”就是郑健。

一、二十多岁就成名的青年才俊

郑健出生于1961年的天津,从小喜欢的是唱戏,十来岁时曾经去报考天津戏校,却由于政审不过关没进去。随后报考天津曲艺团也由于相同原因被拒,最后差点进了泥人张艺术馆学捏泥人,他有些不甘心,再次尝试报考天津曲艺团。

当“泥人张”给郑健发来录取通知书时,没想到天津曲艺团的录取通知书也到了,最后郑健还是选择了去天津曲艺团学相声,那天报道的小孩一共就俩人,另一位是他未来的搭档戴志诚。

郑健颇有相声天赋,口齿清楚,性格开朗,再加上名师指点,进步很快。不过,在天津曲艺团虽然呆的舒坦,却缺乏更大的平台。

在这个时候,同为天津老乡又年纪相仿的刘伟冯巩开始火了,他们通过参加相声大赛和春晚很早就成名了,天津曲艺团的哥们刘亚津也上了春晚。在当时参加春晚竞争还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冯巩建议郑健戴志诚他们也来北京,上春晚。

这样,戴志诚和郑健就一起到了北京,住进马季的家里。1988年春晚上,刘伟、冯巩、戴志诚、郑健和牛振华等人一起合说了一大段相声《求全责备》。

两年后,戴志诚和郑健凭借一段《二重唱》再次登上1990年的春晚。如果说之前上春晚他们俩是借了老乡的东风,这次他们俩那是全凭自己的能力和作品敲开了春晚大门。

但是,这个原长度有二十多分钟的相声在春晚审查中曾被淘汰,最终还是在春晚黄一鹤导演的力主下,在大年二十八的最后一次审查中才涉险过关,最终作品缩减到不到十分钟,效果大打折扣。不过,两次上春晚,也打开了戴志诚和郑健的知名度。

其实,在两次上春晚之前,郑健还有一次高光表现,那就是相声电影《笑破情网》,这部著名的电影从主创、主演到配角龙套几乎全是相声演员,具体来说就是马季和其徒弟赵炎、冯巩、刘伟、王金宝、王谦祥李增瑞等人再加上戴志诚和郑健。

其中戴志诚只是跑了一次龙套,而郑健的角色却相当于男三号,其戏份比马季和冯巩都多,给男一号赵炎捧哏的表现也很出色。能在相声马家军担纲的电影里出任男三号,一方面说明马季肯定很喜欢郑健,另一方面也代表了郑健的表演能力。

通过上春晚和演电影,郑健在二十多岁时就已经火了,起码在全国观众眼里,那个时候的他甚至比自己师父李伯祥和搭档戴志诚都更有名气。

二、佳作不断却不温不火的相声名家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已经成名的郑健却陷入了不温不火的状态,你说他不火吧,但他一出来大家还都认识,甚至很多人都很喜欢他。你说他火吧,上春晚次数不多不说,平时也难有高光时刻。

有意思的是,姜昆当初为什么选择了同为逗哏的戴志诚给他当捧哏,而没有选择名声在外的优秀捧哏郑健呢?

这大概也是郑健不温不火的重要原因,他不图这个,生性比较淡泊悠然,从小家庭条件不错让他的心态不那么紧张和积极。

但是,有一说一,郑健和王平还是有不少经典相声的,比如《好好说话》和《说相声》,尤其是这个《说相声》,化简为繁,变繁为简,只用了《报菜名》的一小段内容就改编成了一个优秀的相声作品。其中郑健的表现甚至比逗哏王平更为出彩,他先后用朗诵、舞蹈和悼词等形式背诵《报菜名》,每一段表演都效果极佳,堪称不可多得的佳作。

三、老来翻红的相声“新秀”

这些年,他又开始上春晚,在两次群口相声《五官新说》和《专家指导》中,他都是戏份最多包袱最好的那一个,乍一看完全不像一位捧哏,其实这也是他的一贯风格。

老而弥坚,越活越明白,相声越说越轻松,越说越精彩,这样一位相声老捧哏,称之为相声界“扫地僧”并不算夸张。

推荐阅读